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阻礙了你的高音通道,放鬆才是硬道理

2019-10-05   流行聲樂吳老師

「扔掉下巴唱歌」,相信很多人聽過這句話,實際上在告訴我們放鬆下巴,一個通透放鬆的聲音一定是不能藉助下巴的力量的。下巴屬於唱歌最大的天敵,一旦用力「幾個好兄弟」馬上來幫忙,分別是舌頭,吞咽肌,脖子外部施加壓力導致內部聲帶擠壓是不科學的發聲方式,所以導致音色聽起來擠卡和憋。那麼當我們真正能做到完全鬆掉下巴去唱歌時,相信我好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下頜骨連接著我們的下巴,我們都知道牙關位於耳朵的旁邊,當我們張開嘴巴,耳朵旁邊會呈現一個很小的「坑」,我們也叫做「掛鉤」,有一些同學因為平時說話習慣的原因,嘴巴都不怎麼愛張,唱歌時肯定會力不從心,甚至嘴巴稍微張大一些都會脫臼。所以我們首先不能忽略掉對牙關的訓練。

大部分同學下巴的問題有兩種情況:

1.根本打不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嘴巴張不開,下巴落不下來,這個跟牙關也有很大的因素

2.第二個就是下巴前探,類似圖中的表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包天」,這樣的動作直接會導致下巴用力將聲音通道堵塞住

因為有些同學唱到高音時,不能很好地將氣息和聲帶的工作搭配好,而「探下巴這個動作是可以藉助外力把內部聲帶強迫擠壓閉合起來的,也就是內部肌肉力量不足就要外部肌肉參與,跟自身的肌肉記憶有關,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放鬆我們的下巴

我們最健康的張嘴方式,下巴是自然落下的,甚至帶一點點「雙下巴」都是可以的,大家可以看一下一些唱美聲的歌唱家,下巴向裡面收的動作非常明顯,其實都是為了聲音能更好的達到頭腔,不受下巴的干擾。那麼關於放松下巴在這裡整理了幾個小練習,經常鍛鍊我們自然慢慢會遺忘掉下巴,擺脫唱歌中的「累贅」。

1.張大口,松牙關

很多同學嘴巴打不開還是因為缺少練習,想像自己打哈欠時嘴巴里可以放下一枚雞蛋了,又或者去咬蘋果時,整個口腔都是打開的,軟齶自然上提,下巴自然落下,整個過程都是沒有外力干擾的。

我們做的同時也可以用雙手拇指按住下巴,食指放在掛鉤處,確保張嘴的過程是正確的,每天練2組,每組100次,習慣一段時間後牙關會變得比較松,落下巴的動作也會很自然不再會「打架」。

2.甩下巴,振搖下巴

根據林俊卿老先生咽音8步法的無聲訓練其中一節,就是我們經常把下巴甩起來,具體操作為頭微抬起,胸部站定後脖子用力保持穩定,下巴左右搖晃,同時也可以把舌頭吐出來一起甩動。這裡注意後頸肌繃緊站穩,不能讓整個頭部都晃動不然很快會眩暈。僵硬的下巴是甩不起來的,只有慢慢放鬆後才能甩動。

3.主動抬上口蓋

建立在下巴逐漸穩定的情況下,我們同樣上口腔也一定要打開。形成一種主動的意識,做法可以在下巴下面墊一本或者用雙手按住下巴不能動,然後想像後頸處有人拉自己頭的感覺將上口蓋學習掰開,也可以想像自己在看天空的感覺(這裡要注意下巴一定要固定好),經常鍛鍊抬上口腔也能幫助讓我們放鬆下巴,下次再碰到高音時就可以本能地把上口腔張大下巴落下

如果你在拓展音域的時候碰到了瓶頸,感覺聲音始終是擠卡狀態沒辦法再往上走,那一定要審視一下自己下巴的狀態是不是對的,如果發現錯了要立馬去訓練和糾正,通過上面的訓練相信你很快可以突破高音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