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於篇幅,本文只討論《射鵰英雄傳》里的「黃蓉」。)
從徐克導演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公開男女主演和概念海報到現在,關於電影的討論就沒停過。
最大的爭議無疑是選角。這一版《射鵰》啟用了肖戰搭檔莊達菲的主演配置。按理說應該是肖戰名氣更大,但引起更多人關注的反而是女主角莊達菲,當天就上了好幾個熱搜,從顏值是否達標到古裝扮相合不合適,再到對她獲得這一角色的種種猜測,都成為熱門話題。
原因也不難理解,大部分人都對肖戰非常熟悉,就連他演郭靖的樣子,也都能大概從《誅仙》和《斗羅大陸》里拼湊一番,但00花莊達菲卻是實打實的「生面孔」。
莊達菲是童星出身,2012年就搭檔張譯和王珞丹出演過電影《老人願》,也有不少參演作品,不過熱度都一般,最出名的是《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的女主角,以及去年播出的《搖滾狂花》里姚晨的女兒。
從上個世紀到現在,金庸影視作品當中的女演員換了一批又一批,單論「黃蓉」這個角色,就經歷了從70後的朱茵和周迅,到80後的林依晨,再到90後的李一桐的演員疊代。武俠式微雖已是老生常談,但金庸還歷久彌堅,而時代的潮流無法阻擋,如今也終於到了00後的回合。
不怪大家對莊達菲太多審視和要求,畢竟在所有金庸筆下的女性角色中,「黃蓉」實在極為特殊。作家倪匡就曾提到,「黃蓉」是《射鵰》的靈魂。在人氣方面,「黃蓉」也是個中翹楚,是眾多金庸愛好者心裡的白月光。
83版《射鵰》開拍前,曾經做過市場調查。當時香港導演楚原這樣說:「如果你問我誰適合做『黃蓉』這一個角色呢?我就只能夠回答你,誰扮演『黃蓉』這一個角色,就能使那個女演員走紅。」
時間過去這麼久,《射鵰》到底是不是「好餅」現在不好說。但「黃蓉」不好演,倒是真的。
備受爭議的「黃蓉」們
想來莊達菲對如今的陣仗應該早有心理準備,畢竟每一個曾經出演過「黃蓉」的女演員,都面臨過或多或少的爭議和壓力。就連翁美玲當時被選定出演「黃蓉」時,都說自己「心情複雜」:「演黃蓉已經成為最近熱門的話題,心理上的壓力就很大。」
翁美玲飾演「黃蓉」
在這一點上,先來的也比後到的更有優勢,因為可用來做對比的樣本不夠多。而越往後,各版本的經典形象,就很難不形成更大的輿論壓力了。像是容小意、米雪這些更遠的先不談,就說兩版最經典的,83版里的翁美玲和94版里的朱茵,這二位堪稱「黃蓉界」的兩座大山,後來的所有「黃蓉」,都免不了和她倆做比較。
哪一版《射鵰》最好,並不取決於任何客觀標準,只取決於你先看到的是哪一版——顯然,到目前為止先看到這兩版的金庸迷大概是最多的。
83版《射鵰》里翁美玲的選定過程堪稱曲折。大部分主要演員都確定下來的時候,「黃蓉」的演員依舊懸而未決,香港無線電視台還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黃蓉」形象試鏡,據傳參選者超過3000人,大海撈針般地尋找那個最適合的人選,可見主創對這一選角的謹慎。
相比起來,94版《射鵰》的「黃蓉」反倒是最先確定的。監製李添勝在訪談中表示:「黃蓉這角色心裡早決定是由朱茵飾演,不論是身型、演技,到目前還是她最合適。要知黃蓉是十六歲少女,外型太高大便不適合,朱茵各方面也與黃蓉角色吻合。」
朱茵飾演「黃蓉」
即便如此,朱茵版本的「黃蓉」也不是一經播出就廣受好評,當時的觀眾同樣會將其和翁美玲版本做比較,認為她沒能像翁美玲一樣演出「黃蓉」的俏皮感,噘嘴、玩辮子這些表情和動作,還被指是在模仿翁版。前作的壓力,這會兒已經體現出來了。
好在朱茵顏值出眾,彼時又剛獲得「十大最受歡迎藝人」,有一定知名度,因此94版《射鵰》在港播出和引進內地後的收視表現都不錯。有報道稱「黃蓉」是陷阱式的角色,朱茵能安全地邁過去已經實屬不易。
進入新世紀,張紀中把金庸劇帶到內地,03版《射鵰》也應運而生。當時張紀中面向娛樂圈公開選角,邀請女星們前來試鏡,最後選中了周迅,認為她在扮相上最接近「黃蓉」。
