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養育孩子是非常艱難的,帶孩子和賺錢養孩子,這兩者之間的平衡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但是,雖然養孩子很難,日子可能會很苦,也請父母咬牙堅持下去,不要把孩子弄「丟」了,因為孩子就會在我們一轉眼的不經意間就長大了。
我們陪伴孩子的時間,孩子需要我們的日子,都是非常短暫的。如果你一時放棄了,這個孩子的成長,你沒有參與進來,之後再想付出努力去爭取,就算付出10倍的代價,也不一定可以彌補過來。
聰明又叛逆的孩子,讓媽媽後悔不已
珊珊是從小跟著奶奶長大的孩子,她非常聰明。爸爸媽媽從小就出去打工掙錢,她就在老家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她的功課從來沒有人輔導,但是每次考試都是班級里的第一名。爸爸媽媽也覺得,孩子這樣有出息,真是不枉自己這些年的辛苦付出。
一年年時間飛逝,轉眼孩子就參加了高考,她的高考成績在河北這個激烈競爭的省份都名列前茅,考了六百九十多分。雖然沒有考上清華大學,但是像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天津大學,很多名校都向她伸出了橄欖枝。
沒有父母的陪伴,卻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鄰居、親戚、朋友,都對他們家羨慕的不得了。
可是,奶奶後來去世了,爺爺年紀也大了。父母就把他接到了自己身邊。女兒上大學的第一個假期,媽媽就徹底崩潰了。這孩子已經上了大學,可是從來不做一點點家務,就連自己的內衣都不洗,都要媽媽洗。
媽媽想要和女兒談一談,只是學習成績好是不夠的,生活能力太差可不行。可是,女兒根本就不給她機會。
只要她進入女兒的房間,想要和女兒說話,女兒就會說:「出去,我不想聽,現在想管我,以前幹嘛去了?」後來,媽媽說煩了,這孩子居然就對著媽媽罵髒話。
孩子學習成績很好,可是生活自理能力一點都沒有。回到了爸爸媽媽身邊,可是總把他們當作階級敵人一樣看待,這孩子的智商很高,可是這樣的性格、品行也真讓媽媽接受不了。
這麼優秀的孩子,品行卻是這樣的,是我們這些羨慕的人不知道的吧。如果是我的女兒,我寧願她不是什麼天才,也要她性格開朗、健康,一家人擁有一個親密和睦的關係。
還是那句話,不管多難,請爸爸媽媽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照顧。缺少父母陪伴、關愛、教育的孩子很可能會成長為這樣的孩子。
孩子成為冷漠自私、叛逆的人。
當一個孩子從小得不到足夠的關愛,他對這個世界的負面情緒就會多於正面情緒。那些從小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不管是留守兒童還是單親兒童、孤兒,他們的感情也會比較淡漠,害怕受到別人的傷害,不善於人際關係的處理,喜歡獨來獨往。
幼年時期,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也是父母以後和孩子相處的條件,是父母以後教育孩子的資本。如果父母從小很少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當他們長大,和父母相處的時候,因為感情基礎並不深厚,所以對待父母比較冷漠,喜歡自己決定事情,對於父母的意見也容易是比較叛逆的態度。
孩子成為自卑、懦弱沒有自信的人。
一個從小缺少父母陪伴和關愛的孩子,他們在小時候大概就是其他孩子眼裡的「另類」,自己也容易對自己產生懷疑,父母都不愛自己,一定是我很不好。
周圍人的眼光,內心自我否定,孩子的性格成長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自卑敏感、極度缺乏自信的性格會伴隨孩子一生。
孩子想要得到關愛,成為討好型人格。
還有一部分孩子,因為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情感方面的匱乏,讓他們很容易對身邊的人產生依賴,想盡一切辦法討好別人,獲得一點肯定就很開心。這樣的討好獲得的短暫安慰是不會長久的,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邊界感不清晰,不考慮自己的感受,不會建立成正常人際關係。所以,儘管是小心翼翼地維護,這樣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受到傷害,這是因為他們自尊心、自信心極度缺乏的原因。
父母對孩子童年的養育,是影響他的一生的,是用童年治癒一生,還是用一生治癒童年,決定孩子是不是可以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