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國門!端州15「白衣戰士」逆行白雲國際機場嚴防境外輸入

2020-03-28     肇房網

肇慶確診病例清零了!

馳援湖北醫療隊平安回家了!

端州「白衣天使」與全市醫護人員

一道圓滿完成了「醫院救治」「力援湖北」

兩條戰線的戰「疫」任務。

然而,面臨著境外輸入的風險,一支15人組成的端州區支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醫療隊「轉戰機場」,至今仍堅守崗位。

白衣執甲,逆行出征

3月12日下午16點,根據上級緊急通知精神,端州區人民醫院、華佗醫院、婦幼保健院、紅十字會醫院以及城東、城西、黃崗、睦崗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隨即召開動員會議,迅速組建端州區支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醫療隊。

醫療隊於3月13日上午9:40到達白雲機場海關大樓,經培訓考核合格後馬上被派往機場外圍和入境、出境處協助開展防控工作,主要負責入境人員流行病學調查、咽(鼻)拭子採樣等工作。

15名「白衣戰士」是他們,請記住英雄的名字!

睦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管護師謝秀怡(隊長),護師趙瑞君;

端州區人民醫院醫師麻隴平、丁銀盆;

端州區紅十字會醫院醫師賴誌慶;

端州區華佗醫院醫師盧俊偉、黃瑞英,護師溫亞萍;

端州區婦幼保健院主管護師許春菊,主治醫師譚傑武,檢驗師馮石釗;

黃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治醫師李考招、醫師黎玉坤;

城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師彭斯婷;

城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師梁良。

排查發現疑似病例迅速處置

從機場集結至今已有13天,

15名「白衣戰士」每天面臨著

來往機場的外國旅客,

幾乎全天候戰鬥在「外防輸入」工作最前沿。

醫護人員為入境旅客進行登記資料。

核對個人信息—測量體溫—填寫個人信息—詢問健康狀況(有無做過鼻咽、口腔手術等)—觀察鼻腔—鼻咽拭子採集(兩側鼻咽均要)—口咽拭子採集—放在標準保存液—再次核對個人信息—冰箱保存……每天重複著同樣的步驟,從接班上崗到脫下防護服,醫護人員裡面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濕透。夜班12小時,白天7個小時,登記旅客一波接著一波,他們沒有片刻懈怠。

睦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師趙瑞君為咽(鼻)拭子採集作準備。

如今,經過連日來的磨合,他們的工作已經形成了流水線作業規程,每天可以為1000-1200名旅客採集咽(鼻)拭子樣本。

做好境外輸入性疫情防控的任務十分艱巨。

一旦發現發熱人員,

必須立即採取隔離、轉院措施,

堅決守好第一道國門防線。

睦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管護師謝秀怡為入境旅客進行咽拭子採集。

「37.7攝氏度!快,立即將她帶到檢驗室進行采血和咽拭子採樣送檢。」3月17日,一名剛入境的女性旅客引起了端州醫療隊領隊謝秀怡的注意。這名由墨西哥轉機到日本再到白雲機場入境的旅客,被電子體溫槍測出37.7攝氏度,經調查發現她近月來還反覆咳嗽、並有上呼吸道症狀,需送醫院進一步排查治療。當晚,該病例就被通報為疑似病例……