這版「黃蓉」褒貶不一,被吐槽最多的是周迅略顯低沉的原聲。不過,有傳言說周迅是金庸最喜歡的一版「黃蓉」,因為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過對周迅的認可,「香港版《射鵰英雄傳》中的翁美玲現在看一點也不覺得好,我覺得周迅很好,但很多人先入為主,還是覺得翁美玲好。」
周迅飾演「黃蓉」
因為每個觀眾心裡的標準都不同,作為原著作者,在評價「黃蓉」們時,金庸的意見就顯得尤為關鍵。2003年金庸來內地參加節目時,節目組就安排他為三代內地觀眾最熟悉的「黃蓉」題字,他的答案是:翁美玲「俏皮」,朱茵「乖巧」,周迅則獨占「聰慧」和「嫵媚」兩詞。
接棒周迅的「黃蓉」扮演者是林依晨,在08版《射鵰》里搭檔胡歌,這也是兩人繼《天外飛仙》後的第二次合作。
這版《射鵰》雖然如今看來仍舊錶現平平,但作為唐人影視成立後第一個自主製作又自主發行的項目,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武俠劇偶像化」的開端。唐人將自己從《仙劍奇俠傳》開始摸索到的「古偶劇」法則應用到金庸劇中,並由此影響了此後多年來武俠劇的風格範式。而黃蓉的選角,也能體現這種偶像化的思路。相比之前的幾位「黃蓉」,林依晨正是依靠台偶成名。
林依晨在接受採訪時提到,為了減少壓力,她沒看以前版本的《射鵰》,因為覺得看了會有影響,所以決定靠自己揣摩。
林依晨對自己的定位是「更符合原著描述」:「我演的黃蓉還是有屬於自己的特點的,最明顯的就是我從外型上看要比翁美玲嬌小一些,就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這正好跟原著中的黃蓉相吻合,也就是說我這個黃蓉更忠於原著。」
林依晨飾演「黃蓉」
近十年來,金庸作品的翻拍頻率明顯降低,討論度比起前作大幅下跌,口碑也都不盡人意。其中最好的一部正是17版《射鵰英雄傳》,豆瓣評分有8.0。
這個版本的口碑大多源自其在情節抓取上對原著的高還原度,李一桐的扮相還獲得了直男社區虎撲的大加讚賞,被認為是最貼近原著的一版「黃蓉」,甚至有了「最美黃蓉」的稱號。不過,這部劇並未能捧出新星,無論是飾演「黃蓉」的李一桐還是其他演員,都沒能因這部劇獲得「飛升」的機會。
時代濾鏡也好,經典光環也罷,儘管飾演「黃蓉」的演員換了一代又一代,演繹方向各有不同,人氣也有高下之分,但畢竟有原著坐鎮,還原度始終是評判這些演員不能繞開的標準。
「黃蓉」難演
就算拋開可能會被與翁美玲和朱茵進行比較的風險,演好「黃蓉」本身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黃蓉」幾乎是金庸筆下最完美的女主角,特別是《射鵰英雄傳》里作為主角的、年輕而自由的「黃蓉」。
她出身顯赫,是桃花島主「東邪」黃藥師的女兒,頭腦聰明,才識淵博,文武雙全。不僅精通陰陽學說和琴棋書畫,性格還很討喜,廚藝也了得,最要緊的是死心塌地,從頭到尾只愛郭靖一個人。
從如今的性別視角來看,「黃蓉」全方位地滿足了男性對於女性的極致幻想。新版電影的導演徐克曾經就用過「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這樣非常男性視角的詞語,來形容他眼裡的「黃蓉」。不知道當時的觀點會否影響到這一版《射鵰》的選角思路。
在《射鵰》里,「黃蓉」幾乎沒有獨立的人物動線,在與「郭靖」相遇並相戀後,她的一生都在跟隨著「郭靖」的腳步,用儘自己的聰明才智、家世背景和機敏頭腦為「郭靖」鋪路,先是從「洪七公」那裡騙到降龍十八掌,最後又選擇和「郭靖」一起鎮守襄陽城。
而這樣一個幾乎完全服務於男性想像的女性角色,卻並不讓女性生厭。一方面是因為她被塑造得足夠鮮活而生動,另一方面,少女時期的「黃蓉」的愛情觀,在某種程度上也與女性思想所契合,她女扮男裝行走江湖,又不顧父親的反對堅持和「郭靖」在一起,這些不合傳統的、離經叛道的行為,再加上古靈精怪的性格,都意味著這不是一位單純的「工具人」女主。
