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有高人,定要殺掉,否則會造反,結果應驗

2023-12-12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有高人,定要殺掉,否則會造反,結果應驗

在遺囑中留下一項要求殺掉後代的情節,聽起來匪夷所思,可卻是歷史中的一段不可思議的真實故事。公元669年,年逾七旬的李勣,臨終之際不僅安排了後事,更託付弟弟李弼一個匪夷所思的任務:清除家族中一些敗壞名聲的後人。這種留下殺後代的奇特遺囑令人匪夷所思,但事實卻昭示著史實的荒誕。李勣一脈後人的不端行徑最終導致了整個家族的禍事。

或許大多數人會認為李勣這番遺囑是痴呆老人的無謂言語,但意想不到的是,李勣後人中竟然出現了叛賊,給家族帶來了難以挽回的禍端。李勣這個名字可能不為世人所熟知,但若提到「徐茂公」,許多人定會耳熟能詳。在文學作品中,歷朝歷代常有「智多星」般的人物,如《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水滸傳》中的吳用,而在《說唐》中,就有了徐茂公這個人物設定。而這位徐茂公的歷史原型正是李勣。

不過,早年的李勣並非出身貧寒,家境富裕,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然而,隋朝的混亂讓他選擇了落草為寇,加入了當時蓬勃發展的瓦崗軍。儘管家境優越,他卻以「仗義疏財」的行事風格,吸引了不少追隨者。隨著軍事活動的參與,李勣逐漸成為瓦崗軍中的重要人物。然而,歷史的車輪轉動,瓦崗軍的興衰轉變讓李勣再次面臨抉擇。

李勣的眼光敏銳,他果斷地選擇投靠了李唐政權,帶領著李密留下的大片地盤歸順。他在戰場上取得卓越戰績,成為唐太宗一眾功臣之一。在政治上,他擔任要職,參與國家政務,備受唐高宗信任。即便政壇風雲變幻,李勣始終屹立不倒,一直備受唐高宗和武則天的信賴和尊重。然而,儘管李勣生前名望如日中天,卻在臨終前對家族的擔憂並未消散。

李勣之所以留下遺囑,要求清除敗壞家聲的後人,最終也許是出於對家族興衰的憂慮。他的孫子徐敬業繼承了家族的爵位和基業,然而,在武則天篡位之時,徐敬業選擇了反叛。他的行動雖號召眾多,卻暴露了其格局的狹窄和不足。由於失策和軍事上的敗績,徐敬業最終身死,引禍及家族,導致李勣等先祖的名譽盡毀,甚至連皇族賜姓也被收回。這一切仿佛印證了李勣臨終前的擔憂和遺言。

歷史上記載,李勣或許早已看出徐敬業有著叛逆之心。然而,無論李勣是否真的打算殺害孫子,他或許只是希望以此極端的方式敦促後輩走正道。然而,命運多變,李勣一脈終究因後人行徑而陷入困境。

李勣這種對後代極端關注的方式與一般父母將所有財富一股腦傳給後代的方式截然不同。或許,這也是一種警示,人生難以預料,後人的行為對家族的影響巨大,因此他想通過極端手段提醒後人走正路,可惜一切終究不盡如人意,李勣一脈遭受的厄運成為歷史的遺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9c38a70f37b4bdaeccbc754eaa8b4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