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從來都不是一份簡單的職業。前不久,NASA招聘太空人的信息曝光,要求可謂高得驚人。
我們都很好奇,世界上到底能有多少個人具備如此驚人的全面能力?正應了我們經常調侃別人的那句話:你這麼牛,咋不上天呢?
因為還不夠牛……
NASA之所以對太空人提出如此高的要求,就在於太空是個非常危險的鬼蜮,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能力,在遇到危機的時候,根本不可能自救。在太空,充滿了能殺人於無形的可怕因素,因此,太空人才不得不穿戴非常非常先進的太空服,才能執行航天任務。
不過,假如太空人的太空服泄漏,或者一個人完全暴露在宇宙空間中,他會以怎樣的方式死去呢?
我知道,很多人都會認為,這個人將會炸掉。因為人體內擁有一定的壓力,用來平衡地球上的大氣壓。不過,我想告訴你的是:你想多了。
要知道,我們的身體是一個整體,每一處連接都非常緊實。雖然的確會出現體內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但是還不至於炸掉。如果我們的身體像氫氣球一樣那麼脆弱,人類也活不到今天。
那麼你可能會說:好吧,的確是炸不掉,那應該會馬上凍成冰塊吧?畢竟宇宙空間非常冷,聽說宇宙平均溫度只有不到3K,很接近絕對零度,人體在這樣的環境下,肯定會馬上凍死吧!
朋友,你對溫度可能有點誤解。
所謂的溫度,實際上是微觀粒子的不規則運動速度。不規則運動越快,宏觀上就表現為溫度越高;不規則運動慢,就代表著宏觀物質的溫度比較低。問題在於:宇宙空間是高度真空的,幾乎沒有什麼微觀粒子。換句話說,對於真空來說,也無所謂什麼溫度的概念。
另外,如果你的身體要降溫,總是要把溫度傳給什麼東西的。溫度的傳遞有三種方式,最常見的就是熱傳導,也就是兩種物體接觸然後傳遞溫度,比如你給女神暖手,就是通過握手的方式把你手上的溫度傳遞到女神的手上。就像前面說的,宇宙空間什麼也沒有,你的溫度傳遞給誰呢?
至於另外兩種溫度的傳遞方式,也是不現實的。比如對流,是流體之間的溫度傳遞。第三種是熱輻射,也就是太陽給地球傳遞熱量的方式,但是這個過程非常緩慢,還沒等你輻射完溫度,你就餓死了。
當然,雖然你不會爆炸,也不會凍成冰塊,但這不意味著你就能堅持到餓死。實際上,你還是會很快就死翹翹。
怎麼死?
憋死。
你可能會想:那就要看肺活量了吧,肺活量大一點的能多堅持一會;肺活量小的就死得快。其實不然,肺活量已經不起什麼作用了。雖然你的身體不會炸,但是體內和體外的壓力差足以把你體內的氣體都擠壓到太空中——這也是你不至於炸掉的原因。很快,你體內就沒有氧氣了。
那麼,你不能想辦法堵住所有的「排氣孔」,給自己再爭取一點時間嗎?且不論你是否真的能堵住所有的口(包括無數的毛孔),就算能,科學家的建議也是:最好不要,否則你會死得更快。如果你真的把這些孔都堵住,那麼你本人雖然炸不了,但脆弱的肺部恐怕就要炸了。閉嘴就炸死,不閉嘴就憋死,莎士比亞曰:to 閉 or not to 閉,that's a problem。
在這個過程中,你身體表面所有的液體都會因為失去壓力而開始蒸發,甚至一些毛細血管也因此開始破裂你的雙眼也會因此而充血。同時,你的身體也會開始不斷地顫抖。
在大約10秒鐘之後,你就會失去意識。為什麼是這個時長呢?這正是肺部已經吸收的最後一點氧氣被輸送到大腦的時間。等到這點氧氣都耗盡後,你的大腦也就「畢業」了。
你可能覺得我一直在扯淡,但不幸的是,這不僅僅是科學家的理論,還有過真實的經驗……
1965年,NASA的詹森航天中心(當時叫載人太空飛行器中心)發生過一次真空艙的太空衣泄漏事件。
當時,這位可憐的受試者正在真空艙中執行任務,結果意外就發生了。由於太空服發生了泄漏,受試者一瞬間被暴露在真空當中。大約14秒之後,他就失去了自己的意識。工作人員雖然迅速反應,但是真空艙在15秒後才開始恢復加壓。當氣壓達到大約15000英尺高空的大氣壓時,受試者才甦醒過來,撿回了一條命。
專家分析,當時太空服可能並沒有達到完全的真空,所以這位受試者也算不上我們討論的完全暴露在真空中的環境。否則,他的命運恐怕還要更慘。
1971年的時候,蘇聯的聯盟11號」飛船實施返回艙和軌道艙分離時,返回艙的壓力閥門被震開,艙內迅速減壓,最終艙內3名太空人遇難。最終的屍檢報告顯示,他們的死因就是急性缺氧、體液沸騰。
NASA的科學家、科幻小說家傑弗里·蘭迪斯曾經根據1965年的事件發表過他的見解,他認為,如果一個人真的完全暴露在太空中,他能夠自救的機會非常渺茫,也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他能保持意識的10秒鐘左右。如果他失去了意識,那麼其他人還可以拯救他,不過留給他們的時間也不會超過90秒。
如果他們能在90秒的時間裡把這個不幸的人救回來,放置在正常的環境下,那麼只要通過合適的心肺復甦措施就可以挽救他。不過,就算能救回來,但這個人至少也已經失明了,運氣好的話,視力也會大受影響。至於恐怖的宇宙射線會給他帶來什麼樣的傷害,那就要等時間來給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