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還在繼續,打仗其實打的就是後勤裝備,打的是炮彈的生產能力。而烏克蘭對炮彈的消耗量極大,連美國都吃不消了。現在美國正在大力發展工業,以滿足烏克蘭對炮彈的巨大需求。最新的消息顯示,美國國防部的目標是從目前每月24000發的產能提升至80000發。
烏克蘭對炮彈的消耗達到驚人的程度,幾天內就能用掉近1.5萬發!
美國陸軍助理部長道格拉斯·R·布希注意到國防工業為提高彈藥產量所做的努力,他主要負責採購、後勤和技術方面。他提到:整體而言,部隊的表現出色。我們正在對我們的工業基礎進行現代化改造,同時提高產量。
從俄烏衝突以來,美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200萬發155毫米火炮。現在戰爭進入了第17個月,觀察家們還在爭論美國及其歐洲盟國是否會繼續武裝烏克蘭,儘管烏克蘭在反攻不成功後軍事前景不佳,並以犧牲軍事準備為代價。
布希表示:「美國致力於並將成功地保持我們的庫存足以用於美國陸軍的訓練和戰備,同時也支持我們的盟友烏克蘭提供他們所需的東西,作為國際團隊的一部分,確保實現這一目標。援助是通過減少美國現有庫存和烏克蘭安全援助計劃來提供的,該計劃是美國從工業界和合作夥伴那裡採購能力的機構。」
自從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430億美元的武器援助,其中包括 2000 多套「毒刺」防空系統和 10000 多套「標槍」反裝甲系統等。大量的軍事援助是烏克蘭能和美國扳手腕的重要力量。
美國為什麼不能快速生產彈藥?
現在美國傳統兵工業生產能力和二戰時期不可同日而語。美國在高超音速技術方面也落後於俄羅斯和中國。數十年來,美國一直進行的都是反叛亂活動,並不是太重視大型火炮的生產。美國認為俄羅斯不太可能對歐洲構成大規模軍事威脅。幾年前,美國甚至從歐洲撤走了所有坦克。現在這些又回來了。
烏克蘭和歐亞大陸事務的特別助理威廉·考特尼表示:美國及其盟國意識到,他們在新型武器方面的投資超過了彈藥,例如管炮彈和戰術飛彈。迫於節省資金的政治壓力,美國及其盟國沒有保留或建立足夠的多餘彈藥製造能力。
3月,美國陸軍副部長加布·卡馬里洛宣布,陸軍將在2028財年將155毫米炮彈的產量提高六倍以上,達到每月8.5萬枚,耗資約14.5億美元來增加產能擴大155毫米炮彈。火炮產量從每月14000門增至今年晚些時候的24000門以上,並在五年內達到85000門。
俄烏衝突現在就變成了「絞肉機」,導致烏軍需要大量傳統炮彈。155毫米彈藥是一種標準榴彈炮彈藥,這在烏克蘭軍中供不應求。自去年六月以來,就有報道稱烏克蘭對火炮彈藥的需求巨大,而美國卻無力跟上。烏克蘭軍事情報局副局長曾表示,烏克蘭武裝部隊每天發射5000至6000發炮彈。
與此同時,歐洲的炮彈庫存也在減少。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在一次會議上的話說表示:「目前烏克蘭的彈藥支出速度比我們目前的生產速度高出許多倍。現在這正在演變成一場殘酷的消耗戰。而消耗戰就是後勤戰。」炮彈的交付「等待時間」從 12 個月增加到 24 個月,這意味著現在下的武器訂單只能在兩年後交付。
該報告反映了歐洲防務官員之間的緊張局勢,他們表示,政治領導層正在避免解決彈藥庫存嚴重短缺的問題,以及生產更多彈藥的工業疲軟問題。部分原因可能是戰後制裁導致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中斷,導致大規模停電和工業關閉,尤其是在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