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大橋再度被襲擊:俄羅斯指責烏克蘭、美和英刻赤爆炸事件

2023-07-20     航空之家

原標題:克里米亞大橋再度被襲擊:俄羅斯指責烏克蘭、美和英刻赤爆炸事件

自從7月17日以來,連接俄羅斯大陸和克里米亞半島的戰略性刻赤大橋已禁止數千名通勤者通行。原因無他,還是因為刻赤(或克里米亞)大橋再次遭到襲擊。是烏克蘭對強大的俄羅斯發起新的(又一次)反攻,這也預示著雙方長達17個月的戰爭進入了新的階段。

此次襲擊造成兩人死亡、一名女孩受傷,俄羅斯當局稱這是烏克蘭所為。據俄羅斯方面表示:「對克里米亞大橋的襲擊發生在凌晨3點05分(莫斯科時間),由兩架烏克蘭無人水面船隻實施的。」

俄羅斯外交部稱,「襲擊克里米亞大橋的決定是烏克蘭官員和軍方在美國、英國特工部門的參與下做出的。」 俄羅斯花了一段時間才宣布這次襲擊是對手發起的,最初稱其為「意外」,後來又稱其為「緊急情況」。

直到烏克蘭情報機構SBU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首民歌的修改版本,歌詞大意是「一座即將沉睡的橋」,俄羅斯才聲稱此次襲擊是烏克蘭所為。

2018年,克里米亞大橋由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親自駕駛卡車揭幕,但在襲擊發生後,該大橋於周一關閉,禁止車輛通行。2014 年,俄羅斯武裝部隊在一次「不流血行動」中從烏克蘭手中奪取了克里米亞半島。烏克蘭武裝部隊未向俄羅斯開一槍就投降了整個半島。

但當普京在2022年2月24日宣布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時,這支烏克蘭軍隊在美國和其他北約部隊的幫助下,對俄羅斯武裝部隊進行了一場艱苦的戰鬥。

烏克蘭近期藉助西方武器彈藥對俄羅斯防線發起反攻,但未能取得重大突破。不成功的襲擊和彈藥短缺甚至促使美國總統喬·拜登宣布向烏克蘭武裝部隊供應「集束彈藥」。此舉甚至遭到一些北約盟國的批評。

周一的「緊急」事件是自2022年2月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爆發戰爭以來克里米亞大橋遭受的第二次重大襲擊。2021年10月8日,一場大爆炸損壞了19公里長的刻赤海峽大橋的一部分。連接亞速海和黑海。俄羅斯當局聲稱這起「恐怖襲擊」是基輔政權所為。

但克里米亞大橋上的「緊急情況」恰逢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多架空中和半潛式無人機發生在幾個小時前的周日。俄羅斯外交部表示:「基輔政權企圖利用七架無人機和兩艘無人半潛船對塞瓦斯托波爾附近克里米亞半島境內的設施發動恐怖襲擊,但被挫敗」。

克里米亞充滿了迷人的歐式建築。塞瓦斯托波爾海灘上擠滿了遊客、當地人,還有支持普京總統的「Z」字牌,在那裡可以看到俄羅斯軍艦靠近「沉船紀念碑」的動靜,以及天空中的蘇霍伊戰鬥機。

黑海塞瓦斯托波爾的紀念碑讓人想起克里米亞戰爭(1853-56),俄羅斯世界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作為中尉參加了這場戰爭。據信託爾斯泰對戰爭感到憤怒。他離開軍隊,開始寫作和解決社會經濟問題。後來他寫了《塞瓦斯托波爾日記》和關於拿破崙襲擊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的經典著作《戰爭與和平》。

塞瓦斯托波爾是克里米亞半島最大的城市,也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總部所在地。俄羅斯在黑海的所有海軍(和空中)行動都從這裡控制。周一的襲擊並不是第一次使用海上無人機進行的襲擊。此類襲擊已多次發生在黑海或塞瓦斯托波爾港的俄羅斯軍艦上。

這就是為什麼「非常規戰爭」現在成為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的一部分。此類襲擊在克里米亞以及別爾哥羅德和庫爾斯克等其他邊境(俄羅斯)城鎮很常見。過去幾個月,莫斯科和克里姆林宮發生了無人機襲擊事件。非常規戰爭通常意味著破壞、游擊戰、準軍事行動,甚至恐怖襲擊。

上個月,卡霍夫卡大壩被地雷損壞以及由此導致的赫爾松地區的洪水也是這場非常規戰爭的一部分。大壩被炸毀後,通往克里米亞半島的運河供水也受到影響。誰在水壩上布雷或炸毀了大壩,目前仍不清楚。俄羅斯和烏克蘭互相指責對方造成的人類和環境破壞。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戰爭中取得一些勝利,包括解放赫爾松鎮後,聲稱也將克里米亞從俄羅斯的「吞併」中「解放」出來。澤連斯基澄清說,「克里米亞回歸烏克蘭是肯定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9a7dd382390e84dafe2f500dbe129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