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位存世御醫,關押28年後行醫濟世,將秘方無償上交國家

2024-08-10     丹寶星辰

上古時期,神農見世人得病,嘗盡了百草,給世人留下無數辨別草藥的方法;春秋戰國時期扁鵲望聞問切蔡恆公,得出諱疾忌醫之典故;

東漢末年華佗首創麻沸散,解世人疼痛,創編五禽戲,讓老人強身健體;明代李時珍踏遍萬水千山,搜尋藥物標本及處方,參考歷代醫藥,編撰出巨著《本草綱目》……

世世代代有著無數的人奔赴杏林,懷著一顆懸壺救世的心,他們苦學醫術本領,治病救人,解決疑難雜症,創造出醫學巨著,他們總是不求回報地為人民無私奉獻著。

在清朝便有這麼一位皇族,勤奮好學,苦學醫術,遭受眾多劫難,卻始終有著一顆仁心,積極樂觀,並以德報怨,將一張珍藏300多年的宮廷養生藥方無私奉獻給了國家。

他,就是愛新覺羅·鸚烈·鵬。

他有著愛新覺羅的姓氏,卻沒有享受作為愛新覺羅一員的福利,反而無私做著為人為民之重擔,為醫學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看看他是如何從皇族跨越變成了一代名醫?

生逢亂世,堅定從醫

1916年,愛新覺羅·鸚烈·鵬出生在一個祖先世代傳承清朝御醫的家庭里。

為什麼他的姓氏是愛新覺羅,卻是出生在一個御醫世家呢?這需要追溯到他的祖先,塔拜。

塔拜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六個子嗣,非常受清太祖寵愛。而清太祖子嗣眾多,皇位爭奪非常激烈,你死我活。塔拜卻不去爭這個熱鬧,安生過著自己的日子。

塔拜有八個兒子,兒子又有兒子,時代的變化,血脈的代代傳承,到了愛新覺羅·鸚烈·鵬這一代,早已遠離正統血脈。

但正因此,愛新覺羅·鸚烈·鵬的家族雖然遠離了皇位的爭權奪利,卻因為歷史因素等其他因素依然需要留在皇宮,以御醫的身份去侍奉皇上。

當愛新覺羅·鸚烈·鵬出生的時候,清政府早已被在1912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所覆滅,皇帝溥儀宣告退位,局勢混亂不堪。

