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海鮮銷售旺季,這些生腌海鮮消費提示需注意

2022-07-27     中國食品安全網

原標題:正值海鮮銷售旺季,這些生腌海鮮消費提示需注意

夏季海鮮大量上市,正是吃海鮮的旺季,為追求新鮮美味的口感,不少人選擇食用生腌海鮮。

生腌海鮮又被稱作「美味毒藥」,其肉質細嫩、美味可口的同時,也存在諸多食用的風險隱患。

生腌海鮮有何不同?

生腌與蒸煮炸炒等高溫加熱的食物烹飪方式的區別在於,生腌將活的海鮮清洗後,用醬油為底,加入蔥姜蒜、辣椒、魚露、芫荽、麻油等調味品進行腌制,腌好後不再進一步加工,直接生食。

常見的生腌海鮮有血蚶、蝦蛄、蟹類、牡蠣、蝦、薄殼等各類貝殼。將洗乾淨的活海鮮放進腌料冷藏腌制2-3小時,就可以吃了。

圖為生腌海鮮/楊樂攝

有人認為生腌海鮮的口感鮮香,是其他烹飪方式無法比擬的美味,但也有不少人反映,食用生腌海鮮後出現拉肚子、發燒等情況。

據專家介紹,造成腹瀉、發燒的原因,一方面是生腌海鮮可能帶有寄生蟲、細菌等,處理不到位的話,易引起胃腸不適,另一方面是夏季天氣炎熱,細菌繁殖速度快,生腌海鮮很容易變質。

食用生腌海鮮有哪些潛在風險?

生腌海鮮可能存在以下幾種風險:

可能攜帶創傷弧菌

創傷弧菌是一種存在於海水中的細菌,常寄生在蝦、蟹、牡蠣等海洋生物內,人一旦感染,會引起四肢急性壞死性筋膜炎,外加急性腸胃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會有生命危險。

可能攜帶病毒

除了創傷弧菌外,生海鮮還可能帶有病毒,如A肝病毒。

攜帶寄生蟲

生腌海鮮中可能還存在寄生蟲,如異尖線蟲、貝類寄生蟲、血卵渦鞭蟲等。其中異尖線蟲會造成胃腸不適,嚴重可致上腹部突發劇痛,伴噁心、嘔吐,或數天後下腹部疼痛、腹脹和腹瀉等症狀。

高濃度酒或醋處理海鮮能殺菌嗎?

不少人認為生腌海鮮用高濃度的白酒或醋處理過,再加上芥末、蒜等調味品,能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對此,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周靜平介紹,醫學上,75%酒精才具有殺菌消毒作用。一般飲用酒最高只有五六十度。因此,酒、醋或蒜等只能調味,殺菌消毒功能有限。

周靜平還表示,海鮮、肉製品等,最好煮熟後吃。吃生腌海鮮的話要注意是否新鮮、餐飲店是否衛生等,適度適量食用。

圖為生腌海鮮/楊樂攝

哪些人群不宜食用生腌海鮮?

食用生腌海鮮容易引發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兒童、孕婦及中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不建議食用。

生腌海鮮消費提示

生腌海鮮最關鍵的是食材要新鮮,一旦食材不新鮮或保存不得當,輕則腹痛、腹瀉,重則可能危及生命。

近來,除了沿海地區一到夏季生腌海鮮生意火爆,不少內陸的餐廳也推出了生腌海鮮等菜式,滿足食客的好奇心和新鮮感。

對於海鮮等產品,消費者儘量選擇經過高溫烹煮後再食用為宜,生、熟食物儘量分開存放切割,避免交叉污染。若吃生腌海鮮,則需注意餐廳是否正規、食材是否新鮮等,同時,適度適量食用。一旦食用後身體出現不適症狀,應儘快前往醫院診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b86f8c08cd3c1d2848da118aee2fd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