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二次披露與華為合作,兩個進展和三個背景

2024-05-07     車市觀察

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當你把所有的巧合串聯在一起,就會發現很多不可忽視的細節。

5月6日,長安汽車發布公告稱,與華為投資合作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雙方正在就交易關鍵條款進行進一步協商,預計不晚於2024年8月31日簽訂最終交易文件,給出了雙方合作的具體時間表。

這也是長安汽車與華為雙方,去年11月25日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後,第二次正式披露投資華為車BU新公司的細節。第一次披露是在今年1月16日,長安汽車舉辦2024全球夥伴大會上。

  • 兩個進展

長安汽車此次公告主要涉及兩個方面進展,其一是目標公司已設立,是華為設立。

2024年1月16日,華為已完成目標公司的註冊,名稱為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其業務範圍主要包括汽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汽車智能座艙、智能汽車數字平台、智能車雲、AR-HUD與智能車燈等。

這一點,在1月16日長安汽車2024全球夥伴大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也進行了披露,按照當時朱華榮所說,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新公司的名稱暫定為「Newcool」

這裡的朱華榮說的「Newcool」,是不是與華為設立的深圳引望,還是一個是中文名,一個是英文名,目前還不得而知。畢竟,目標公司名稱可能還有變動。朱華榮當時還表示,雙方協議華為承諾不從事整車業務,不從事新公司裡面的業務。

其二,項目的其他進展。

據公告,長安汽車與華為的投資合作項目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已基本完成本項目涉及的財務、法務、業務與技術盡職調查。當前,雙方正在就交易關鍵條款進行進一步協商。

根據最新項目進展,公司預計不晚於2024年8月31日簽訂最終交易文件。這裡的其他進展可以看到,盡職調查已經基本完成,雙方正在就關鍵條款進一步協商。這裡提到了一個「盡職調查」。

所謂盡職調查也就是「審慎調查」。指在收購或者是投資過程中,對目標公司的資產和負債情況、經營和財務情況、法律關係以及目標企業所面臨的機會與潛在的風險進行的一系列調查。是企業收購兼并程序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盡職調查不只局限於當前和歷史財務狀況,更著重於協助併購方合理地預期未來。既然已經到了協商關鍵條款,可見盡職調查已經基本認可。同時,提到了「公司預計不晚於2024年8月31日簽訂最終交易文件」。

2024年8月31日這個時間節點,相比雙方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時又有所推遲,整整推遲了三個月,可見雙方談判的艱苦。

根據去年11月長安汽車與華為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華為擬成立一家新公司,華為擬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的核心技術和資源整合至新公司,長安汽車及關聯方將有意投資該公司。

雙方將在6個月內簽署最終交易文件,以此計算的話,雙方應該在今年5月份簽署最終交易文件。敲定合作細節。現在的時間節點足足推遲了三個月時間,可見雙方對於合作細節比較慎重。

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當你把所有的巧合串聯在一起,就會發現很多不可忽視的細節。長安汽車此次公告發布,有著三個不可忽視的背景。

三個背景

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信息,是上市公司的義務,投資者有權利要求了解公司重大項目進展。長安汽車此時發布與華為《投資合作備忘錄》的進展公告,有3個背景不得不提。

一,4月29日長安汽車披露的2024年一季報,2024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370.23億元,同比增長了7.14%,但是凈利潤只得11.58億元,同比大幅下滑了83.39%。

受此影響,4月30日,長安汽車股價出現了較大浮動,最終跌停,跌幅10.02%,全天換手率6.94%,成交額86.01億元。之後,長安汽車進行了說明,主要是受到競爭加劇,促銷活動增加了資源,再就是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等增長。