在太后與袁世凱簽訂的條約中,有規定說明,溥儀退位後,他仍可居住在皇宮,衣食住行樣樣待遇不變。

另外,皇宮之前的機構都存在,包括御醫院,每年袁世凱還需要給溥儀幾百萬白銀的補貼。這意味著,愛新覺羅·鸚烈·鵬依然要學中醫,並且要在皇宮當職。

愛新覺羅·鸚烈·鵬自小聰明伶俐,對待每一件事情都感興趣,但對中醫極其感興趣。

他便一邊上學,學習理論,一邊跟著他的叔父學習中藥醫理,辨藥製藥等,數十年如一日的學習,讓他將中醫醫理學得滾瓜爛熟。

當時,為了喚醒民眾的救國意識,全國各地開設學校,愛新覺羅·鸚烈·鵬不顧父親讓他報考法律的意見,執意報考了哈爾濱的一所中醫學校繼續學習中醫理論。

在學校,愛新覺羅·鸚烈·鵬跟隨老師學習更深奧的中醫,還時常拿自己煉藥,進行實踐,記錄不良反應。

經歷過四年的學習中,他的醫術有了更加精進,並且在其他方面也有了更高的提高。畢業後,愛新覺羅·鸚烈·鵬就承襲了父親的身份,去當溥儀的御醫。

而當時的局勢非常混亂。1924年9月,直系軍閥和奉系軍閥在北方發動戰爭,張作霖直接派兵進攻山海關等地,曹錕進行反擊。

在這兩方打得轟轟烈烈的時候,直系軍閥馮玉祥突然倒伐,軟禁當時的領導人,導致吳佩孚垮台,並且將溥儀綁到了天津。

而溥儀在天津,與清朝舊臣商議復興清朝,這也得到日軍支持,立刻登報宣揚,建立了以溥儀為皇帝的偽滿政權,愛新覺羅·鸚烈·鵬也跟隨溥儀到了天津,成為了溥儀的隨行醫生。

在天津,愛新覺羅·鸚烈·鵬經常要給溥儀把脈,治療,等待他的召喚。

有一次溥儀感冒了,愛新覺羅·鸚烈·鵬為他開了藥房,並且還擅自在藥房裡多加了幾味藥。當溥儀恢復後,對愛新覺羅·鸚烈·鵬大加讚賞。

但是,好景不長,二戰結束,偽滿政權即將覆滅,溥儀自覺境遇不好,便將身邊的人全部遣退。

在溥儀臨走的時候,給了愛新覺羅·鸚烈·鵬一張「御用蒼龍丸」的宮廷秘方,並叮囑他不可以拿來賣,只可以拿來用。

溥儀隨即跟隨著其他人逃往瀋陽,在逃亡路程中,被蘇聯逮捕,在蘇聯囚禁了五年。

愛新覺羅·鸚烈·鵬從溥儀那裡離開後,帶著妻子孩子回到了家鄉,並用自己的醫術救治當地的老百姓。

他面對窮苦人家從不收取任何費用,並且有人聽聞他御醫的稱號,接連不斷的人來請他去做私人醫生,他也沒有答應。

後來,他賺取了錢之後,便在家鄉開了一家小診所,延續之前的習慣,在診所里治病救人。

突遇橫變,初心不改

二戰結束後,溥儀因想光復大清,甘願做傀儡,被二戰審判,觸犯了戰爭罪。溥儀逃亡之後,被蘇聯逮捕,便一直在蘇聯。

由於當時中國的局勢不穩定,國共仍在內戰中,戰爭頻發,局勢混亂。新中國成立之後,才逐漸穩定下來。

由於中國與蘇聯的友好關係,溥儀被蘇聯送回了中國。溥儀數罪併罰,被判入獄,而當初跟隨他的人也一併被逮捕。

而愛新覺羅·鸚烈·鵬因為給溥儀當隨行醫生,也被關進了監獄。

在獄中,愛新覺羅·鸚烈·鵬見到了多年未見的溥儀,也見到了許多大人物,如杜聿明、黃維等人。

在獄中,愛新覺羅·鸚烈·鵬與這些大人物交談的時候,聽著他們的故事,發現這些大人物也並沒有高高在上,可能是因為在獄中的生活磨破了他們的菱角,讓他們變得平和起來。

愛新覺羅·鸚烈·鵬在獄中的生活還算輕鬆,每日吃著細糧,並且通過看報上課,受思想上的教育,有時還會舉行思想交流會。

在這裡,因為有熟人的相處,愛新覺羅·鸚烈·鵬也並沒有消極沉悶,反而積極地參與學習,與其他人和睦相處,談論事情,積極改造。

唯一不變的是,他仍然在學習他的醫理知識。

但因為是在監獄裡,並沒有給愛新覺羅·鸚烈·鵬施展醫術的平台,他便會利用空閒時間整理自己的醫學知識,學習觀摩監獄裡的治療病人的方法。

時間久了,同在監獄的人也會時常去找他看病。

在1956年,大陸與台灣局勢緊張,為了能更好地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有人便提出了特赦戰犯的想法,能更好地鞏固統一戰線。

1959年國慶前夕,為慶祝中國成立十周年,國家進行了第一批特赦。在特赦令中,蔣介石集團和偽滿洲國的戰爭罪犯,關押滿十年的,並積極改造,可以予以釋放。

第一批釋放的罪犯中,溥儀和杜

聿明便在其中。

愛新覺羅·鸚烈·鵬看到作為末代皇帝的溥儀出獄了,覺得自己出獄的日子也就不遠了,也就放寬了心態,在監獄裡積極改造,繼續學習。

他盼望著,希望有一年可以輪到自己出獄,可沒想到一年又一年過去了,看著一批又一批的戰犯出獄,他特別想要衝出去,呼吸新鮮空氣,想要自由。

但是愛新覺羅·鸚烈·鵬沒想到的是,這一晃,就過了二十八年,他終於被特赦出獄,可以,他的大好年華也沒有了,早已從黑髮人變成了白髮人。

愛新覺羅·鸚烈·鵬出獄時,望著監獄外的天空,不免覺得物是人非事事休,感嘆世事無常。

白髮出獄,無私奉獻

愛新覺羅·鸚烈·鵬出獄之後,回到了家鄉,發現二十八年的時間,很多事情早已經物是人非。

他曾經想過,如果早一點出獄,就可以跟妻兒多一點時間相處,自己也能度過不一樣的人生。

但是等到出獄之後,了解到當時特赦的政策之後,他明白了一切,也不再思考、糾結這個問題了。

愛新覺羅·鸚烈·鵬從御醫,成為新中國的一名公民,重拾了心態。

他積極生活,重新開了一家診所,一邊整理挖掘民間處方,並加以修正,製成藥劑,一邊結合宮廷秘方診治病人,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一位台灣企業家聽到愛新覺羅·鸚烈·鵬的名聲之後,經過打聽,發現他是清代末期的御醫,掌握著很多宮廷秘方。

