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亞洲獵豹滅絕

2019-10-05   動物百介

1948年——亞洲獵豹滅絕

亞洲獵豹:又稱為伊朗獵豹。因為此種豹主要存在亞洲的南亞、中東地區,因此得名「亞洲獵豹」。生存在中國境內的亞洲獵豹於1948年滅絕。

亞洲獵豹生存在亞洲,多棲息於戈壁沙漠、廣闊草原、以及深山叢林之中。主要以有蹄類動物和小型動物為食,鹿、野豬、羚羊、野雞、兔子等,都是亞洲獵豹的食物。

亞洲獵豹:體態優美,身型修長(體瘦、腿長)。亞洲獵豹體長近1.5米,尾巴占身體長度的一半,約0.7米,高約1米,體重在60公斤左右。

亞洲獵豹身形敏捷,動作靈活。獵豹是「世界短跑冠軍」,同樣,亞洲獵豹也具備豹類家族短跑的優勢。身形瘦小、腿長的亞洲獵豹每小時時速可達110km,一躍,可躍達9米的超長距離。

亞洲獵豹性情溫順、可愛,且皮毛花色斑斕漂亮。但,這不是個好徵兆,是災難的開始。

由於「溫順」這個原因,使得大量的亞洲獵豹幼崽被捕捉,馴養成寵物,非富即貴的人爭相以養獵豹寵物為榮。獵豹幼崽被捕捉,野外亞洲獵豹大量減少,就算亞洲獵豹的繁殖率再高,也禁不住人類一批一批的捕捉馴養。且最致命的是,被馴養成寵物的亞洲獵豹不能進行繁殖,只能從野外捕捉。亞洲獵豹的數量只減不增。再加上亞洲獵豹的皮毛柔軟光滑,斑斕美麗,招致獵人對亞洲獵豹的捕殺,獵取其珍貴皮毛,獲取高額利益。還有人類的其他活動:毀林開荒、發展建城、破壞亞洲獵豹的生存環境,這也是亞洲獵豹的滅絕原因。

1948年,中國境內的亞洲獵豹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