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能通過腦電波獲取我大腦里的秘密?「讀腦術」真的存在嗎?

2022-03-11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原標題:別人能通過腦電波獲取我大腦里的秘密?「讀腦術」真的存在嗎?

撰文/熊一蓉(德國圖賓根大學)

本文來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人類進行思維活動時,大腦里的神經元會互相傳遞信號,在這種信號傳遞中,反映大腦活動的一種電波變化就是腦電波。那麼通過腦電波,別人可以獲取我們大腦里的秘密嗎?這樣的「讀腦術」是如何實現的?

「讀腦術」中缺失的拼圖

有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猴子在專心致志地玩一款電子桌球遊戲,只是操作用的不是手,而是腦子:一群極小的電極可以及時讀取猴子腦內動態,分析它下一秒的一舉一動。

這看起來很不可思議,但細細想來卻很自然。畢竟大腦是神經系統最高級的神經中樞,負責給軀體發送各種指令。所以只要截獲指令,不就代表著掌握了一切動向嗎?

事實上,解讀人類意識的「讀腦術」早已有之,但始終缺少一塊關鍵的拼圖——破解人類語言。

此前,將神經信號翻譯為生活語言的研究主要有兩種思路:一種是解碼文字語言,即讓實驗參與者打字,通過分析其引起敲擊鍵盤動作的腦活動,預測出輸入的文字信息;另一種是解碼口頭語言,即通過分析實驗參與者發音過程中的腦活動,預測出即將脫口而出的話。

但是,這兩種方法都存在局限性,前者雖然正確率高,但受到敲擊鍵盤速度的制約;後者則精確度和完整度受到極大限制。

「讀腦術」中的「翻譯官」

如果換一個思路,不靠分析腦活動,而是把腦內體現語言的神經活動直接「翻譯」出來呢?這樣的話,我們需要的僅僅是一位把神經信號翻譯成生活語言的「翻譯官」。

為了監測、治療人類的異常腦活動,研究者邀請一些癲癇病患者參與實驗,並提前在他們的顳葉外側溝附近放置了記錄皮層電信號的電極。

研究者讓實驗參與者朗讀一些簡單的句子,並在他們朗讀時記錄其神經活動信號。接著,請出「翻譯官」——人工智慧——研究者用計算機設計出的複雜的神經網絡模型。

神經網絡模型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採集到的神經信息進入一個「壓縮機」,它對這些信息進行降噪和壓縮;接著,壓縮好的數據進入一個「抽象機」,即通過捕獲神經信號中的要素將其抽象化——例如詞語、句子結構等信息;最後,抽象化的信息進入「解碼器」,實現抽象要素到生活語言的重塑。

實驗過程示意圖

這個「翻譯官」沒有讓研究者失望,它翻譯的錯誤率僅有3%。

這個模型正確率如此之高,那麼,一旦「讀腦術」被壞人掌握和利用,是不是很危險呢?其實,不必擔心,因為成功施展「讀腦術」的前提是在實驗參與者腦內放置有電極。而實驗參與者腦內電極面積越少,「讀腦術」的正確率就越低。

人類的大腦中,藏著我們的觀點、想法甚至是秘密。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科學家能將「讀腦術」應用在醫療領域,讓癱瘓的病人通過意念控制假肢,通過分析控制聲道的腦電波來解碼病人想要表達的內容,造福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a37d93ae4ee41751301a82422d68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