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2023年第一妖股現原形,照妖鏡照出幾個妖?

2023-02-26     價值線傳媒

原標題:立案!2023年第一妖股現原形,照妖鏡照出幾個妖?

事出反常必有妖,有妖必有照妖鏡!

在《價值線》率先關注、其他媒體跟進監督報道、深交所問詢、投資者質疑等多方編織的照妖鏡下,奧聯電子從2023年「第一牛股」終於現出原形,變為「第一妖股」。

昨天深夜23:55分,奧聯電子公告稱,公司對於深交所的第二封關注函還在核實中;證監會已對公司立案調查!

今日,奧聯電子大幅下跌11.66%,收於22.34元,較本輪因「鈣鈦礦」概念大漲的最高價45.24元,已經腰斬。

2023年第一妖股現形後,背後到底被照出幾個妖?

今日下午,證監會表示,將對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行為重拳出擊!

妖股奧聯電子現形記

妖一:盈科資本,長袖善舞

2020年2月7日,盈科資本通過旗下的瑞盈資產從奧聯電子的創始人劉軍勝、劉愛群兄妹手中拿下了奧聯電子的實控權。此後,奧聯電子的資本運作就連續不斷。

《價值線》發現,自2020年9至2022年5月不足兩年時間,奧聯電子進行的股權買賣就高達9筆。其中一筆對一曜生物(主營狂犬疫苗)的股權投資,在不到兩年的時間給奧聯電子帶來了3500萬元的收益。

然而,反觀奧聯電子主營的汽車電子電器零部件業務,卻是步步下滑。2020盈科資本剛接手時,奧聯電子扣非利潤還有2776萬元,到2021年,扣非利潤已下降至1768萬元;2022年前三季度,扣非利潤更是滑至虧損707萬元。

此次,關於奧聯電子進軍鈣鈦礦一事,顯然是盈科資本主導的又一次資本好戲(公司公告稱,藉助大股東盈科資本在新能源產業鏈的資源整合優勢)。在奧聯電子本輪上漲中,盈科資本持有奧聯電子共4080萬股,帳面市值增長一度超過10億元!

但隨著證監會的一紙調查令,盈利資本的浮盈財富也成了過眼雲煙。

妖二:胥明軍,「科技大牛」,戳破牛皮

奧聯電子進軍鈣鈦礦的關鍵人物無疑是胥明軍。因為奧聯電子把他吹得太牛了:

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杭州眾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顧問。

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無錫眾能光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浙江眾能光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總監。

在鈣鈦礦行業主要業績:(按時間順序排列)

指導完成華能清能院550×650mm鈣鈦礦電池組件中試線工藝設備設計

指導華能清能院550×650mm鈣鈦礦電池組件中試線效率驗收達標,最高認證效率達到16.8%

指導杭州眾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完成1100×1300mm 鈣鈦礦電池100MW試產線裝備設計

完成無錫眾能光儲科技有限公司鈣鈦礦電池實驗室建設

指導杭州眾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壹號實驗室實驗線工藝裝備生產

《價值線》對於胥明軍的介紹曾產生過如下疑惑:

1、天眼查顯示,胥明軍至少從2015年6月29日至今,一直擔任西安天鷹防務科技的法人代表,目前持股20.1%。而這家公司是一家軍、警用無人智能裝備防務研發、製造企業。從來沒有過新能源業務,當然更不可能有鈣鈦礦電池業務了。

2、既然胥明軍在鈣鈦礦領域這麼牛,為何在和跨界而來的奧聯電子合作時,僅拿了5%的股權?這和以往「資本+技術」歷史案例相差甚遠。要知道,當年昱能科技(688348)在成立之初,兩位創始人一分錢沒出,光憑技術入股就占了30%,掌握著公司的控股權。

果不其然,胥明軍的牛皮被戳破了:

先是2月21日華能清能院公開聲明,奧聯電子公布的胥明軍簡歷中有關華能清能院的描述嚴重不實。其後,公告中的杭州眾能光電、無錫眾能紛紛出來澄清,

奧聯電子公布的胥明軍與兩家公司相關的主要業績內容有誇大或失實。

在被華能清能院打假之後,奧聯電子董秘還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其中有誤會,華能清能院澄清的內容不屬實。直到深交所出了第二份關注函,以及杭州眾能、無錫眾能跟著打假後,奧聯電子和胥明軍本人都沒再對外發聲。

妖三:分析師呂娟,美女如畫,深夜薦股

著實沒想到,隨著奧聯電子「履歷造假」事件的發酵,中間突然把中信建投的美女分析師呂娟給扯了進來。

1月31日23:30至2月1日0點,中信建投機械首席呂娟團隊召開緊急電話會議,在這場鈣鈦礦會議中,呂娟團隊將奧聯電子作為黑馬推薦。據媒體報道,與會機構表示,當晚300人電話會議爆滿,呂娟團隊還於次日8點召開了第二場電話會。

1月31日晚間,中信建投呂娟團隊還發布首次覆蓋報告《戰略布局鈣鈦礦領域,電池組件+裝備打造新增長曲線》。研報中同樣把胥明軍塑造成技術大牛,內容與奧聯電子的公告如出一轍。

不少網友認為呂娟對胥明軍的「假履歷」背書。實際上,現在很難分辨出呂娟是被奧聯電子的騙了,還是另有其他原因?有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一名專業分析師,如此連夜辛苦地向投資者推薦股票,事先卻未能對事實進行核查,確實欠缺應有的職業嚴謹。

據查,呂娟團隊從未出現在奧聯電子披露的調研紀要名單中。

妖四:上市公司董事長,精準買入

在奧聯電子「妖股顯形記」中,《價值線》是最早關注到另一家上市公司科力爾及其董事長聶鵬舉的新媒體。

2022年二季度和三季度,也就是奧聯電子股價起飛之前,另一家上市公司科力爾連續買入奧聯電子股票,其中二季度買入140.43萬股,三季度再次加倉84.13萬股合計持有奧聯電子224.56萬股,占總股本比例達1.31%。

同時,科力爾實控人、董事長聶鵬舉親自下場,在去年三季度買入了77.18萬股的奧聯電子股票,把自己買成了奧聯電子的第十大股東。

在本輪奧聯電子上漲中, 科力爾和聶鵬舉在短短不到兩個月,最高浮盈估計可達到七八千萬,遠超過科力爾半年的利潤。在奧聯電子被打假後,股價暴跌,科力爾和聶鵬舉是獲利賣出,還是堅守陣地,不得而知。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的掌舵人,不精心深耕自己的主業,卻熱衷於在二級市場買賣股票,無論盈虧,對上市公司其他廣大股東都是一種傷害。

證監會將重拳出擊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

2023年伊始,「第一牛股「最終淪落為「第一妖股」,其中可以看出,一方面資本市場仍舊有一些力量,為了利益在挑戰資本市場監管制度,為妖作怪;另一方面,也看出交易所和證監會果斷出手,加大監管,為全面註冊制行推行輔路。

今日下午,證監會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會同司法機關加大對欺詐發行、違規信披、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犯罪的打擊力度,構建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刑事懲戒相互銜接的立體追責體系。同時,注意區分上市公司責任、股東責任與董監高等個人責任,對涉案證券公司、證券服務機構等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一併查處,不斷提高監管執法精準性。

據最新消息,已有不少投資者集合起來,在聘請律師準備向奧聯電子提起訴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35c38440df6bc0a59e73d65b57927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