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華為分道揚鑣,廣汽埃安為何「叛變」?

2023-03-29     車市觀察

從賽力斯的焦慮,到廣汽埃安抽身而退,華為問界聯盟路在何方?

就在華為春季發布會結束沒幾天,廣汽集團便宣布與華為聯合開發項目生變。廣汽埃安AH8項目由與華為聯合開發變更為自主研發,變更後華為將繼續以重要供應商的身份參與公司自主品牌車型的開發及合作。

眾所周知,廣汽AH8車型項目源於華為,將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聯合定義、共同開發,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一系列智能汽車。廣汽埃安也是繼北汽極狐、長安阿維塔後,第三家採用Huawei Inside模式的品牌。

可以說AH8項目的設立,就是為了華為全棧智能方案,從聯合開發到被排除在廣汽埃安研發之外,成為廣汽旗下自主品牌的供應商,可見兩者已經不具備繼續合作的基礎。在問界品牌興起之後,華為成為汽車行業「香餑餑」,奇瑞、江淮等品牌也伸出了橄欖枝。廣汽埃安為何公然「叛變」?

以合資為主的廣汽集團,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渴望有目共睹,想藉助新能源實現彎道超車。在和華為合作之時,也與蔚來等品牌合作,但都是草草收場。之所以和華為走到一起,和當時的行業背景以及華為智能光環分不開。

2021年7月,廣汽集團宣布廣汽埃安與華為(AH8車型)項目的實施,將基於廣汽GEP 3.0 底盤平台、華為CCA(計算與通信架構)構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車數字平台,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聯合定義、共同開發,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一系列智能汽車。

從AH8項目規劃之初,華為就是聯合開發者,而不僅是供應商,這其中的地位是天壤之別。據規劃,首款車型是中大型智能純電SUV,並計劃於2023年底量產,項目總投資7.88億元人民幣。

不過,華為Huawei Inside模式,無論是北汽極狐還是長安阿維塔,兩者現在都算不上很成功,反而華為與賽力斯打造的問界,憑藉智選車模式異軍突起。經過近兩年時間打磨和積累,廣汽集團似乎對於華為高端自動駕駛失去了興趣。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廣汽埃安的崛起。2022年,廣汽埃安累計銷量27.1萬輛,同比增長126%。2023年,廣汽埃安銷量目標鎖定在50萬輛。其中,Hyper昊鉑品牌將會有3款新品推出,3款升級車型,全面提升產品力。

選擇自己單幹,廣汽埃安是有了一定底氣和實力,絕不是拍腦袋率性而為。當然,也有不少預測,廣汽埃安之所以排除華為整體合作方案,是不想把靈魂交到華為手裡,而且華為供應在成本上也不受控制。

同時,廣汽集團也再為分手做好了備份,廣汽集團不斷推進「三電」關鍵核心技術自研。在智能網聯方面加快自主研發,包括車雲一體集中計算式電子電器架構、G-OS車載作業系統能力構建、L2++領航駕駛輔助系統等。

反觀華為,在不斷深化與賽力斯合作,在銷售上扮演的角色不斷加碼,「HUAWEI 問界」出現在宣發物料上,讓消費者感覺問界就是一輛華為汽車了。同時,華為還發布了Harmony OS 3系統和問界將要發布的高級輔助駕駛車型。

在智選車模式上,華為與江淮、奇瑞等品牌的合作也在按部就班推進之中。一方面是主機廠的退出,另一方面也有新主機廠加入,無不映襯出華為這種輕資產模式的優勢和弊端。尤其是,隨著價格戰愈演愈烈,車輛生產成本競爭已擺在面前。

在降低生產成本與促進銷量提升,兩者之間如何取捨,將考驗華為這種科技企業的實力和智慧。汽車產業鏈很長,造車也是一個長期工程,廣汽埃安的此次「背刺」行為,或許能讓華為更清晰的判斷市場形勢,是不是有必要親自下場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6b858e021090056715525cf6b3d7f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