「黃蓉」在金庸筆下的女性角色中的受歡迎程度也排行前列。根據DT財經的統計,在金庸最受歡迎女性角色TOP10里,「黃蓉」是唯一一個在全年齡段都排進前三的角色。
在金庸筆下,「黃蓉」有很多難以把握尺度的性格標籤,這既增添了角色魅力,也提高了演繹的難度。
金庸作品評論家吳靄儀曾評價道:「其他女角大多是形象化的人物,但黃蓉卻是活生生的、有優點、有缺點、會長大、會變、會衰老的真人。音容體態歷歷在目,思想個性貫徹分明;熟讀這兩套小說(《射鵰》和《神鵰》)覺得了解黃蓉的一生,這是在金庸成功的角色中也不可多得的。寫黃蓉的筆觸之準確不像創造一個角色,倒像描述一個作者很熟悉很喜愛的人。」
她足夠可愛但並不笨拙,不是現在古偶劇中千篇一律的「嬌憨」類女主角。此前毒眸曾討論過影視內容中觀眾對於女演員審美的流變,「嬌憨」的外形和性格標籤意味著對於觀眾而言是更可接近的,但這種風格顯然並不適合「黃蓉」。
朱茵塑造這一性格的方式是依靠「燦爛的笑容」。原著中,「郭靖」送給「黃蓉」千載難遇的小紅馬時,和「郭靖」拿出已經被壓壞的小點心時,「黃蓉」都被感動得哭了。但在94版里,朱茵選擇將這些哭戲捨棄,換成了笑容。標誌性的笑容也成為朱茵版「黃蓉」至今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點。
「黃蓉」足夠機靈,但還沒到刁蠻的程度,有一點點「壞」,但她對「郭靖」的情意和恰到好處的「可愛」,又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這個部分。依著這條性格路徑,可以嘗試尋找一些「黃蓉」的變種:建寧公主比她多一點刁蠻,任盈盈多一點邪魅,趙敏則再多一點狠毒。
作為「黃老邪」的女兒,「黃蓉」身上有著典型的「妖女」特質,「郭靖」的師父「江南七怪」稱他為「小妖女」,全真七子王處一也形容她「身法好生古怪,身法之中透著一股邪氣」。
對於師姐「梅超風」和「歐陽鋒」、「歐陽克」兩叔侄,「黃蓉」都絲毫不留情,手段堪稱陰狠毒辣。特別是與「郭靖」相比就更明顯,原著里「黃蓉」就曾對「郭靖」說過:「唉,你是好人,我是壞姑娘。」
這分「邪氣」需得是恰到好處才行,少一分顯得平庸,多一分又令人生厭。金庸也不打算將「黃蓉」寫成「壞角」,原著里「黃藥師」示意「梅超風」自廢武功時,有這樣一段描述:郭靖不懂,拉拉黃蓉的衣袖,眼色中示意相詢。黃蓉臉上神色甚是不忍,用右手在自己左手手腕上一斬。
「黃蓉」的不平庸還體現在她的愛憎分明,她有自己的價值體系和對人事物的判斷標準,任誰都無法動搖,她憎惡坑蒙拐騙的「裘千仞」,卻崇拜一燈大師,即便是「郭靖」的師父,她也不做虛偽的尊敬之勢,而是嘲其迂腐。
這些複雜的標籤以不同的濃度體現在同一個角色身上,才構成了「黃蓉」的全部魅力。至於現在很多人在意的、關於莊達菲外表與「黃蓉」的契合度,反倒是最不需要被討論的,因為所有演員都很難跟原著中的「黃蓉」做比較。
在外形上,作為小說人物,「黃蓉」類似於如今那些搜遍娛樂圈也無法找到原型的二次元角色。金庸用了大量筆墨來描寫「黃蓉」的容貌,在「黃蓉」第一次以女裝扮相與「郭靖」相見時,有這樣一段描述:那船慢慢盪近,只見這女子方當韶齡,不過十五六歲年紀,肌膚勝雪、嬌美無匹;容色絕麗,不可逼視。郭靖只覺耀眼生花,不敢再看……
當然,如果單獨討論外形,其中還牽扯到性別視角的問題。「黃蓉」的美麗既是客觀的,也是金庸所創造的、符合男性審美想像的,而發展至今,審美趨勢在輿論場中產生了更明顯的性別偏向,更符合男性想像中「黃蓉」形象的李一桐在當時未能獲得主流女性受眾的喜愛。
李一桐飾演「黃蓉」
可能只有像朱茵這樣「男女通吃」的長相,才是符合新時代的「金庸女主角」——這是時代賦予的、對「黃蓉」扮演者更高的要求。
如此看來,敢演「黃蓉」這件事本身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勇氣可嘉了。因為如今的輿論風波對「新任黃蓉」莊達菲而言顯然還只是個開始——當然,就算她沒演好也不重要,在期待下一位「黃蓉」挑戰者的同時,我們至少還可以再打開朱茵版重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