自我防護做足做細一絲不苟

端州醫療隊上班時間分為三個班,正常班9點至16點,下午班16點至21點,夜班21點至次日9點,每個班連續上3個後換班。

深夜接送境外人員,醫療隊員指引旅客就座、系好安全帶,還要幫忙搬運行李。

由於住的酒店離機場比較遠,

加上要穿防護服,

他們每次上班都要提前1個小時出發。

醫療隊所住酒店離機場比較遠。

「我們的下班時間也不固定。如果入境人員多、工作忙,要做完工作才能下班,有時會延遲1到2個小時下班。」謝秀怡說。

他們有時候熬到半夜實在太累也只能在工作崗位上靠著椅子歇一下。

工作時需要穿隔離衣、佩戴N95口罩等防護裝備。長時間配戴N95口罩,有時候會缺氧,引起頭暈、頭痛的現象。有一次夜班,其中1名醫生的鼻子都損傷破皮了。

從左到右依次為端州區人民醫院醫師麻隴平,端州區婦幼保健院主管護師許春菊,端州區人民醫院醫師丁銀盆。

端州區人民醫院醫師麻隴平說,鼻拭子和咽拭子取樣是風險極高的工作。因為在採集樣本中對方可能會有作嘔反胃導致噴唾液的反應,如果乘客出現咳痰,還要留取痰液,一旦防護措施不足,就很容易被感染。因此除了做好個人防護外,小組成員間還需要互相照顧和監督彼此做好防護。

自學外語用「溫柔」作溝通

「請您核對個人信息情況。請問過去14天有無接觸過新冠患者病例?所在社區有無新冠病例?有無發熱、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近期有無聚會聚餐?有無吃過退燒藥或其他藥物……謝謝,請確認簽名。」

做流行病學調查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外國的旅客,需要用外語溝通,這給醫療隊帶來了挑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醫療隊成員中外語不是特別好的,就重新自學一些簡單的交流外語,儘量用簡淺易懂的語句讓外國旅客明白他們需要怎麼做,以提高工作效率。

端州區紅十字會醫院醫師賴誌慶。

「記得第一天上班,我們就遇到一個外國老人,流行病學調查的時候極度不配合,還在大聲責罵我們。我們只好跟他的同行人耐心解釋溝通,直到完成調查。有時候取樣對象是小朋友甚至嬰兒,因為小孩對我們穿著防護服的形象會感到害怕,以為要打針,所以極度不配合。採樣的時候就要一邊哄著,一邊小心翼翼地,還要確保採樣的質量。」

在入境處有很多外國人,

端州醫療隊成員通過

培訓時自學的外語和翻譯機,

引導外國人員進行檢查。

他們坦言,最管用的

還是始終保持的微笑和溫柔的態度。

從左到右,分別是端州區華佗醫院護師溫亞萍、醫師黃瑞英、醫師盧俊偉。

有一次,華佗醫院醫師盧俊偉做採樣的時候,遇到一家三口。其中,小女孩比較抗拒檢查,盧俊偉耐心勸導她,並讓她父母先接受採樣給小女孩做榜樣。儘管採樣對於小女孩來說是比較難受的,但她過後居然對盧俊偉說了聲謝謝。「這令我十分感動和暖心!」盧俊偉覺得這就是用心用情,用微笑和溫柔溝通的效果。

她錯過了女兒6歲生日

「寶貝生日快樂!媽媽正忙工作呢。在家要聽話哦,表現好,回家給你驚喜。」

「媽媽,我會很乖的,你要注意身體哦。」

3月19日,謝秀怡女兒6歲生日,她沒能陪伴女兒,只能趁休息間隙打了一個視頻電話。

「從女兒的話里,好像能感覺到,她已經習慣我這個沒時間陪她玩的媽媽了。」面對家庭和工作,謝秀怡說,自新冠疫情以來,沒時間陪伴家人已成為醫護人員的生活常態,「其實整個疫情防控工作是大家共同完成的,隊員們都很辛苦,我只是其中的一員」。

「有些事情必須要有人去做,而那個人可以是我!」華佗醫院醫師盧俊偉說,家庭與工作有時候確實難以兼顧,但家人都十分理解和支持,「這就給了我們力量!」

「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每天需要直接接觸成千上萬旅客,

具有一定安全風險,

但端州區醫療隊

憑藉堅定的信念和專業的技能,

卻闖過了一道道「難關」。

讓我們一起向白衣英雄致敬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mxeIXEBrZ4kL1ViXAK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