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為何至今還有人守皇陵?他們是如何生活的?

2024-01-20     丹寶星辰

原標題: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為何至今還有人守皇陵?他們是如何生活的?

古代封建社會中,人們視死如事生,因此古代的王侯將相在去世前,都會營建奢華的陵墓,供自己死後「享受」,這些陵墓不僅沒有給他們帶來身後的安寧,反而引起盜墓賊的注意。為了避免自己死後,自己的陵墓被盜掘,守陵人這一職業應運而生。

古代皇陵

比如明朝的守陵人一般都是犯下錯誤的太監和官吏,他們犯下大錯,被皇帝貶謫,去往皇陵守陵,比流放西北苦寒之地要舒服的多,因此他們也樂意接受這樣的懲罰,安心的保護著皇陵的安全。

明末吳三桂一怒為紅顏,迎奉清軍入關後,滿清勢力進入中原,開始了幾百年的統治。而滿清政權進入中原後,建立了清王朝,他們的文化也開始趨同於中原文化,同中原文化相融合。清朝皇帝也採用設置皇陵的方式,安置自己的遺骨,在清朝皇陵附近也開始設置了守陵人。而清朝的守陵人一般不是罪犯,而是從其他地方調來的貧苦百姓,清朝政府給他們發放俸祿,他們負責保護清朝皇陵。

清朝守陵人

1912年2月12日,宣統皇帝溥儀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在清朝滅亡時,清朝共有三處皇陵,分別是盛京三陵、清東陵、清西陵。盛京三陵分別是努爾哈赤、皇太極和努爾哈赤妃嬪的陵墓。清東陵分別安葬著順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咸豐皇帝、同治皇帝、慈禧太后等滿清貴族。清西陵分別安葬著雍正皇帝、嘉慶皇帝、道光皇帝、光緒皇帝等滿清皇室。

馬欄鎮總兵

在清朝統治期間,除了守陵人,清朝還有準備的機構,負責皇陵的管理,比如當時的清東陵就有東陵承辦事務衙門,由馬欄鎮總兵擔任事務大臣,派兵負責保衛清東陵的安全。這個機構還負責守陵人的管理,安排守陵人負責清掃,修繕清東陵的建築。

東陵承辦事務衙門

清朝滅亡後,按說這些機構都應該撤除了,那麼為何還有人守衛皇陵呢?我們都知道一句話,那就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當時的滿清遺老還有豐厚的積蓄,為了保衛祖先的陵墓,他們自己出資請來守陵人,保衛著清朝皇陵的安全。

除了民間的力量,袁世凱在威逼溥儀退位時,曾經答應清朝皇室,一定會保護清朝皇陵的安全,在一段時間內,袁世凱還是奉行了自己的承諾,派兵保護的清朝皇陵,但是保衛皇陵的重擔主要還是有清朝皇族請人負責,最後因為疏於管理,清東陵還是被孫殿英給盜掘了,清東陵的保護工作才引起了國民政府的重視。

清東陵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十分重視清朝皇陵的保護工作,設置了專門的管理部門,保護了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04976b22c08d5273ee7e456e513e5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