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被罰71億!阿里巴巴考慮回購股份,離上市近了?

2023-07-10     閨蜜財經

原標題:螞蟻集團被罰71億!阿里巴巴考慮回購股份,離上市近了?

摘要:何時重啟上市(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315篇原創

7月7日晚,央行官網消息,金融管理部門對螞蟻集團及旗下機構處以罰款(含沒收違法所得)71.23億元。要求螞蟻集團關停違規開展的「相互寶」業務,並依法補償消費者利益。

在央行消息發布半小時後,螞蟻集團官方回應:「目前已完成相關整改事項」。

7月9日,阿里巴巴發公告稱,螞蟻集團將召開股東大會,以批准螞蟻集團向其全體股東回購不超過7.6%股份(估值超430億元)的議案,而「阿里巴巴集團正在考慮是否參與擬議的股份回購」。

市場對上述信息給出了積極反饋:今天(7月10日),阿里巴巴港股高開漲幅超5%。

距離2020年11月,央行等4部門聯合約談彼時的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等,已過去了2年7個月左右。

這一次,螞蟻集團真的安全著陸,有望重啟上市了嗎?

01

到底發生了什麼,犯了什麼錯?

時間回到2020年:

10月21日,螞蟻集團更新招股意向書並公布計劃A+H股同步發行上市方案;

10月24日,時任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發言,引發爭議和輿論熱議;

11月2日,證監會官網發布消息,央行等4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有關人,包括其實控人、董事長及總裁;

11月3日,上交所、港交所相繼發布暫緩螞蟻集團上市的決定,當天螞蟻集團深夜道歉;

12月26日,金融管理部門約談螞蟻集團,對其提出五項重點業務領域的整改要求。

至此,螞蟻集團當時經營中存在的問題被擺在了檯面上:

實際上,2020年10月以來,正是監管部門對平台經濟開始了強監管。

2021年4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再次聯合約談螞蟻集團。

當月,上述金融管理部門還聯合對13家網絡平台進行了約談,其中包括騰訊、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位元組跳動、美團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天星數科、360數科、新浪金融、蘇寧金融、國美金融、攜程金融等。

02

2年多具體整改了什麼內容?

按照金融管理部門對螞蟻集團提出的重點業務領域的整改要求,涉及5大方面。

具體包括支付業務,個人徵信業務,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嚴格整改違規信貸、保險、理財等金融活動,以及依法合規開展證券基金業務等。

2021年4月,螞蟻集團完成了整改方案,主要內容包括:

03

目前從媒體的公開報道和螞蟻集團的官網信息來看,上述整改內容還並未全部完成。

首先,第1條整體申設金融控股公司,實現金融業務全部納入監管,以及第3條申請個人徵信公司及牌照,這兩條還未實現。

不過,2021年11月,錢塘徵信有限公司的個人徵信業務申請獲央行受理。而錢塘徵信是一家混合所有制企業,螞蟻科技集團和浙江省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股35%。因此,錢塘徵信此舉也並未認為是螞蟻集團整改的重要一步。

其次是支付業務整改效果明顯。

比如,已斷開支付寶與「花唄」「借唄」等信貸產品的不當連接等違規行為;對銀聯雲閃付開放了線上場景,可實現對微信轉帳等;去年底支付寶加入了數字人民幣受理網絡。

再次,依法合規開展消費金融業務,是其整改的重點內容之一,效果也頗為明顯。

一方面,「花唄」「借唄」已大幅降槓桿、降規模,2020年6月末,螞蟻集團信貸餘額高達2萬億左右,截至去年7月,降至1.8萬元左右。

另一方面,「花唄」接入徵信,「花唄」「借唄」相繼啟動品牌隔離工作,成為螞蟻消費金融公司的專屬消費信貸服務品牌。同時,螞蟻消費金融公司進行了增值。

其他方面,如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關停「相互寶」、規範基金代銷等業務。以及今年1月,螞蟻集團的股權變動,實控人由馬雲變為無實控人,「強化與股東阿里巴巴集團的隔離」

圖片來源|百度

04

離重啟上市還有多遠?

這是螞蟻集團開始整改後,市場一直關心的問題。

儘管去年6月,螞蟻集團公告稱在專注落實整改工作,「目前沒有啟動IPO的計劃」,但隨著整改的不斷推進,螞蟻集團將重啟上市計劃的腳步似乎越來越近。

不過,因為今年1月,螞蟻集團實控人發生變更,如果要在港股上市需等待1年,而要在科創板上市,還需要等待2年。

另外,整改還有兩項重要內容待完成,即整體申設金融控股公司,實現金融業務全部納入監管,以及申請個人徵信公司及牌照。

想要上市,螞蟻集團還需努力。

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b281ed74a64ce77c27abf6c525dc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