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樓漏水屋內牆紙發霉,洛陽東方今典天匯中心居民:太「鬧心」

2020-05-07     大河報洛陽新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韶萌 文圖

幫辦事項:

近日,家住洛陽市洛龍區東方今典天匯中心的馬阿姨,撥打本報幫辦熱線反映稱,因為一場疫情,他們近兩個月沒有回到住處,回到家卻傻了眼,位於33層頂樓的房子,次臥牆壁多處大片霉變,經物業和施工方檢查後發現,是漏水所致,因為仍在五年保修期內,本以為是一個簡單的修補,卻因為種種原因拖了二十餘天沒解決。「屋頂還沒修補好,我們屋內的損失更是遙遙無期。」談及這段遭遇,馬阿姨感慨很「鬧心」。

業主:

一場疫情倆月沒回家,臥室屋頂和牆面大面積「發霉」

馬阿姨告訴記者,他們一家都是瀍河區人,2017年,為了方便兒媳婦上班通勤,他們買了位於洛龍區學子街上這處東方今典天匯中心的二手房,33層,頂樓,精裝修。今年過年期間,因為疫情原因,兒子一家和他們被隔離在了瀍河區的老宅內,近兩個月沒回家。直至3月底,兒媳婦單位復工在即,搬回洛龍居住時才發現:次臥房間房頂和牆面大面積發霉,雖然貼著牆紙,但霉點依舊清晰可見。

「我們當即便聯繫物業來看看。」馬阿姨說,當初購買東方今典的房子,價格並不便宜,主要是相中品牌開發商,房屋質量有保證,沒想到新房剛住沒多久,便遭遇了這般「鬧心事」。

隨後半個多月,馬阿姨一家便經歷了物業上門、開發商、施工方上門檢查,此後便沒了音訊。「春夏之交多雨,我們最擔心是雨季房頂漏雨更厲害。」馬阿姨說,次臥中擺放了床褥、電器等,在此前已因漏水致床墊、被子和褥子發霉,都不能要了,近3000元打了水漂。如果在雨季來之前還修不好,其它家電和家具可能就要面臨發霉、泡壞的隱患。

物業:

已初步找到漏水點並進行修補 業主不知情乃溝通不暢所致

4月23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馬阿姨家看到,次臥內的一屋角約70公分乘以70公分因漏水形成的扇形霉斑,此外在空調處、還有兩個牆體側面不規則分布了大片霉斑,隔著牆紙依舊清晰可見。

馬阿姨告訴記者,在4月1日發現這一情況後,他們便第一時間聯繫樓管,物業來檢查後確認是樓頂漏水所致,因房屋仍處在五年質保期內,由開發商負責,他們答應聯繫開發商來看看。4月13日,該樓盤的施工方專業維修人員來看過之後,初步找到了漏點,並研究了修補方案,但此後十多天,便沒了音訊。

隨後記者和馬阿姨來到樓頂,在其帶領下來到一下水管道處,管道周圍有50公分左右的地面被挖開,靠近管道周圍鋪了一層黑色漆狀材料。「我們多次和樓管聯繫,對方就說他們會轉達,卻遲遲不見人來修。」馬阿姨氣憤地說道。

找到了漏點為何不及時修補?記者隨後和馬阿姨一道,來到該樓盤的物業處。來自河南今典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洛陽分公司的戴小燕,向記者及馬阿姨講述了屋頂漏水及修補的詳細經過。

戴小燕說,在4月1日接到馬阿姨兒子的電話後,物業專業維修人員便積極去查看,發現是樓頂排水溝的問題。因樓頂的質保期為5年,該房屋仍在質保期內,因此他們便和開發商聯繫來維修。4月13日,施工方的工作人員來看過之後,初步確定了漏點及維修方案,並於次日進行了修補,鋪設了防水材料,也就是記者之前所看到的黑色漆狀材料。

「之所以截至目前沒有對施工點進行樓面的平整工作,是仍在觀察期,最好能下一場雨,看看還漏不漏。」戴小燕告訴記者,目前已經完成了漏點的修補工作,經過觀察期之後,便會進行頂面修補。

此外,戴小燕還告訴記者,工人其實已經進行了灌水試驗,對此,馬阿姨表示不認可:「我們業主不在家,不知道你來修過了,而且工人不進屋察看,咋能知道不漏了?」

戴小燕坦誠,因為馬阿姨人在瀍河,他們多是和其兒子溝通,期間可能造成信息溝通不暢的問題,至於馬阿姨的疑慮,他們作為業主和開發商的橋樑,在此後的工作中會積極溝通,包括修補工作進行到哪一步、後續屋內的整修及賠償問題,都會站在業主的角度,積極替他們轉達訴求,以達到雙方能積極協商達成共識。

對於物業改善服務的方案,馬阿姨表示認可。5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在大河報介入後,物業包括開發商都積極和馬阿姨取得聯繫,並在馬阿姨在場的情況下進行了灌水試驗,確認漏點不再漏水後,已完成了頂面的平整工作。而對於屋內整修、財務損害賠償問題,馬阿姨表示施工方的相關負責人承諾她,將儘快為馬阿姨進行修整,並積極進行賠償工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Dvh7HEBiuFnsJQV41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