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交易現回暖信號 調控政策不會鬆綁

2020-04-02     中國商網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彭婷婷)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各地陸續出台了一系列穩房地產市場的政策,一些力度較大的如降低首付比例、提供購房補貼等政策「重出江湖」,多方作用下,原本積壓的購房需求進入集中釋放期,「秒光碟」「日光碟」等現象再現。種種跡象是否意味著樓市「小陽春」到來,調控政策是否會鬆綁?

資料圖。CNSPHOTO供圖

市場走熱

隨著各地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重點城市整體推盤量持續增加。同時,多地售樓處陸續開放,市場成交處於逐步復甦階段。3月份連續多周,部分城市整體成交環比大幅增長。

從監測機構的數據來看,3月以來,一二三線城市成交量逐漸恢復到1月份的50%-60%。其中,3月16日至3月22日這一周,一線城市成交面積達46.75萬平方米,環比上一周增加了2.27萬平方米。

在長沙,位於馬欄山的綠地V島開盤第一天,迎來上千人選房。開盤僅兩小時,580套住宅首開房源被認購467套,去化率達81%,銷售金額近10億元;在深圳,2000萬總價起步的104套公寓一天內售完,更有樓盤推出的288套房源在7分半內閃電售罄;在杭州,千萬級豪宅中籤率僅6.25%,62套房源有近1000人登記……開盤即清盤,這似乎讓處於寒冬的房地產市場暖意融融。

與此同時,龍頭房企開始逆市抄底土拍市場。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在疫情影響較嚴重的1-2月,香港置業、綠城中國、華潤置地拿地金額前三位的房企,投入資金總額就達到726億元,同比增長19.8%,而排名TOP100的房企拿地總額達到1984億元,同比增長7.2%。為保持未來業績增長,龍頭企業紛紛加大土地儲備力度,也加大了土地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業內人士預測,隨著央行出台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支持企業、民眾復工復產,各地因城施策陸續出台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大部分房企的拿地熱情和投資開發信心已逐步被激活,剛需和改善型需求也受到開發商主動靈活的營銷策略吸引重新回歸市場。

但北京房地產商會會長黎乃超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地方出現了樓盤搶購現象,其實只是個別現象。不過的確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有更多購房需求的人開始關注樓市了。

「熱點城市近期一些樓盤銷售都不錯,說明購房需求還是很強勁的。」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總監嚴躍進認為,雖然疫情前期影響了開盤和銷售,但需求本身沒有減少。

中原地產也認為,預計4月將有越來越多買家走出家門,回流市場;同時各行各業復工復產亦將引導更多潛在買家返回一線城市,預計樓市熱度將進一步回溫。

政策分化

從目前來看,各地陸續出台了扶持力度不一的措施,但多集中在緩解開發商的資金鍊緊張或人才政策上。

具體來看,為減輕房企負擔,上海、西安、江蘇無錫、南昌、南京等城市出台土地新政,如,分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允許變更出讓價款繳納期限、順延土地評估和規劃條件有效期、調整履約監管方式等。

除土地新政外,深圳、鄭州、武漢、長春還從解凍預售資金、幫助企業貸款、放鬆預售監管、降低預售標準來幫助房企渡難關。如,武漢通過放鬆預售監管來緩解房企資金壓力;長春降低預售標準,使得相關房企的預售條件放鬆。

在人才鼓勵上,蘇州要求,本科學歷(年齡不超過45周歲)可以直接落戶,無需社保;大專(年齡不超過35周歲)連續6個月社保就可以落戶。佛山發布人才購房新政,擁有中專或大專學歷即可購房。

此外,還有一些城市出台了相對較激進的刺激政策,但很快即被叫停,比如廣州放鬆商住樓購買政策、浙江省海寧市的限購鬆動、陝西省寶雞市和河南省駐馬店市的調整首付比例舉措等。

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的一份研報指出,那些「一日游」政策的背後,是疫情壓力下地方政府對調控底線的試探。而被叫停,則是中央層面對「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堅決表態。

黎乃超分析,各地出台樓市的相關扶持措施旨在提振信心,提振樓市,讓經濟更加活躍。因為房地產市場有其特殊性,據不完全統計,房地產業與國家統計局分類的42個行業均有不同程度的關聯,能夠解決大量就業問題。

「政策的出台絕不是短暫行為,而是逐步實施。從以往的經驗看,刺激經濟的作用將是非常明顯的,周期也不會太長,大約兩到三個月就會有感。」黎乃超說道。

穩字當頭

經濟穩定發展與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運行是統一的。近期相關部門都重申了「房住不炒」的調控主基調,「保持定力,穩字當頭」的調控指向十分明顯。

國家統計局近日表示,「房住不炒」的定位沒有改變,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政策,這幾年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穩地價、穩預期、穩房價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

「如果考慮房地產投資消費對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房地產業平穩發展對於穩投資、穩經濟的穩壓器作用就會更明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盛松成表示,如果我國今年一季度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15%,房地產投資下行造成的GDP增速下降將達0.06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下行對上下游產業也將形成擾動。如,房地產既直接帶動與住房有關的家電、家具、家紡、裝潢等製造業,也能明顯帶動金融、網際網路、物業管理等第三產業。

中國指數研究院分析,進入3月後,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明顯好轉,房企銷售業績逐步回暖。同時各大房企也更加了經營質量的提升,並通過多種渠道增加融資規模,為自身的穩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房地產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產業,如果地方庫存壓力變大,調控或會放鬆,但各地也會謹慎考慮,嚴防炒房行為。」黎乃超表示,「房住不炒」的定位不會因疫情而改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LmiO3EBiuFnsJQV-Mid.html















李國慶奪權

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