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8月6日 · 九江的九江艦,九江艦上的「九江」

2022-08-08     馮曉暉

原標題: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8月6日 · 九江的九江艦,九江艦上的「九江」

2019年8月1日-7日,九江艦對市民開放免費參觀。

地點:

九江

類別:

軍事

九江艦 圖源:史海鉤沉

2019年8月1日-7日,九江市民可通過預約的方式免費參觀九江艦。

九江號飛彈護衛艦(舷號516),原為053H型飛彈護衛艦的首艦,後改裝為海軍唯一一艘對陸火力支援艦,用於技術驗證,也是海軍艦艇序列里唯一被改變艦艇任務屬性的一艘艦。

該艦滿載排水量1661.5 噸,航速:26節,航程:7200 公里,編制:190 人,武器:2座79A式雙100毫米艦炮、2座雙聯裝37毫米機關炮,5管反潛火箭發射器。1985年該艦換裝712型雙100毫米艦炮。2002年4月改裝為火力支援艦,其舯部和艉部裝有50管火箭炮系統 。

九江號護衛艦於上海滬東造船廠開工建造,1975年6月28日下水,1975年12月31日正式交船,服役於中國海軍東海艦隊。該艦曾被命名為長沙號,1981年8月1日命名為「九江艦」 。2018年6月12日,九江艦退役。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說明:本文經過有關部門審核,已發表於《九江日報》,文中所涉及到的軍工內容均已解密。

2018年6月,一艘老軍艦退役的消息引起了軍迷朋友們的廣泛關注。與近些年來的萬噸大驅、航空母艦相比,這艘軍艦的滿載排水量只有1661.5噸,真可謂小得可憐。它還老的可以,服役期竟然長達43年,創造了國產軍艦的服役記錄。它還有個讓人難以置信的記錄:作為一艘近海護衛艦,它的火力在中國海軍中排名第一,可謂海軍頭號老猛男。

它就是體重輕、年歲大但名聲不小的516艦——九江號。

九江艦,為什麼這麼特別?它和九江是否僅僅是名字上的關係?本篇就為您揭開一段已經可以公開的曾經的軍事秘密,更要向您講述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九江艦與九江之間深深的淵源。

東海艦隊慶祝九江艦服役42周年 圖源:東海艦隊發布

九江號飛彈護衛艦

海軍水面作戰艦船有很多種,小到巡邏艇,大到航空母艦。幾十年前,我國大中型軍艦卻僅有兩種,2000噸以上的驅逐艦,1000至2000 噸的護衛艦。護衛艦是主要用於近海防禦作戰的水面艦隻,承擔的任務包括反潛、防空、反艦、巡邏、支援陸上作戰等。現代的護衛艦都是飛彈護衛艦,裝有防空、反艦飛彈,在海軍現有水面作戰船隻中數量最多,是我國近海防禦和登陸作戰的主力艦隻。

以現在的標準,2000 噸以下都已是小船,但在建國之初,以中國軍工的技術能力,製造巡邏艇都不容易。五十年代中期,在蘇聯的技術支援下,我國建造了第一批 6601 型火炮護衛艦,六十年代中期,通過消化吸收自行研製了 65 型火炮護衛艦。1970年,053K型飛彈護衛艦開工,裝備有中國第一代艦對空飛彈,但該系列研發並不順利,僅生產兩艘。

1975 年,053H 的新型飛彈護衛艦在在滬東造船廠開工,由於該系列強調實用,並注重設計與施工質量,成為了中國第一代裝備有反艦飛彈且被批量建造的護衛艦。這一系列的出現,使得我國海軍終於可以丟掉那些老舊殘破的艦隻,擁有了完全自行設計製造的現代化軍艦。053H系列護衛艦與其後生產的051系列驅逐艦,成為七十年代以後我國僅有的兩個中大型水面作戰艦船集群,為保衛國家海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053H飛彈護衛艦的首艦於1975年6 月下水,12月31日交付海軍服役。最初它被命名為長沙號。80年代,海軍對軍艦命名進行了調整,驅逐艦以大、中城市(省會或副省級城市)命名,護衛艦以中、小城市命名。長沙號被更名為九江號,舷號516。

