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女孩高考前患淋巴瘤去世,專家:出現這些症狀需警惕

2020-07-10     河南省腫瘤醫院

原標題:高三女孩高考前患淋巴瘤去世,專家:出現這些症狀需警惕

18歲的女孩陳薇薇是湖南江華縣某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

7月7日,她本應參加高考,但卻在5月14日因淋巴瘤不幸去世。

在生命彌留之際,薇薇委託父母將遺體捐獻出去,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高考這天,媽媽又想女兒了:「苦讀了十一年卻沒能如願參加高考……兒來一程,母念一生。」

我們一邊在惋惜花季少女的逝世,一邊不禁發問什麼是淋巴瘤?

淋巴瘤是淋巴細胞的惡性腫瘤,也是血液系統的惡性疾病之一。

對於我們其實並不陌生。除了李開復以外,霍英東、羅京、柯受良、阿桑、等名人也曾經受到過淋巴瘤的折磨。

我院血液科副主任、淋巴瘤病區李玉富說:「淋巴瘤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以30-50歲的中年人群發病較高。在一定程度上與現代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飲食不規律,長期接觸輻射,工作節奏日益加快,壓力過大都有可能誘發疾病。

01

說了那麼久,啥是淋巴系統呢?

淋巴系統是我們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以想像成像血液系統一樣,遍布和循環於全身的網絡結構,只不過在裡面循環的是淋巴液。

淋巴系統包括胸腺、淋巴結、淋巴管道和其他淋巴組織,幫助我們抵抗病原的侵襲。

而淋巴瘤,就是淋巴系統中淋巴細胞出問題了。

正常淋巴細胞變成了惡性細胞。這非常可怕,這些惡性細胞等於是我們免疫系統的「叛軍」,可以沿著淋巴系統全身跑,四處破壞。

「淋巴瘤主要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後者占90%左右,真正的分型 型非常多,迄今已經分出近百種類型了,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李玉富說。

02

這麼可怕,早期有什麼症狀?

淋巴瘤很會偽裝。早期不痛不癢。

我院腫瘤內科副主任、淋巴綜合病區主任劉艷艷說:「早期淋巴瘤症狀表現不明顯,並且多數病人無明顯不適感,因此很容易被忽略,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發展到了中晚期的原因所在。」

劉艷艷提醒,淋巴瘤症狀主要表現為 腫大淋巴結,通常在淋巴結聚集的部位,如頸部、腋下,腹股溝腫大較明顯。開始時可能只有單一腫大,慢慢則數目增加,且越來越腫大,大部分患者都是這樣發現自己得病的。

另外,不少病人會出現發熱、盜汗、體重減輕(半年內體重下降超過10%)等全身表現。淋巴瘤可以出現在身體各個臟器,有不同的表現。比如發生在胃腸道的淋巴瘤,會有腹瀉、梗阻、便血等症狀。

03

這6類人需慎防淋巴瘤

劉艷艷提醒:這六類人要定期自查,觸摸身體表層是否有腫大的淋巴結,尤其是注意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的腫塊。

1

1.工作或者學習壓力大。

2.經常熬夜,免疫力低下。

3.長期過度疲勞,飲食不規律。

4.經常處於電子輻射或射線環境者。

5.經常使用劣質染髮劑。

6.經常接觸含苯或有機溶劑的化學製劑。

04

如何通過自查來發現淋巴瘤?

李玉富提醒,通過以下方式可以自查。

1.進行性淋巴腫大,需要引起警惕。自查頸部、腋下、腹股溝淋巴結,有時可能觸及到小淋巴結,這很常見。體檢時的B超有時也會報告淋巴結腫大,這並不意味著患了淋巴瘤,可以留意觀察,如果進行性增大,就應該引起重視。

2.淋巴結一般無觸痛。腫瘤性的淋巴結腫大,除了進行性的增大以外,往往沒有觸痛。

3.質地硬,需要引起重視。一般來說良性的淋巴腫大觸診較軟,類似用手指觸摸嘴唇的感覺,而淋巴轉移的實體腫瘤質地是硬的,摸上去如同觸摸自己額頭的感覺,淋巴瘤質地韌,表面光滑,活動度好,形態飽滿,摸上去如同觸摸自己的鼻尖。

這些僅為臨床進一步檢查提供線索,不能據此確定診斷。

李玉富,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副主任、淋巴瘤病區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省腫瘤醫院淋巴瘤首席專家,鄭州大學研究生導師,享受河南省政府津貼專家,河南省血液病治療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老年腫瘤學會淋巴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省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副主委、省醫學會血液病學分會常委。擅長淋巴瘤、白血病及骨髓瘤的診斷和治療,特別是在各種亞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的診斷和治療方面有較深的造詣。

劉艷艷,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生導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淋巴瘤研究所所長,臨床研究部主任,美國Nebraska大學醫學中心博士後。臨床特色和優勢:淋巴結腫大的鑑別診斷;淋巴腫瘤規範治療和難治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惡性腫瘤淋巴轉移的整體化治療。

責編:龐紅衛

編輯:陳玉博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BP1R3MBnkjnB-0zwt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