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1日,台北捷運環狀線第一階段開通運營。這條線路貫穿了新北市的四大居民聚集區,大大方便了沿線居民的出行,而「下一站,幸福」,則是更是吸引了無數乘客前來打卡。足不出戶的雲端之旅第二集,今天,我們就來走進這條帶給周邊居民幸福的環狀線吧~
環狀線第一階段線路圖
線路長度:15.4公里
列車編組:四節編組中運量列車
站點數量:14座
單程運行時間:31分鐘
運營時間:06:00-24:00
運營間隔:高峰4-7分,平峰5-10分,低峰12-15分
運營方: 台北捷運公司
台北捷運環狀線第一階段起自新北產業園區站,終於大坪林站,由於環狀線第一階段線路均位於新北市境內,因此在當地又被稱為「新北環狀線」。第一階段全長15.4公里,設車站14座(13座高架站,1座地下站),車輛段一座,配車17列。線路於2009年動工,2019年11月完工。環一串聯起了新北市新店、中和、板橋、新莊四個人口密集區,在服務了沿線的同時還大大方便了四個區域間居民的來往,即搭乘捷運不再需要經由台北市。
環狀線列車
台北捷運環狀線為中運量鋼輪系統線路,採用台北捷運環狀線電聯車,第一階段共購進17列列車。台北捷運環狀線電聯車由日立軌道義大利與台灣車輛聯合製造,採用第三軌供電,為4節編組列車。環狀線列車為無人駕駛列車,最高運營速度80km/h,車輛單節長17米,寬2.65米,全列定員650人。
環狀線列車為無人駕駛
環狀線列車以黃色與白色為主色調,車廂外觀採用傾斜式20度流線造型,車頭造型則參考了海豚。列車外形有兩種塗裝,12列車使用常規塗裝,5列車使用藝術塗裝。常規塗裝窗線以黑色為底色,其餘部分以白色為底色並配有貫穿全車的黃色線條。藝術塗裝由法國建築師艾曼紐‧莫侯(Emmanuelle Moureaux)設計,車輛一端以黃色為底色,一端以白色為底色,中間以馬賽克過度,形似「金黃游龍」。
藝術塗裝與常規塗裝列車交匯
環狀線列車以黃色為主色調,白色和灰色為輔助色調。列車車廂之間相互貫通,安全設備採用嵌入式設計,以方便乘客行走。由於列車為無人駕駛,列車車頭設有大型玻璃觀景窗供乘客觀景。同時,列車頂部還設有煙霧報警裝置,端部設有大型行李放置區。
大型玻璃觀景窗取代了駕駛室
車載煙霧報警裝置
嵌入式行李區
環狀線第一階段設有14座車站,其中僅大坪林站為地下車站,其餘車站均為高架車站。14座車站中,有6座換乘車站,其中板橋站與新埔民生站因結構問題需出站換乘。
環狀線第一階段採用了《粼光》藝術主題,該藝術主題亦由艾曼紐‧莫侯設計,藝術主題除車輛藝術塗裝外,還涵蓋了第一階段14座車站的裝修,甚至是區間的橋樑橋墩、排水管與隔音壁。
採用藝術裝飾的月台
採用藝術裝飾的階梯
採用藝術裝飾的隔音壁
採用藝術裝飾的立柱
板橋站與新埔民生站需出站換乘板南線
環狀線第一階段的板橋站與新埔民生站可與同運營公司的板南線換乘,但由於設計問題未能實現付費區內換乘,乘客換乘線路必須出站。在票務上,台北捷運設計了虛擬換乘,乘客在出站20分鐘內可免費換乘其他線路,即合併乘坐里程而無需重新計費。
板橋站的站外換乘通道
與大陸地鐵系統通常採用的「僅交通卡可虛擬換乘」的政策不同,在台北捷運,乘客使用單程票亦可進行虛擬換乘。在這兩個車站,持有單程票的乘客可從特定的閘機進出,實現虛擬換乘。
指定的閘機在色彩與標識引導下很顯眼
可刷單程票虛擬換乘的閘機
支持單程票虛擬換乘的新閘機封堵了常規閘機的投票口,單程票乘客出站時與持卡乘客一樣,在感應區上讀票即可。
單程票換乘閘機
下一站,幸福
環狀線第一階段中有一座特別的車站,其名字為「幸福站」,車站位於新北市思源路與幸福東路口北側,因幸福東路的路名「幸福」而得名,讓人感覺幸福感滿滿。
幸福站
戳下面的視頻,一起聽聽即將到達幸福站的列車報站吧。
十年風雨,煉就環狀線
環狀線今年開通的第一階段,只是其西環部分,而由南、北環部分組成的第二階段與東環部分的第三階段尚在前期階段,還未開工,台北捷運計劃在2030年實現環狀線完整成環。
台北捷運不斷跳票,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完成了環狀線的一部分,而剩餘部分,則又要寄託於下一個十年。雖古話說十年磨一劍,但如此的磨劍,效率似乎有些低,也未免讓沿線的居民汗顏難耐,而環線成環的功力,在短期內也難以施展。希望台北捷運的未來,能夠提高效率,不再跳票,讓其餘段沿線居民的幸福,也早些到來。
文章作者
SCJiang
鐵道旅情—TonyY | 配圖
tomlee721 | 配圖
tomlee721 | 視頻
滴水湖W | 製圖
SCJiang | 編輯
怪獸愛吃人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