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罰!劍南春涉嫌虛假廣告背後:明顯掉隊,營收無緣前五

2022-09-19     閨蜜財經

原標題:被罰!劍南春涉嫌虛假廣告背後:明顯掉隊,營收無緣前五

摘要:涉嫌虛假廣告(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編輯|凱

沉寂了許久的劍南春再次回到財經新聞的輿論場,是因為「廣告中含有虛假內容」。

9月15日,信用中國官網發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消息。寧波新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因涉嫌廣告中含有虛假內容,被寧波市奉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罰款4221.66元以及責令停止發布廣告等。

罰款金額雖然不高,但牽涉的公司來頭不小。寧波新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新潮傳媒集團旗下子公司,而被處罰的廣告,正是劍南春常見的廣告詞「劍南春中國名酒,銷量前三」。

圖片來源|信用中國(特此感謝!)

號稱「銷量前三」的劍南春,曾與貴州茅台和五糧液並稱為「茅五劍」,但近年來在市場上的存在感卻越來越弱,錯失了白酒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陷入股改風波,前董事長涉嫌行賄、私分國有資產被起訴等輿論旋渦....

01

「銷量前三」廣告翻車,劍南春王炸宣傳玩文字遊戲?

此次被罰的新潮傳媒集糰子公司,獨立在寧波區域開展業務,被處罰的原因是去年8月15日開始投放的劍南春廣告,涉及8部電梯內的視頻播放器。

實際上,該廣告下面有一段小字標註:

「劍南春指劍南春單品,銷售指劍南春銷售額收入,前三指中國名酒前三,中國名酒來源:1-5屆全國評酒會獲得中國名酒稱號的企業共17家,數據來源:中國食品工業協會2020年度統計數據。」

對此做法,當地監管部門並不認可,針對廣告內容的「劍南春中國名酒,銷量前三」,要求廣告公司提供其他證據,但廣告公司僅能提供一份劍南春酒廣告內容的廣告諮詢意見。由此,該廣告因涉嫌含有虛假內容被罰。

「中國名酒 銷售前三」是目前劍南春最拿得出手的王炸宣傳,截至今天(9月19日)18:50,其官方宣傳仍然保留著該廣告語。

如果其他地區的監管部門也嚴查該廣告,劍南春如果不能提供相關證據,可能面臨被質疑「牛皮吹破」美譽度受損及下架相關廣告內容的風險。

畢竟,除了單品銷量之外,在營收規模及增速方面,劍南春已明顯掉隊。

02

錯失白酒發展的黃金年代,劍南春掉隊明顯。

劍南春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劍南春集團銷售總收入突破200億元。

而四川省企業聯合會發布的《四川企業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1年,劍南春集團在四川企業100強中排名第62位,營收為111.81億元,同比增長9.3%。

圖片來源|《四川企業發展報告(2021)》(特此感謝!)

因劍南春集團還未上市,並不會定期披露經營數據,蜜姐只能結合上述數據分析,基本可以判斷的是其營收在百億白酒企業陣營之中。

據財報披露,2021年,白酒龍頭企業貴州茅台營收1090億元,同比增長12%,歸母凈利潤524億元,同比增長12%;五糧液營收662億元,同比增長16%,歸母凈利潤234億元,同比增長17%。

曾經並駕齊驅的龍頭企業經過白酒行業的黃金時期,早已分化巨大。

再來看百億營收白酒企業陣營中,劍南春的排名也未能進入前三。

東吳證券研報顯示:

2021年,洋河股份營收254億元,同比增長20%,歸母凈利潤75億元,同比增長0.3%;

2021年,瀘州老窖營收206億元,同比增長24%,歸母凈利潤80億元,同比增長32%;

同年,山西汾酒營收204億元,同比增長43%,歸母凈利潤54億元,同比增長73%。

劍南春的掉隊也可以從其董事長喬天明在富豪排行榜中的排名看出。

早在2008年,喬天明就上榜了胡潤中國富豪榜,以13億資產排名第615位;2012年再次上榜,以24億資產排名第735位。但此後鮮能再找到其上榜的消息。

03

如今的劍南春依然未上市,面臨的麻煩還不少。

此前劍南春最大的問題主要是股改糾紛,導致遲遲未能上市,更是逐漸在同行中掉隊。

劍南春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四川綿竹地方國營酒廠,1996年組建成立「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1968年,19歲中專畢業的喬天明參加工作,1982年進入劍南春酒廠,到2000年升至劍南春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3年,喬天明推動劍南春集團國企改制。2012年,喬天明推出一份職工股權信託計劃,想將職工手中的《出資證明》換成《信託證明》,但此舉被視為弱化職工股權,遭到了職工的強烈反對。

天眼查顯示,四川同盛投資有限公司是劍南春集團的最大股東,持股73.76%,而四川同盛投資有限公司的實控人正是喬天明。而喬天明也正是劍南春集團的最終受益和實際控制人。

圖片來源|天眼查(特此感謝!)

2018年,喬天明因涉嫌侵吞國有資產、行賄等罪名被提起公訴。至今還未看到公布最終結論。

而劍南春集團也是官司纏身,天眼查統計的數據顯示,其相關司法解析案件達564件,其中不當得利糾紛有174件,而這裡面就涉及不少職工與公司的股權糾紛案件;另外2021年涉及曾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而被法院強制執行的信息多達70條。

圖片來源|天眼查(特此感謝!)

而在劍南春深陷內部矛盾的時候,其「小步慢跑」策略又導致其錯失了中高端產品提價的良機,被同類型產品甩開一大截。

白酒行業的黃金10年,業內說法略有差異,通常為2002—2011年或2003—2012年,但劍南春陷入種種內部矛盾之時,一些優秀的同行們卻抓住時代發展的大機遇,提價、豐富產品線、發力高端及中高端產品。

反觀劍南春卻是錯失良機,如今中高端產品主要依靠水晶江南。

今年4月,劍南春集團宣布喬天明董事長不再兼任總經理,由其兒子喬愚擔任總經理及集團副董事長。

但留給這位白酒「二代」的似乎是一大堆難題。

作為「川酒六朵金花」(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捨得、水井坊)之一的劍南春,現在談恢復往日與貴州茅台、五糧液並肩的榮光不太符合實際,但爭取不要再掉隊還是值得期待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016fd8e1c6cba36e2c6c70011de35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