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了,A股在3000點上下震盪,以騎牛看熊的記憶來看,最高6124點,最低998點,可謂是:「高過一倍,低過斬腰。」那麼現在又回到了3000點中樞的位置,以4季度的行情來看,匯金多次出手、政策面利好不斷、美聯儲加息尾聲等等利好疊加,既然跌不下去,3000點就是一個越跌越買的「好位置」。把這一點看明白了,「回血」恐怕並不難吧!
做投資把風險放在第一位,這是恆久不變的真理。在風險來臨前,做好資金配置,這才是力挽狂瀾的關鍵。對於繁忙的上班族沒有時間去進行研究,也沒有足夠多的經驗去進行分析,這時就應該合理分配手中的資金,進行債券基金投資。
在低等風險的投資品種上,可以考慮80%以上的資金進行資產的保值,起碼家庭出現急用錢的時候不會四處借錢,更不會在需要用錢的時候囊中羞澀,這時可以選擇債券或者債券型基金配置。剩下20%的資金選擇股票、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等等權益類資產配置,這樣做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首先是把風險控制到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內,騎牛看熊來打個比方,生活所需以及急用錢都準備好了,投資低等風險中的債券、貨幣型基金等等理財產品也布局好了。拿出剩下的錢,即使全部虧損了也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有這樣的心態就不會受到市場的波動而不知所措。最怕的是有些投資者拿著還貸,甚至是借貸的錢來投資,稍微跌了幾天就難受到要割肉離場,這樣的投資者想賺錢猶如痴人說夢。
在中等風險理財產品中,選擇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是首選,而大多數投資者最好的選擇是基金類產品。因為有基金經理給自己打工,這樣就避免了「不專業」所導致的「交學費」,不然看好投資方向來選擇。
騎牛看熊這裡給大家2個建議:
1.指數類基金。俗話說得好:「投資者往往是賺了指數不賺錢。」現在是3000點,一旦反彈首先漲得是指數,所以選擇指數型基金肯定是沒有錯的。國內的指數型基金可以考慮滬深300、上證指數、創業板指數、科創50、科創100等等類型的基金產品。
國外的基金產品可以選擇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等等,這樣做也是選擇自己更加看好的金融市場。畢竟十幾年來都在說美股會跌,結果是別人幾萬點了,所以外盤的金融市場是可以考慮適當配置的,特別是美聯儲進入加息尾聲,金融市場也會有所起色。
2.行業類基金。近期炒得沸沸揚揚的減肥藥,帶動了創新藥有所表現,醫藥低估值公司重回投資視野,特別是CXO、科學服務、原料藥等邊際變化的公司投融資數據持續改善,行業邊際繼續惡化的可能性較小。減肥藥等或刺激行業新一輪投資增長,帶動行業走出底部。騎牛看熊認為減肥藥在全球的快速發展,也是帶動創新藥的一個契機,一些上市公司更是賺得盆滿缽滿,也是目前金融市場的一個投資風口。
如果投資者看好醫藥行業,覺得創新藥近期發展較好,2024年仍然有上漲趨勢,不用去考慮某1到2家醫藥上市公司,選擇醫藥行業的基金產品,或者是醫藥ETF往往是事半功倍。以此類推,投資者還可以在證券、白酒、新能源、半導體等等行業中選擇自己心儀的基金產品,相信之後也會獲得理想的「正收益」。
現在的市場可謂是「打折又打折」,年初沒機會上車,年底指數又跌回來了,3000點還是那麼熟悉的味道!現在的A股倒車接人可謂是一個好機會,通過資產配置,選擇自己更加請來的投資方式「勇敢去戰」吧!投資者通過基金定投的方式來操作,以固定的資金,在固定的時間進行買入,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和心思去研究產品,將資金交由基金經理來代為管理,最終獲得實際投資的「正收益」,讓「睡後收益」來增加自己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