不過,五一假期開盤首日,長安汽車股價仍是起伏不定。

二,就在長安汽車發布公告之前,AITO問界正式發布了《關於山西省侯平高速路段交通事故中問界新M7 Plus相關技術問題的說明》。

問界品牌正式回應了關於自動緊急制動(AEB)功能為何沒有成功避免碰撞?車輛起火原因?電池有沒有自燃?安全氣囊是否正常打開?碰撞發生後,車門是否能打開?四大疑問。

這是運城問界新M7事故後,問界官方第二次發布聲明文件,同時賽力斯法務部也發聲,有關問界新M7 Plus的不實信息,已第一時間對不實信息進行了證據保全公證,並依法向公安機關報案。

相對之前,華為衝鋒在前,賽力斯甘居幕後。賽力斯開始走前台前,主動承擔一個車企的責任和義務,而不是置身事外。

三,特斯拉FSD將落地?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4月28日到訪中國之後,關於FSD即將落地的消息甚囂塵上,甚至坊間已經有了售價。特斯拉中國先後兩次在官方微博發聲,均提及加速自動駕駛技術落地。外界普遍認為,FSD落地中國是馬斯克本次訪華的關鍵議題。此前,特斯拉已經滿足了數據安全和隱私問題的要求。

特斯拉FSD全稱是Full-Self Driving,中文名「完全自動駕駛」,是特斯拉研發的自動駕駛系統,FSD V12(Supervised)是最新版本。據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表示,特斯拉 FSD V12需要人工干預的頻率只有 FSD V11 的百分之一。特斯拉FSD是否正式落地,尚沒有準確消息,但是風聲挺緊。

這三個事件看似不相關,都是比較獨立的事件,之所以拿到一起來看,是因為三者都與華為有著莫大關係。長安汽車是華為車BU業務重要的合作夥伴,賽力斯是現在華為智選車最大的熱門問界系列的生產者。而特斯拉FSD入華,對於華為高階智駕來說,無疑是「狼來了」。

此次,長安汽車公告的內容,信息點看似並不是很多,目標公司的設立已不是新聞,盡職調查這樣的合作條件也是按部就班,交易達成的時間節點推遲,也是按照雙方的進展來定,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其發布的背景是相當之複雜。

所以,三個背景是時此次進展披露不可忽視的背景因素。

幾個細節

華為與長安汽車在去年11月簽訂的《投資合作備忘錄》,之後余承東在11月28日表示,華為已向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發出股權開放邀請,歡迎中國有實力的車廠來參與共建。

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在今年年初舉辦的長安汽車全球夥伴大會上對外透露,合作的推動者是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合作中,華為承諾不從事整車業務。

今年3月,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尤崢表示,正聯合一汽集團積極推進參股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事宜,預計到今年6月會有初步結論,也就是下個月就有結論。

就在北京車展正式開幕前夕,華為車BU發布智駕新品牌「干崑」,帶來全新升級的「干崑ADS」、「干崑車控」、「干崑車雲」等十大解決方案,以及宣布新一代鴻蒙座艙再次進化。

在剛剛閉幕的2024北京國際車展上,廣汽傳祺宣布與華為展開深度合作,傳祺將與華為將基於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共同打造世界一流水準的全新旗艦車型,首款車型將在2025年正式交付,華為的對外合作朋友圈進一步擴大。

4月30日,華為內部發布人事調整,宣布余承東將擔任終端BG董事長職位,原華為終端BG營運長何剛接任華為終端BG執行長。華為公司表示,此次為正常管理任命,可以讓余承東有更多的精力為消費者打造精品。

自2019年,華為車BU成立以來,要做中國的博世。在此期間華為多次重申不造車,聚焦ICT技術,幫助企業造好車,做汽車增量部件提供商。通過智選車模式,華為已經有了「四界」,但是距離真正實現「博世」夢還相距甚遠。

與長安汽車的合作,可以說是華為夢想照進現實的一個重要依託。在新能源汽車卷天捲地的今天,汽車電動化已經走到了一個極致,在固態電池還沒有突破的階段,汽車智能化是一個新的出路。長安汽車此時與華為合作,也一次很巧妙的破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20417c80a37ff79c7f124593c6d01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