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為什麼要參加很多社團和組織?到底有什麼用嗎?

2019-11-12     青春校園新鮮事

自我修養與人生歷練的開始

大學社團和組織,是群眾性質的,積極主動地參加,是大學生自我休養和人生歷練的開始,是大學生的家,在這裡能找到自我,找到自己的價值。

大學社團和組織,形式多樣,種類較多,往往以興趣愛好為紐帶,通過較簡便的申請手續,把有理想的同學結合在一起,共同討論,相互切磋,既滿足了興趣愛好,又拓展了知識,豐富了專業技能。

社會,是人的社會,工作,是人的工作,自覺地加入社團和組織,便進入了一個開放的集體,在這裡,能鍛鍊培養集體觀念和團隊精神。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工種分得越來越細,團結協作,共同拼搏,是每個社會人應具備的起碼能力。

大學社團能夠豐富我們的生活

可以在我們閒暇的時間對我們進行鍛鍊,我們也可以在社團中學到很多的技巧,豐富自己的閱歷,學到一項新的技能,這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社團能幫助我們交到更多的朋友,擴大我們的朋友圈,讓我們可以認識到更多與我們志同道合的人,總之參加社團的好處還是很多的,所以在大學如果遇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社團一定要積極參加,用這種機會來鍛鍊我們自己。打鐵還需自身硬,還有把自己電充足了,才能應對將來社會上的形形色色。

其實就必要性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個偽命題

大學生為什麼參加大學的社團?其實就必要性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個偽命題。大學生真的可以不參加任何社團。當然參加社團,成為社團骨幹,確實可以鍛鍊自己,提高自己。但真實的情況是,很多普通的會員,也就在大一時,社團找你繳納社團會員費時,比較積極的向你介紹一下本社團的基本情況,此後,可能你與本社團再無交集,你也不會再去參加社團的任何活動。因為大多社團是鬆散的,普通會員的參與度並不高,因此,也沒有機會得到所謂的鍛鍊機會和成長機會。

小編總結

這是為了增強人際關係、學習一點課堂外的東西!很多社團,雖然都是本科,帶不了多大點社會滋味,與社會的人際交際差的很遠,但它畢竟是課堂外的東西,課堂上不教的。也雖然那些社團,在我們看來有點像小孩過家家!但它畢竟是學生們自己管理,大同學帶小同學,做一點課外的事情,體會下管人做事或者被管做事的味道!能夠增加一點社會味道。能參加就參加,實在不想參加,也不必勉強為難自己。

最後

大學生如果想加入有外國人、留學生的社群(英語角)練口語,搜索公眾號「豎起耳朵聽」即可加入,英語角里會美音、倫敦腔、印度腔的小夥伴都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fxJQG8BMH2_cNUgS0H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