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請你繼續無限爆發!

2021-03-16     電影通緝令

原標題:喂!請你繼續無限爆發!

最近,有一條爆炸性官宣,在韓國娛樂圈刷瘋了——

劉亞仁與一個關係親密的男生在ins上互發對方照片,配文「你為什麼這樣睜開眼睛」,疑似公開出櫃。

消息曝出後,網友火速站隊,發出了兩種聲音。

一種驚訝無比,但感佩於劉亞仁的真摯與無畏,覺得他敢於表達、敢於承擔後果,非常有勇氣。

另一種淡定自若,對此早有準備。畢竟,在此之前,他曾公開表示過自己喜歡男生,也曾被網友曝光過他與親密好友在上海Gay吧里的照片。

儘管同性話題目前在韓國仍是禁忌,但韓國民眾卻對劉亞仁的出櫃表現出了相當高的接受度。

這種接受度,一方面取決於劉亞仁「不管不顧」的處事作風,另一方面取決於他在韓國影視圈斷層式的重要地位。

韓國藝人,一般很少公開表明立場,更不願與政治扯上關係。

但劉亞仁,卻是一個例外。

他會和朋友一起參加燭光集會示威,公開反對朴槿惠政府。也會在國內反對《82年生的金智英》時,亮出女權主義的身份,大膽地聲援女性:「女權運動是人權運動中很重要的部分。」

前年,雪莉去世後,曾在韓網引起軒然大波。

劉亞仁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在ins上髮長文悼念,並配上兩人合影為其聲援,讓人看到了他溫暖、勇敢的另一面。

去年,武漢疫情爆發,他又在ins上聲援武漢,特地設計flash動畫,將「wuhan」和「human」相關聯,強調全世界人民都是命運共同體,在艱難時刻需要互相幫助。

與此同時,在韓國影視圈,他同樣也是無出其右的存在。

獎項、實力均遙遙領先——

兩獲青龍獎最佳男主角,一次憑電影《思悼》斬獲,一次憑電影《無聲》斬獲。同時,在電視劇領域,他同樣也頗有建樹,曾憑藉古裝劇《六龍飛天》拿下了百想藝術大賞的視帝。

有這三個獎盃在手,至少在同齡人里,是沒人敢和他叫板的。

尤為難得的是,這些獎項光環,並沒有阻擋他前行的腳步,每次站上領獎台,他還是一如既往地真摯誠懇、低調謙遜。

比如,前不久二獲青龍獎時,他領獎時就是這樣說的:「我已經做好了隨時隨地被任何人使用的準備了,請盡情地使用我吧,我會一直以一名演員的身份生活下去的。」

真正有實力的人,並不會被主流輿論所引導,而是做好自己的分內的事,演好自己的戲,過好自己的人生。

在這個隨波逐流才有可能贏得」糖果「的年代,劉亞仁從來都不是那個嗜甜的人。他打破陳規,突破傳統,不斷地做出各種各樣的嘗試。一如他自己所說:「我不是把大眾只當作我的消費者,而是相互可以進行有意義溝通的這個社會的同伴。」

就長相來看,劉亞仁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第一眼帥哥:單眼皮、厚嘴唇,不說話時有點性感,說話時又有點憨,下巴有著亞洲人里不多見的「美人溝」。

對於自己的這幅長相,劉亞仁認識的很透徹:「我不是那種長得好看的花美男,能和其他同齡演員區別的就只有演技了。」

正因如此,所以打從出道伊始,他就摒棄了做愛豆的花路,一心朝著成為演技派的方向努力。

出道之前,劉亞仁是個有點叛逆、孤僻的孩子。

高中時,他主修美術,卻因為壓力太大而中途放棄。

後來,他被星探發掘,通過參演韓劇《玉琳成長日記1》正式出道,開始朝影視方向發展。

雖然出演青春偶像劇出道,但從那時開始,他就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性格特質。

他拒絕做一名隨波逐流的「服務型」演員,拒絕被韓國的愛豆文化牽著鼻子走。就算炙手可熱的《花樣男子》向他伸出橄欖枝,他也熟視無睹,逕自拒絕。

那時候,韓國愛豆大多故步自封,喜歡演一些溫文爾雅的角色。很少有演員敢在人物類型上做突破。

而劉亞仁卻背道而馳,嘗試了多種截然不同的少年角色——

《我們沒有明天》里,他是遊手好閒的黑幫少年;《成均館緋聞》里,他是桀驁不馴的成均館學子;《密會》里,他是陷入忘年禁忌戀的鋼琴少年……

早前,他曾與金秀賢(《來自星星的你》),宋仲基(《太陽的後裔》),李民基(《戀愛的溫度》)並稱為「忠武路四小生」。

那時候,劉亞仁一直被其他三人遠遠地甩在後面,被公眾視作是四小生里最墊底的那一個。就算接受採訪,也都頗為落寞:「可能我走的路會比其他人慢一些,但我仍會繼續真心地走下去。」

