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刷牙,為什麼還是逃脫不了蛀牙的命運

2019-09-20     醫學護膚叢醫生

很多人早刷晚刷,以為自己刷遍了牙齒的每個角落。等到牙齒出現問題才發現,原來這裡沒有刷到!

要知道,我們每個牙齒都有5個面,日常刷牙只能清潔其中的3個面,頰面、舌面、以及咬合面,而牙間隙就成了刷牙的盲區。

也就是說,還有2/5的牙面沒有被清洗,成為「藏污納垢」之地,長期隱藏許多食物殘渣和細菌。如果不及時清理,菌斑長期滯留會變成牙結石,容易導致牙齦炎及牙周炎。

很多人一咧嘴,牙縫就有些發黑。這其實是蛀牙的一種,「鄰面齲」。

牙齒鄰面的齲壞位置隱蔽,症狀不明顯,肉眼根本看不出來,都是等到後來形成窩洞才發現。鄰面齲通常累及牙頸部,這個位置牙體組織薄弱,很容易造成牙髓感染。

所以就需要專門的工具,來去除牙齒鄰面的食物殘渣和菌斑。

我國很早就在使用牙籤,更多是為了解決進食後塞牙的問題。

但是,牙籤不僅無法清除牙縫垃圾,還存在許多毛糙、尖刺,很容易戳傷我們的牙齦。長期使用牙籤剔牙,會對牙齦造成持續不斷的損傷,可能引起牙齦發炎、牙根萎縮、牙縫變大等情況,造成「牙越剃越稀」的局面。

相比之下,牙線光滑柔韌,而且比較細,可以很容易地進入接觸緊密的牙間隙而不會對牙齒產生很大作用力,自由地移動到牙齒的每個縫隙,清潔得更乾淨。

但要注意一點,不當使用牙線一樣會損傷牙齦。牙線使用時太過暴力,猛地滑向齦溝底會造成牙齦損傷,導致牙齦出血、疼痛等。

我們該怎麼使用牙線呢?

牙線的選擇

牙線一般分為普通的圈狀牙線跟牙線棒

普通牙線要在手指上繞上一段線,在牙縫中上下拉動,每清潔一個縫隙後需要換乾淨的段來清潔下一個縫隙;可多角度清潔牙齒,面面俱到,清潔效果最為理想,但需要多次練習才能熟練掌握。

而牙線棒末端有一個硬棒作為手柄,不用纏在手上,使用時更為方便;但有效使用長度短,通常需要多個牙線棒來清潔牙齒,同時由於角度固定,不適用於張口受限患者的後牙區或者牙齒排列不齊處的清潔。

根據線的形狀,牙線又可分為圓線和扁線牙線。

圓線通常適合較大的牙間隙。而扁線在環繞鄰面的時候可以形成比較好的接觸面,清潔的效果更好。

使用時機

關於牙線的使用時間並沒有嚴格限定,建議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特別是晚飯後。同時用完牙線要漱口,衝掉殘留的菌斑、軟垢。

使用方法

以普通牙線為例:

1、取一段45cm左右牙線,兩端纏在左右手中指上。

早晚刷牙,為什麼還是逃脫不了蛀牙的命運

2、拇指與食指捏合,控制力道繃直牙線。

3、像拉鋸一樣緊貼牙面慢慢滑入牙間隙,輕放於牙齦上。

4、靠近牙齦的地方,牙線繃成C字形包住牙齒,上下提拉,清理牙間隙。

5、輪換一段乾淨的牙線,按順序清理每個牙間隙,不要忘記最後一顆磨牙的最裡面。

人生無病很難辦到,口中無齲卻是能夠實現。愛牙護牙讓你笑口常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d3JTm0BJleJMoPMjzt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