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未上映先火,這個哪吒到底哪裡人

2019-07-23   玻羊車界

哪吒,一個看似十二三歲「小屁孩兒」的形象,不僅和佛道兩家都有關係,也出現在各類傳統神話書籍中。從1941年中國第一部動畫片《鐵扇公主》算起,哪吒也算是神話演藝界當仁不讓的一線「演職人員」呢——那麼,哪吒是如何做到經久不衰、老少咸宜、人見人愛的?

兩個字:演變!

「哪吒」不僅討國人喜歡,還有讓世界人民喜歡的雄心——今年5月份,央視與孩之寶敲定,合作一部《變形金剛之哪吒》的10集動畫!我現在特想知道,哪家車企冠名了哪吒將變形的載具車型!——不過這個月,一部叫《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國產動畫將上映,據說是一部顛覆以往哪吒形象的電影……

就是這部片子,激起了「玻羊車界」寫一篇不關於車的文章。核心就是:真實的哪吒到底該是個什麼樣子?——下面,咱們就從哪吒的出身到家事一一說起吧!

哪吒原是「三哥」家的,不算中國土著居民!哪吒的梵文全名叫Nalakuvara或Nalakubala(那羅鳩婆或那吒俱伐羅),是毗沙門天王的三太子。他爹,據公元587年的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所譯《佛本行集經》中記載,是北方多聞天王。他爹同東方持國天王提頭賴吒,南方增長天王毗留勒叉,西方廣目天王毗留博叉合稱「守護四方的四天王」。

毗沙門天王掌領夜叉,手下有一支夜叉大軍;作為毗沙門天王這個系統內定的得力助手,哪吒日常應該沒少和夜叉們接觸。書稱哪吒為「鬼王」、「鬼神王」、「藥叉大將」。料想,剛來中國時哪吒的模樣或者像夜叉,也可能還不如「日漫」中的夜叉好看~

當年的哪吒就這個造型,你敢信?況且,印度佛教或藏傳佛教向來護法都面目兇惡,不好看!哪吒作為自漢朝以後傳入中國的佛教夜叉神系統的護法神,鐵定與今天的形象是天壤之別!

《大藏經》里記載,哪吒「白佛言:我護持佛法,欲攝縛惡人或起不善之心。我晝夜守護國王大臣及百官寮。相與殺害打陵,如是之輩者,我等哪吒以金剛杖刺其眼及其心(這兒談到了哪吒的一件武器),若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起不善心及殺害心者,亦以金剛棒打其頭(又一件武器)。」

南宋的時候,毗沙門天王逐漸和唐朝開國名將李靖合二為一。哪吒也就成了李靖的兒子(李靖說:我堂堂大唐開國元勛,如何有了個印度夜叉兒子了呢?)。這種葫蘆安黃瓜藤上的方式,造成爺倆關係一直不好,無論是小說,還是動畫片,李靖動不動就想殺了哪吒消災避禍......

其實,從以上這些介紹,大家或許已經料想到了——陳塘關真是個鬼地方!有人族,有夜叉,海里還和龍王有剪不斷的糾葛,這對哪吒的成長真是不利~

元代成為哪吒一夜躥紅的時期!神話故事讓哪吒乾了以下事情:降十大魔君、八角師陀鬼、鐵頭藍天鬼、獨角逆鱗龍、天邊大刀鬼。還降服了四魔女:天魔女、地魔女、運魔女、色魔女。得了個八百八十一萬天兵降妖大元帥的職位。

但是,哪吒之所以如此的深入人心,還是要拜明代《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這兩部神話小說的流傳。不僅改變了哪吒原來凶神惡煞般的形象(就是不帥),還讓哪吒不知不覺「道教化」了。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成了道教教主元始天尊的靈珠子,投胎陳塘關李門為子(蛋生——非哺乳動物啊)。

自此,哪吒已不僅是佛教的護法神,還是元始天尊的「珠子」,更是玉帝手中的重要戰神,可謂成功跨界。成了中國神話人物,再長成夜叉那個鳥樣怎麼對得起很注意相貌的國人?這個時期以後,書籍提到哪吒,就成了「身小聲洪多壯麗,生得相貌清奇;玉面嬌容如滿月,朱唇方口露銀牙……」——哪吒成了個可愛好看但個性「忿怒」的小孩童!

目前,影視劇中哪吒的形象,多數為了「藝術」的需要,是借「紅孩兒」臨摹了個讓觀眾越加不會感到不適的樣子(86版《西遊記》),所以又和神話小說中的形象不太一致!因此《哪吒之魔童降世》敢說給你一個「真實的哪吒」,其實就是往之前開開倒車……

中國文化,是一個尊崇「孝」的文化,如「夫孝,德之本也」。但是李靖和哪吒的父子關係,是出了名的不好。《哪吒鬧海》中李靖要殺哪吒,最後逼得他自刎。宋代,就有哪吒剔骨還父割肉還母的故事;還有哪吒為了信奉佛陀,把自己的骨肉割下來還給父母……

但平心說,中國社會內部,也早有擺脫孝道的需求。「孝」往霸氣了說,有老子剝削兒子、宗族欺壓族人的嫌疑。尤其對底層平民而言,維護「家族榮譽」,得不償失,沒實惠。如果自己混的稍微好些,還得顧及這個「孝」字去救濟別人.......而且「孝道」談多了,大家也膩歪,換換胃口,還真有點意思(創意)......

所以,在《封神演義》這部膽子大,創意足,勇於把各種流行元素任意拼貼——顛覆了許多神話人物固有形象的書中,哪吒成了蓮花化身,變成太乙真人,賜給李靖寶塔,成了燃燈道人,就這麼順帶把這個佛教人物道教化了(本土化)。在這期間,佛教為了「奪回」自己的護法神,曾出現佛用蓮梗為骨,蓮葉蓮藕為肉,再塑其身,以及調和哪吒與李靖關係的故事……

今天的普羅大眾對哪吒的認知,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哪吒來自發源於印度的佛教。而國內的漢傳佛教,也基本放棄了自己的這位護法神......而做成這件事的,就是《封神演義》這部被讀書人所不齒的市井小說——竟然能如此的占領文化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