總結以上,九江號是中國第一艘裝備反艦飛彈的國產護衛艦,是海軍第一批技術成熟、功能實用的現代護衛艦的首艦。簡單地說,就是中國現代護衛艦的老大。

改裝前的516飛彈護衛艦 圖源:騰訊網

九江號火力支援艦

053H 共建造了 16 艘,大部分艦艇在 2012 年前後退出現役,其中卻有幾艘的壽命特別長。九江艦創造了一個記錄,它從1975年 12 月 31 日交船,到2018 年 6 月退役,完整現役 43 年,在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軍艦中現役時間最長。除九江艦外,053H還有一艘仍在航行,也是交船 43 年,但早已成為實驗艦。九江艦的服役記錄或許只能由國產航母打破了。

九江艦超長的服役期在於它的特殊性——它是海軍艦艇序列里唯一被改變艦艇任務屬性的軍艦。它從飛彈護衛艦變成了火力支援艦,而且還是中國海軍艦艇序列中唯一一艘火力支援艦。正是這一次升級改造,延長了它的服役年限。

改裝後的九江艦在發射艦炮 圖源:搜狐網

火力支援艦是一種很特殊的艦種,誕生於二次大戰時的美國,艦上安裝有多管火箭炮,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發射大量彈藥,用於在兩棲作戰時提供火力掩護和火力壓制。

讀者可以想像某個特定的場景:登陸作戰前,由於防守方已經有了充足的準備,在海灘上縱深設置了大批暗堡、戰壕、炮台、阻礙工事等。進攻方在使用登陸艦、氣墊船等載具將兵力搶灘投放前和登陸過程中,必須用海空部隊對防守方進行火力壓制。然而普通軍艦的大炮數量少、發射速度慢,火力壓制能力較弱。

這個場景會發生在哪裡?不用明說。1996 年台海危機,海軍緊迫地認識到必須解決登陸戰火力投送不足的問題,那時候我國空軍的力量仍不強大,海軍艦艇數量少,艦炮口徑小。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海軍甚至做出了將陸軍的火炮、坦克捆綁在甲板上,以進行登陸火力壓制的無奈之舉。

2002 年,海軍選中九江艦進行火力支援艦的實驗性改裝。本次改裝拆除了艦上的反艦飛彈發射裝置以及艉部甲板室,安裝了5座50管射程40公里的122毫米火箭發射裝置,每座火箭發射器的下方還設有彈庫和再裝填裝置,彈庫里至少存有一個基數的火箭彈。火箭彈有多種彈藥類型可選擇,包括鋼珠殺爆彈、雲爆彈、雙用途子母彈、殺爆燃彈、燃燒彈等。

改造後的九江艦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將 250 發火箭彈投送到對方陣地上。讀者可以想像一下,250根大噴子幾乎是同時發射,外加同時間內艦炮發射的 50 枚100mm炮彈,火力之猛、密度之大,對守軍來說就像是數百枚隕石砸過來,猶如天火墜地、地獄來臨。

海軍完成了試驗後認為,九江艦的改裝是成功的。但火力支援艦用途較為單一,非戰時的維持費用太高,因此將其轉化為技術儲備,而不再繼續改裝此類軍艦。

隨著中國空軍的發展,火箭軍精確打擊技術的提高,尤其是這些年海軍「下餃子」和 300 公里以上精確制導火箭的列裝,以後再生產火力支援艦的可能性不大。九江艦,或許是海軍歷史上唯一的火力支援艦。

發射火箭的九江艦 圖源:雪花新聞

介紹到此,讀者想必能夠理解,為什麼一艘一千多噸的老艦艇的退役,會受到軍迷們普遍關注,因為它是中國第一艘反艦護衛艦,唯一的火力支援艦,它經過改造升級,創造了中國現代軍艦的服役記錄,它是中國海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軍艦,它就是中國海軍的老猛男。