這位企業家便千里迢迢找到他,想以高價直接買斷他珍藏多年的「御用蒼龍丸」宮廷秘方。

他卻直接就拒絕了,他認為宮廷藥方是拿來治病救人的,並不是拿來賺錢的。

愛新覺羅·鸚烈·鵬當時已經使用這個藥方治癒了很多人,他想著應該將這個藥方推廣,最大化發揮它的治療作用。

於是,愛新覺羅·鸚烈·鵬珍藏了300多年的「御用蒼龍丸」的宮廷秘方和一些其他珍貴的宮廷秘方直接上交了國家有關部門。

國家有關部門想給愛新覺羅·鸚烈·鵬一些物質獎勵,他卻說上交宮廷秘方,是為了能夠救治更多人,希望國家可以大力推廣這個藥方,救治更多人就是對他的獎勵。

多年來,愛新覺羅·鸚烈·鵬治療過的疑難雜症和不治之症數不勝數,許多他治療過的家屬也經常給他送來錦旗,他的名氣也就越來越大。

同時,有許多慕名而來的企業家想要與愛新覺羅·鸚烈·鵬商量合作,並且高薪請他修改藥劑,將藥劑發揮到最好的藥效。

愛新覺羅·鸚烈·鵬並沒有接受這些,而是跟這些企業家說:「只要是為了造福老百姓,我願意免費將中藥藥劑進行修改、調整,發揮最大功效。」

同時,愛新覺羅·鸚烈·鵬還將一些中藥秘方送給了當地的一些企業,讓企業將藥方推廣,生產出來,能夠造福更多人的幸福。

晚年堅持,醫者仁心

愛新覺羅·鸚烈·鵬晚年仍在診所堅持從醫,平等對待每一個人。

他還將這些宮廷秘方整理成冊,將自己治病的經歷、經驗進行整理,為了能夠給世人所借鑑。

在1997年,愛新覺羅·鸚烈·鵬所創造治療風濕的藥劑,和強身健體的膠囊,能夠大幅度地緩解風濕,讓老人能夠強身健體,奉獻給了撫順匯融藥業有限公司,

公司為了感謝他的奉獻,想給他一筆酬勞的時候,愛新覺羅·鸚烈·鵬卻婉言拒絕了,說,這一切都是為了老百姓。

為了家鄉的發展,父老鄉親的身體健康,愛新覺羅·鸚烈·鵬更是陸續續拿出自己的珍藏的宮廷秘方,做出了巨大的奉獻。

愛新覺羅·鸚烈·鵬的一生是艱難的,一生多挫折,但他並沒有消極,而是將這些挫折當成障礙一樣,勇往直前地跳過去,積極的面對生活。

因為熱愛醫學,他違背父親的意願,報考中醫專業,後來才發現在當時的局勢下,父親的舉措或許是正確的。

當愛新覺羅·鸚烈·鵬跟隨溥儀背井離鄉,前往天津時,他沒有沮喪,反而學到了更多的醫理知識和宮廷秘方。

當他被遣退之後,他也沒有被當做垃圾丟棄所產生的悲哀,而是利用自己的所學,在家鄉開了診所,繼續造福百姓的生活。

因為溥儀被捕入獄之後,他沒有想過一死了之,而是更加積極地參與改造,爭取早日出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監獄28年之後,才被特赦出來,他更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以一種新的心態去面對人生,並將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了醫學世界裡。

他是一名讓人敬仰的一代名醫,享譽國內外,無私奉獻,發揮著自己的價值。

同時,為了表揚他的功績,《中國名醫列傳·當代卷》收錄了他的生平和業績,讓世人所敬仰,所傳頌。

如今,106歲高齡的他仍然在醫學界裡忙碌著,發揮他的餘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17d8128f9b08151c650c0fa169f06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