下了三十多年煤窯的父親

2020-01-08     老家許昌


下了三十多年煤窯的父親‖老家許昌

文·圖‖侯世平

上學時就學過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背影》,後來,又聽過許多寫父親的歌曲,每次哼唱心裡都很激動。父親,像一座山,父愛,是無私的,偉大的。

多年以來,我一直想寫寫自己的父親,但醞釀多次,終未如願,直到我以信息員的身份參加了禹州市教體局組織的禹州市教體系統新聞宣傳暨輿論輿情信息工作培訓班,又突然萌生了一定要寫父親的慾望。

我的父親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勤勞、善良、淳樸、溫厚。在父親的感召和引導下,我們兄妹四人都不怕吃苦,勤勞善良,踏實肯干,均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績,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我家位於鳩山鎮西北邊崔家莊村,離集鎮20多里,這裡貧瘠、閉塞。小時候家裡窮,姊妹多,父親吃了很多苦,一方面要種地,另一方面還要去地方小煤窯上班掙錢貼補家用。

小煤窯安全條件差,父親是一名修護工,基本上是哪裡有危險就沖在哪裡。為了避免巷道塌方,父親經常絞盡腦汁,巧妙利用木頭,川杆,荊梢建設安全巷道,被工友譽為「頭把斧」,深受領導器重。

在長期工作中,父親目睹過許多工友生死,但由於家庭負擔重,他還是堅持下了三十多年煤窯。

父親不識幾個字,卻鼓勵我們幾個好好讀書,不管家裡經濟多困難,父親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上學。經過家裡和我們兄妹的共同努力,哥哥、妹妹和我均順利完成了學業,考上了大學。

哥哥去了國營煤礦,成了幹部,妹妹當了醫生,現在在鄭州一家醫院上班。我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並且妹妹和我經過努力都有了高級職稱,成了各自單位的骨幹。姐姐雖過早輟學,但成家後勤勞致富,日子過得同樣風生水起。

我們兄妹四個均已在鄭州,禹州買房安家,還買了小汽車,可以說我家是國家好政策的受益者,我們見證了國家改革開放的城鄉巨變。在我家的影響下,村裡鄰居們開始重視孩子教育,偏僻閉塞的村莊有了碩士、博士。

生活慢慢變好了,父親也變老了,但他並沒有閒著,從乾了三十多年的煤礦上不幹後開始養牛,一頭、兩頭,最多時養過六頭。農忙時干農活,農閒時放牛,兢兢業業、日不錯影。

父親手裡有了節餘後主動幫助親戚、鄰居、朋友,尤其是當這些人群供應學生出現困難時,父親總是有求必應,借錢給他們應急。

鄰居大孬叔在煤礦上出了事故,礦車側翻砸住頭了,生活非常艱難,媳婦也和他離婚了。每年春節父親殺豬時總忘不了給他一塊肉。

鄰居根闖哥前些年在石灰窯幹活時把腿弄斷了,截肢後成了殘廢。他家裡經濟非常困難,然而禍不單行,他妻子又得了靜脈曲張,去鄭州許昌看病花了很多錢,為治病最後把唯一經濟來源牛賣了。經過一番治療,病治好了,但人總是悶悶不樂。

我父親看到這種狀況,主動把自己的兩頭牛低價賣給了他,並答應等賣牛時再給錢。根闖哥一家高興得不得了,像一下子有了希望……

像這樣的義舉還有很多,父親教育我們做人要講良心,為人一定要善良、踏實肯干。

父親是萬千勞動人民中的一員,芸芸眾生中的一位,他是平凡的,但他的堅強、善良、勤勞、純樸感染著我們,良好的家風代代傳承,祝願父親永遠安康。

【作者簡介】侯世平,鄉村教師。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版權歸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HnshG8BMH2_cNUgM31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