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秧種植,本田管理中這三點很重要,決定水稻能否優質高產

2019-07-30     一航聊三農

前面一篇一航和大家說了拋秧的種植方法,現在就接著來說說拋秧的本田管理技術,管理是種植的關鍵,做好管理才可以輕鬆獲得高產哦,快看看吧。

一、田間管理

拋秧本田栽培的管理要根據秧苗偏矮、出葉由慢迅速轉快、分櫱早生快發、群體大、有效穗多、成穗率偏低、生育期路短3~5天的特點,好好發揮優勢,慢慢實現穩產高產。

1.水層管理

拋秧田的灌溉,既是為滿足水稻生理需水的要求,又是為調節稻田水、肥、氣、熱狀況,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進行群體促控,構成高產的群體結構。根據各地的經驗,拋秧稻田的水管理採用淺水垂直育苗、薄水育苗、長期育苗、深水孕穗、淺水抽水、濕灌、乾濕至成熟。

(1)在苗期,在淺水拋撒的基礎上,拋秧後2~3天不澆水,便於苗木早站。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水層里充滿了淺水。如果散射後有大雨,則應將田間的水排出,以防止漂浮的幼苗。

(2)分集期拋栽秧根球入土1.5~2厘米,分櫱早,節位低,所以,切忌灌深水,充分發揮低節位分囊成糖。由於拋秧稻比常規手插稻有效分櫱終止期提早5~7天,因而硒田也相應提早。一般在拋栽後20天左右進行。雜交水稻每畝干木達22萬株左右,常規水稻約28萬株時,開始排水,先輕後重,到田間表面「腳不沉,見不白」,葉片顏色變暗,葉片直立。水稻拋秧的秧速度快,比傳統手工插秧的快30%以上,硒田必須適中,以降低稻苗的無效性,提高抽穗率。

拋秧曬田的程度,要因田、苗、肥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掌握粘性重田和低地重太陽、砂田、高野輕陽或無太陽;肥田輕陽、薄田輕陽或無太陽;苗木重太陽、苗弱輕曬或不曬。

(3)孕穗期曬田後復水,水稻轉入生殖生長階段。幼穗分化期是水稻需水量最長的時期。代謝旺盛,群體蒸騰量大,因此,必須灌深水養穗。

(4)抽德揚花期此期莖葉繁茂,出德揚花,對水分的敏感度較大,要實行淺水灌溉。

(5)長期灌溉,土壤滲透性差,氧氣不足,土壤滲透性差,影響根系生長。因此,灌漿和果期進行階段性灌溉,使稻田處於濕潤交替狀態。

2.施肥技術

根據拋秧稻本田生育特點以及品種、土壤、肥力、苗情的不同,本田施肥有以下兩種方法。

(1)「前促、中控、後補」施肥法即前期重施、早施,中期控氮,後期補氮。這樣可以迅速建立大群體,控制無效分集,攻大穗,提高粒重,這種施肥方法適用於生育期長,施肥水平較高的品種,特別是分櫱穗占比重大的雜交稻品種,可以較好地控制無效分櫱,協調多穗與大穗的矛盾,達到穗、粒兼顧創高產。據試驗說明,基本苗為7~8萬,採用「前促、中控、後補」施肥方法,每一畝本田虛施用純氮15公斤,磷4公斤,鉀5~6公斤。磷肥作為基肥;鉀肥作基肥和分肥各占一半;氮肥前期作基櫱肥10公斤,中期1.5公斤,後期作穗粒肥3.5公斤。產量水平每畝550~600公斤。

(2)穩定施肥方法分別以全氮含量的30%、25%、30%和15%為基礎。該施肥方法適用於生育期較長的品種,能協調氮素吸收增加與土壤氮素供應減少之間的矛盾,形成同一粒級的群體結構。

3.病蟲草害防治

(1)化學除草拋秧稻由於不便中耕除草,施用除草劑防除雜草是不可缺少的栽培措施。

前期化學除草。生育前期,雜草發生快而集中,一般於拋栽後5~6天畝用丁草胺顆粒劑l.25公斤拌細砂15公斤撒施,或用8~10公斤尿素與15%多效唑100克,60%丁草胺150毫升充分混勻後施於田中,可以大量殺死雜草幼芽。為了提高肥效和藥效,追肥和施藥後應保持水層5~7天。

中期化學除草。主要防除多年生莎草科、闊葉類以及眼子菜等雜草。在水稻分集末期,雜草發葉盛期至抽姜開花期,每畝用苯達松0.16公斤加二甲四氯0.03公斤或者二甲四氯0.02公斤加敵碑0.1公斤,對水30公斤,噴洒24小時後,可進行常規灌溉,可將細土與藥物混合,並可通過灌溉除去水。

(2)及時防治病蟲害拋秧稻發生的病蟲害與常規手插水稻大致相同,只是由於其莖集數明顯增多,繁茂性好,更易招蟲致病,有的發生期偏早,程度偏重。因此,拋秧稻更應加強病蟲測報,採取農藝措施輔以噴藥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才能獲得穩產高產。

對了還有些朋友說到不清楚如何秧苗管理的,這裡也和大家說一下。

二、秧苗管理

1.水分管理

播種後至出苗前一般不必澆水,因播種前澆的底水可以滿足出苗要求。秧苗出齊後,需要經常澆水,一般用小口的噴壺噴澆,以免衝動表土,露出苗根而造成串根。也可以將水灌滿秧溝,讓水緩慢滲入秧盤,但不能讓水淹沒秧盤。澆水時間以上午10時前或下午3時以後,要一次澆透,儘量減少次數,隨著葉齡的增長,秧苗對水分要求越來越高,應視情況而定,以保證秧苗有足夠的水分。

2.秧床施肥

育秧前期,發芽和出苗的養分主要靠胚乳和營養土供給,育秧後期秧苗吸肥量增加,需分期追施,時間和數量應視苗情而定。一般在一葉一心時,每盤追施硫酸銨10克,對水0.5公斤噴澆,二葉一心時每盤用尿素2~3克對水噴澆,移栽前3~4天每盤施2克尿素。追肥後用清水噴1遍,以免肥害燒苗。

3.防治病蟲害

主要是防治立枯病、縷站、葉蠅等。在秧苗生長期間要用氧化樂果、菌毒清防治病蟲2~3次。

好了,以上是一些拋秧的本田管理技術,認真做好上面所說的,才可以讓水稻長得好,從而獲得高產量,希望可以幫到你大家,也感謝大家的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PAxR2wB8g2yegNDr9V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