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灌溉要分這三個時期,灌溉好才容易高產,你學會了嗎?

2019-08-02     一航聊三農

大家好,今天給的大家分享的是稻田灌溉技術的幾個時期,這些時期要分清,希望你看了我的文章,能對水稻種植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灌溉水除了滿足水稻的生理需要水以外,還必須滿足其生態要求水。灌溉調節水稻各期生長發育最適宜的體外消耗水量。主要包括水稻的田面蒸發和水田土壤的漏出部分。

實施合理的水稻灌溉技術,必須掌握稻田的用水量。然後,根據水稻的水稻要求,根據葉齡的過程進行科學的灌溉方法,滿足不同時期的水稻的高產、優質的水分。

一、移植到種植後一個葉齡期

水稻插秧時,為了提高栽培質量,一般來說水田內只有薄水層,是淺插、深、保證足夠苗數的必要條件。插秧後,剛移栽的秧苗,老根受損,吸水力弱,水分容易失去平衡,種植後的水田可以保持深而無葉之水,安置黃苗,可以省去「老苗不足」的憂慮。栽苗立即灌溉水層,有助於創造比較穩定的溫度、濕度環境,減少幼苗的蒸發量,維持稻體水分的平衡,在秧苗早期產生新的根,加速苗株的發展,發揮苗的保護作用。如果遇到大風,苗兒被風波侵蝕洗滌也能減輕,這時如果沒有淺水層,為了取苗而移植,根部受損,吸水力減弱,容易失去水分平衡。但是,乾燥苗的根系活力強,幾乎沒有濕潤條件下的生根速度和分乘發生的加速,不需要對苗進行深層保護,即使是淺水層也可以,但避免了不斷水,否則「擱置黃苗,不會長株」的結果。對於乾燥而雨水少、水源不足的地區水田,不應採用淺水保護苗,而應用深水保苗,以防止旱田缺水。

在北方稻區,春稻插秧後大氣濕度低,若有陰天,水層可以適當淺;夏稻插秧時正處於泥沙期,氣溫高,濕度低,西南大風,水層應該適當加深,否則淺。另外,根據移植的秘齡長度的不同,水層的深度也應該不同,等級齡小,淺度好;苗齡長,苗大,稍深。割苗時,要等氣溫過高,或剪斷過多的田地後,才能使水層變深。鹽鹼地還得每兩三天換一次新鮮水,才能達到洗鹽的目的。

二、栽種後一從1個葉齡期到有效的臨界葉齡期

該期是水稻的有效分囊期,是穗數的確定期,能否根據N―3葉集和同伸原則進行分櫱,是分櫱壯苗的指標.種苗後的苗,其活躍的分生組織被埋在土壤的表層內,分櫱的環境是否合適是決定分櫱的速度和成長的關鍵。水田的水分管理直接影響根圈的濕度、氧的變化,從而影響水分、養分的吸收。

分期早育苗一般要求旱田土壤的持水量為70%,有利於分櫱,氣溫較高。在35℃的地區,土壤的保有水量在80%左右,分櫱的發生多,通過維持水層可以抑制分產的發生。有利的是,在分科期間進行淺水漸化,調節得到利益的地方的溫度,擴大晝夜的溫度差,促進分發的出生。在分柴期實施淺水灌水,結合合適的露田,確保適期苗。水稻的分產期主要是以氮代謝為主,為便於吸收氮態氮,有效地在臨界葉齡期以前,為促進早發性,在生理生態中都以水層灌溉為主,採集淺水是勤奮的,但是,需要適當地結合斷水排水進行通氣。

在黑土湖的窪地,土質的粘土變重,或者在高肥田,苗的返回快的是應該用淺水層灌溉,應該採用濕潤灌溉,此時的水田不維持水層,提高土壤的溫度,土壤晝夜溫度的變化有很大變化,促進植株內部通風,土壤中的氧也可以補充,土壤的氧化作用增強,有利於根系發育,分囊生長協調,促進有效分集增長的其他土質差的水田或中低肥力的水田,分清普通水層灌溉是不好的。因此,這種類型的田必須保持比較長的時間段的蓄水層。特別是在水源條件惡劣的丘陵地帶,為了節約省電用水,為了避免不同等級的水不足,一般可以灌溉一次的浸水層,在鹽鹼地方也可以防止鹽返回,維持淺水層。有必要促進分櫱的生長。

三、有效分囊從臨界葉齡期到倒三葉期

在正常情況下,預定苗葉齡期進行排水的置田,一直持續到倒葉期。置田又稱乾田,田地的置田是水田水分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控制群體株形的重要措施。

1、播種田的主要作用:置田對土壤脫水使其乾燥,使土壤裂縫,強化土壤的滲透性,提高土壤中的空氣含量,減少還原性毒物,促進好氧微生物的活動,加速有機物的礦化,從而提高土壤中有效養分的含量。田地放置後,促進根系在縱、橫兩方面的生長,擴大根系的活動範圍,增強了根系的活力,提高了其吸水性能。增加地上乾燥物質的積蓄,控制群體的發展,為水稻後期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置田是降低田間濕度,延緩水田封鎖期,改善旱田通風條件,有利於稻株穩固生長,增強防倒伏能力,加強預防病蟲害能力,是生產上一項重要的增產技術措施。

2、擱田前準備工作:準備溝渠,十字溝為水田內灌溉、排泄通道系統,可以疏通、灌溉,適時排泄,有利於控制土壤水分狀況。在水稻中,在後期生長階段進行間歇灌溉,有溝,使十字溝的灌溉能夠自由自在。即開溝,十字溝有利於水稻正常生長,減輕疾病、蟲害和災害性天氣的危害,調節土壤理化性狀和養分的供給,從而提高水稻產量,俗稱「豐收溝」。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大家有什麼疑問的,可以在下面評論留言,我們會儘可能的一一回覆你們,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wHnWGwBUcHTFCnf3ek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