九江艦上的九江

2018 年 6 月 12 日,「老猛男」退役,海軍決定將其贈送給命名城市九江,用以進行愛國主義和軍事教育。2019 年 7 月,被拆除了動力裝置的「九江艦」從福建離港,被拖送到九江湖口同方江新造船廠進行改裝。9 月 29 日,九江艦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湖口石鐘山旁正式對外開放,這艘具有特殊意義的老軍艦得以在這裡安度晚年並發揮餘熱,從而避免了像大多數同類那樣被拆除或成為靶艦的命運。

筆者攝於2021年6月

九江艦與九江的關係,僅僅是姓名麼?事實上絕大多數軍艦與其相關的城市只是取名的關係,而沒有實質性的聯繫。筆者相信這座城市的絕大多數市民都不知道,其實九江市很特別,它與九江艦,與中國海軍有著深深淵源,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

以下介紹全部基於九江艦已經開放部分的介紹,以及海軍報道、九江工業志等公開的媒體資料,並無國防涉密內容,請放心閱讀。

2021年6月,筆者第一次登上九江艦,就有種強烈的預感。進入軍艦的艦橋,見到船艙的正中,赫然立著自己熟悉的東西。迅速走過去看設備的銘牌,果然。

九江艦艦橋 圖源:江西新聞

上圖那個椅子,平時坐的是艦長或大副,前面那台方形的設備,是控制軍艦航行的自動操舵儀。讀者一定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過傳統船舶上的那種大舵輪,用以控制船隻的前進方向,一般由高級船員甚至船長直接掌控。

巨大的舵輪是基於手動操控,現代船舶早已使用自動操舵裝置,即在陀螺羅經的指示下,可以通過預先設定的航線,自動操控船隻的轉向,當然也可以使用舵輪實現手動控制。

比較形象的比喻,它就是汽車的方向盤+內部的控制器件,而且還是自動駕駛的那種。油門、剎車之類的在哪裡?就是圖中操舵儀一旁帶了兩個儀錶盤,上面有兩個把手的東西,它負責控制船舶加速、減速、倒擋,相當於汽車上的踏板和儀錶盤。

任何一艘船上的駕駛艙里,最重要的就是這兩個控制設備:導航控制儀器(相當於司機的雙手和大腦)和動力控制儀器(相當於司機的雙腳),前者的精密度和複雜度比後者高得多。

猜猜看,這台自動操舵儀是哪個廠家生產的?

九江艦羅經室 筆者攝於2021年6月

操舵儀的自動駕駛信號來源於陀螺羅經,它利用陀螺原理自動檢測船舶的運動方向,從而為艦船提供航向信號,通俗地說,它就是船舶的眼睛。不僅用於船舶,陀螺儀是所有艦船、飛機、飛彈、衛星等遠距離航行、飛行器具中必不可少的精密導航設備。

軍艦上都有專設的羅經室,設置在最不易被攻擊到的中前方船艙內。九江艦上羅經室已經開放,裡面全是儀器儀表,被固定在地上體積最大圓頭圓腦的那台設備就是羅經。如果掀開圓形蓋子就會發現,這是一台特別複雜的機電設備。

猜猜看,這台設備是哪個廠家生產的?

羅經室上面有海圖室。海圖室是存放海上地圖的艙室,大多設在駕駛室的後面,一般由船上的二副負責。海圖室內有海圖桌,負責航線管理的導航員在這裡計算船舶的速度、方向,並向駕駛艙提供航行指令。海圖室是個封閉的房間,導航員的眼睛就是海圖桌前這一大堆儀器儀表,它們的信號來自於羅經室和駕駛室。

猜猜看,這些設備都是哪個廠家生產的?

