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門事件,讓尼克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被撤職的總統

2024-01-12     丹寶星辰

原標題:水門事件,讓尼克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被撤職的總統

水門事件的主人公是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他為了在總統大選中爭得上風,於是派人在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裡非法安裝了監聽器。起初事情還未暴露,但在他成功連任後的幾個月里便水落石出了。

然而尼克森憑藉一連串的迷惑操作,以一種"大無畏"的精神高傲地挑戰了美國的法制權威,在眾目睽睽之下濫用權力。美國是一個崇尚民主與法治的國家,怎麼能接受一個與國家精神相違背的總統來管理國家?

1、 水門事件過程

大家都在初中歷史課本上見到過尼克森的名字,與之相關的便是赫赫有名的"尼克森訪華"歷史事件。這是中美元首歷史上的第一次會晤,是我國外交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在尼克森訪華之後,他也被那時的中國人讚譽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我國有著非常正面的政治形象。而尼克森在自己當政的白宮以及美國人民心中,也有著十分高的評價。

尼克森是當之無愧的美國的政壇老手,他曾經長期擔任美國參議員和眾議員。並且是艾森豪任總統時期的兩屆美國副總統。從各種民意調查結果來看,尼克森都享有著極高的民意支持率。但是這一切,都在水門事件後徹底終結了。

1972年6月美國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的一位工作人員,於凌晨的時候發現民主黨總部里閃動著一些手電筒的燈光,非常可疑。於是這位工作人員馬上聯繫了內部的安保人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5個形跡可疑的男子沒過多久便被安保人員控制住了。

原來這幾個男子正在對民主黨總部的主要辦公室進行監聽器的非法安裝。執法人員開始對這些人員的身份進行核實,沒想到驚奇地發現了這夥人中竟然有尼克森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的首席安全顧問。

尼克森在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絕對不敢挑戰美國的法制權威,自己是清白的。絕大部分的美國民眾對尼克森都是持信任態度的,並沒有繼續對水門事件窮追不捨,依然支持尼克森連任下一屆總統的席位。因而1972年年底的尼克森以壓倒性的優勢戰勝了民主黨候選人,繼續連任美國總統。

2、 挑戰憲法權威

然而水門事件的惡劣性不止於竊聽,尼克森濫用總統權力來逃避調查和審判將惡劣程度提升了好幾個等級。雖然民眾仍然把選票投給了尼克森,尼克森也如願連任了美國總統。

但是事情並沒有那麼輕輕鬆鬆地結束了,其實自水門事件爆發後,美國國會就一直對水門事件以及尼克森的競選活動進行調查,結果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是,在法庭上尼克森的法律顧問主動交代了他們所有的罪行。一時間,美國政壇引起了一片譁然。

這一舉措使所有原本盡力維護尼克森的白宮人員,都感到了莫大的欺騙與失望。於是水門事件委員要求尼克森依據法律規定交出有關的錄音帶和文件資料。令人萬萬意想不到的是,尼克森竟以總統享有行政特權作為拒絕理由回絕了委員會的要求,還將此事鬧到上訴法院。

儘管如此,多數法官仍然堅持尼克森必須交出錄音帶和文件資料這個決定,他們一致認為總統應該遵守法律規範的要求。法院"毫不留情"的態度令尼克森惱羞成怒,已經失去理智的他作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罷免調查水門事件的特別檢察官考克斯的職務。

3、 意料之中的落敗

美國各電視網實時向美國公眾報告這一爆炸性新聞,整個美國就像一鍋剛燒開的沸水,群情激憤。公眾給出的反應就像火山大爆發,白宮收到了像雪花一樣鋪天蓋地的抗議電報,輿論甚至將尼克森描繪成和希特勒一樣的人物。原先支持尼克森的出版物和宗教界等都對尼克森表示了明確的尖銳的批評。大學生們走上街頭,組織大規模的示威遊行向尼克森表示抗議和抵制。

民意至此,眾議院也開始對總統進行彈劾。最終的結果便是尼克森被迫主動辭去美國總統的席位,水門事件以尼克森出局落敗為劇終。他的主動辭職為他免去了牢獄之災,但他已然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被撤職的總統。

無論在哪個國家,公然挑戰憲法權威、濫用權力來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的政客,最終都會被人民唾棄,遭國家除名。

文/羽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521de6c8466bbf857a42508178ee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