直到2015年,他才終於等來了自己的事業巔峰期。

那年,他在《老手》里飾演一個喜怒無常的財閥三世,用癲狂的演技演出了角色骨子裡的囂張跋扈。

找劉亞仁出演該片前,導演曾經邀請過另一位一線男星出演該角,但對方覺得角色太過負面、影響形象,所以婉言拒絕。

而劉亞仁則被影片揭露的冷漠現實所深深觸動,瞞著經紀人接下了這部電影,並主動提出可以把這個角色設計地「更壞」一些。

這種不計形象的合作態度,給導演柳昇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其讚賞有加: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演員,懂得為成就電影去做任何嘗試,能夠遇到這樣的演員,是導演的一大幸事。

最終,《老手》成為了當年韓國電影的年度票房總冠軍,躋身韓國歷史票房前三名。

而劉亞仁在圈內贏得的好口碑,也就此積累了起來。

同年,他還與宋康昊合作,主演了李濬益導演的電影《思悼》。正是這部電影,讓年僅29歲的他,贏得了韓國青龍獎的影帝殊榮。

電影里,他飾演的世子一角,是一個生性浪漫,但被父親活活餓死的悲劇形象。

劉亞仁將多年來不被看好的鬱悶,盡皆傾注在角色身上,演活了角色身上的純真、軟弱、瘋狂與絕望。

除《思悼》之外,這一年劉亞仁還主演了另一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六龍飛天》。

劇中,劉亞仁飾演李氏朝鮮的第三代君主李芳遠,演出了他銳意改革、政績卓著的輝煌一生。該劇播出後,不僅登上了同時段影視劇收視率的播放榜首,還讓諸多劇迷對李氏朝鮮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其豆瓣評分,至今仍高達9.1。

憑藉這部劇,劉亞仁一舉擊敗趙震雄(《信號》)、宋仲基(《太陽的後裔》)、周元(《龍八夷》),獲得了第52屆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類最佳男主角。

這一年,劉亞仁在韓媒評選的「未來十年最期待演員」里位列第一,有網友因此將2015年稱作是「劉亞仁年」。

此後,劉亞仁一路高歌猛進,開啟了屬於自己的影視時代。

而2018年問世的《燃燒》,則是他從影履歷里一部不得不提的作品。

電影里,他飾演的李宗秀,是一位鬱郁不得志的底層青年。這是一個木訥、羞怯的複雜角色。影片最後,他在冰天雪地的暮色里赤身裸體,與熊熊燃燒的烈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用沉重壓抑的喘息聲,為觀眾帶來了強烈的震撼。

《燃燒》是韓國當年唯一一部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電影。

同時,它還代表韓國電影,首次向代表坎城最高榮譽的金棕櫚獎發起了衝刺。

而作為主演的劉亞仁,也跟《燃燒》一起,受到了國際影壇的廣泛關注。

美國的《紐約時報》將他推選為「2018十佳表演之一」,成為唯一入選的亞洲面孔。

同時,《紐約時報》還遵行慣例,將榜單上的十位演員湊到一起,為他們拍攝了一部名為《紐約時報2018最美表演》的短片,讓劉亞仁在世界範圍內瘋狂刷臉。

去年,劉亞仁先後主演了兩部電影——《#活著》《無聲》。

他不但在電影里貢獻出了可圈可點的演技,還在形象方面,做出了不小的犧牲——

出演《#活著》,他染了一頭標誌性的黃毛;出演《無聲》,他在短時間內增重30斤。

《#活著》里,他飾演的角色,是一個在喪屍屠城後艱難求生的遊戲宅;《無聲》里,他飾演的角色,是一個徘徊於底層為黑幫充當收屍人的落魄啞巴。

這兩個角色,都是寂寂無名的小人物,而飾演小人物,正是劉亞仁的強項之一。

他說,演戲時,他不是在演另一個人,也不是把自己想像成另一個人,而是「那就是我,所有作品,他們都是生活在我心裡的人物」。

真正的好演員,會在表演開始前,在生活中、在戲劇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讓自己成為角色。

而劉亞仁,無疑就是這樣的好演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u-GOngB9wjdwRpvW2U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