九江艦上的羅經 筆者攝於2021年6月

所有這些設備的銘牌上寫得清清楚楚——國營第四四一廠。

國營第四四一廠,原名九江儀表廠,現名九江中船儀表有限公司,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十里大道1039號。當年在九江,無人不知儀表廠,它是贛北唯一蘇聯援建的軍工企業,專業生產軍用船舶儀器儀表,曾經是九江軍工系統的驕傲,現在依然是我國軍用艦船核心儀器儀表的主要生產廠家之一。

筆者在九江艦開放的船艙內轉了一圈,粗略看下來,掛著四四一廠銘牌的設備,占了全艦控制類儀器儀表四分之一強,而且多為核心設備。

一艘軍艦的控制系統可分為船舶運動控制系統、動力控制系統、武器火控和雷達系統等幾個部分。九江艦上最重要的運動控制設備,幾乎都是四四一廠生產的。筆者注意到,銘牌上面的出廠年份是 2002 年,也就是九江艦進行火力支援艦改造的時候。九江艦在 1975 年下水,經過了 1985 年的升級和 2002 年的改型,這麼算下來,它已經使用過三套九江儀表廠的導航設備。

筆者為什麼這麼肯定?因為筆者當年就是干這個的,對這些產品實在是太熟悉了。除了九江艦,053H系列護衛艦其它艦隻是否也在使用九江的產品?因為053H已經解密,且有多艘被改為軍事教育基地供人們參觀,因此筆者可以給出答案:全都是。

這麼說來,051 系列飛彈驅逐艦等等一系列軍艦、潛艇,是不是也都在使用九江儀表廠生產的設備?你猜吧。

九江艦海圖室中的四四一廠設備 筆者攝於2021年6月

九江艦上,還有沒有別的九江企業生產的設備?

當然有。九江是中國軍用船舶生產基地之一,曾有13個部屬造船企事業單位,包括一所學校和兩個研究所。這些企業,有的生產小型艦艇,有的生產潛艇配套設備,有的生產測繪儀器和指揮儀器,有的專業製造船用閥門,有的負責測試平台和精密器件加工,有的專門設計各類導航儀器和計程儀器。可以說,我國生產的任何艦船,必然與九江的企業、研究所有關,關係還很大。

沒有九江,就沒有九江艦,這樣的說法是否誇張?也不誇張,艦艇製造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工業體系,缺少任何關鍵的一環,軍艦就無法形成戰鬥力,自上世紀 60 年代軍用船舶生產起,九江一直是我國船舶軍工體系中重要的一環。

此外,作為中船系統中最要的人才培養院校,九江船校(今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已建校62 年,期間培養了無數優秀的畢業生,在全中國所有大中型軍工造船廠中,從一線技術工人到工藝員,從總工程師到總經理,處處都能遇到「九船人」。這些在分布不同崗位的工作的九江船校的畢業生們,很多都是我國艦船製造企業中的骨幹力量。

令筆者遺憾的是,作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和軍事教育的基地,管理部門似乎並沒有對九江艦與九江的軍工文化進行挖掘與整理。筆者以為,我們不應該讓九江人認為,這艘九江艦,無非就是給了個名字罷了,上船就是看個熱鬧。

九江艦與九江有很深的關係,它是九江人參與設計與生產的,它是九江人自己的九江艦。我們更應當認識到,不僅是九江艦,所有的中國軍艦上都有「九江」。九江的科研院所參與了軍艦的設計研發;九江的軍工廠為這些軍艦生產了關鍵設備;九江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們親手將軍艦製造出來交付給人民海軍;九江人和九江培養出來的學子,為我國海軍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我們看到一艘艘軍艦下水,在海洋中劈波斬浪時,我們應當為中國海軍驕傲,也應當為九江而驕傲。

筆者攝於2021年7月

《九江歷史上的今天》是介紹本地歷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選取有明確史料記載的發生在當日或當月的一個事件,配以相關的照片、新聞圖片和文獻書籍等影像資料,並對事件緣由及產生的影響作出適當的評述。由於筆者水平有限,資料殘缺,必有謬誤及取捨失當之處,誠請批評指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01241b8935662a62880f5cedf8fda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