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紅!2024款小鵬G9的「重新出發」,真會「一帆風順」?

2023-09-28     車動力

自9月19日正式上市以來,2024款小鵬G9(以下簡稱為:新款G9)不僅斬獲流量無數,更交出了「72小時大定數突破8000輛」的傲人成績——看上去,這款一直被小鵬寄予厚望的車型的確有望成為該品牌扭轉頹勢的關鍵之作。

憑藉26.39-35.99萬元的售價區間,新款G9在上市當天就成功引爆全網,其原因也可謂顯而易見。

一方面,新車的起售價較老款車型直降4.6萬元,頂配版本的價格降幅更超過10萬元。與此同時,在新款G9的價格下探至26萬元區間後,它也一舉成為了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中大型純電SUV,且性價比優勢異常突出。

然而,這樣的「大動作」背後其實卻是小鵬汽車的「有苦難言」。

當G9在2022年首次上市時,品牌創始人何小鵬曾對其寄予「月銷破萬」之厚望。然而,事實卻是這款旗艦產品在今年1-8月的累計銷量僅有8624輛,與之前的預期成績實在相差甚遠。

那麼,G9當初為何會「遇冷」?……有人直指其「配置混亂」、有人則認為是「售價偏高」——所以,「重新出發」的新款G9選擇將上述兩個問題一起解決。

首先,新車此次直接以「續航里程+Max\Pro」方式命名,不僅非常直觀,也能讓用戶簡單明白不同版本車型之間的差別。

其次,新款G9採用了全新「扶搖架構」。除了標配高速XNGP和800V碳化矽平台外,該架構還具備高拓展性、高研發效率等隱性優勢——這也就意味著,「扶搖架構」未來有望幫助小鵬汽車在降低產品售價的同時,有效提升單車毛利率。

此外,新車還在配置方面實施了「減法」,拒絕「無效堆料」——諸如老款車型的棕色內飾、5D音樂座艙、丹拿音響等不那麼重要的配置均被「砍掉」,這也直接降低了成本,進而可拉低產品售價。

至於動力、智駕和續航里程等核心產品力方面,新款G9則並未「打折扣」,其整體水準仍然處於行業領先之列。

正如前文所述,極具誠意的定價不僅讓新款G9一舉成為最便宜、且最具性價比的中大型純電SUV,更為小鵬汽車在短時間內斬獲了近萬大定訂單——至少從開局來看,小鵬G9想要打的「翻身仗」似乎是大有勝算。

不過,新款G9此番大幅降價也刺痛了老車主的心,特別是那些剛剛提車不久的用戶。從網絡上的部分投訴來看,面對「提車才兩/三個月就降價6萬元」之尷尬情形的消費者可謂大有人在。

雖然產品價格漲跌都屬於正常市場行為,但按照「新勢力」品牌一貫重視「用戶圈層運營」的作風來看,不排除小鵬汽車可能會在已經公布的、針對G9老車主之「史上最強3億感恩禮」之外,再給出若干安慰/補貼政策。

實際上,隨著國內車市的競爭不斷加劇,今年已有不少車企先後拿「價格」做文章,並通過一個個實例驗證了「沒有賣不出去的車,只有不合適的價格」。

這一次,新款G9無疑也成了最好的例子。與「隔壁」的理想L7(31.98萬元起售)、蔚來ES7(43.8萬元起售)等中大型新能源SUV相比,它的價格可謂極具優勢——在新款G9的「帶動」下,其同級對手或許也會考慮在未來下調售價。

不過,這樣的「自降身價」之舉若未能引發對手跟進,其對品牌的損傷也將是不可逆轉的——比如,曾經擅長「錯位競爭」的凱迪拉克雖然憑藉高性價比深入人心,但其品牌力卻難以實現突破,在豪華車陣營中也始終只能居於二線。

更何況,小鵬汽車在發展軌跡方面選擇了不同於蔚來和理想的「由下至上」方式,因此一直在尋求「向上突破」的機會——回想小鵬G9面世之初,其定位正是家族旗艦產品,並將肩負「品牌向上」之重任。

然而,它的起售價此番卻已下探至26萬元左右——那麼,上述「戰略使命」未來又該交由誰去完成?……

【車動力說】對大多數持幣待購的消費者而言,「降價」當然是喜聞樂見的事情——畢竟,沒有人會拒絕用更低價格去獲得更好產品。更何況,這本就是是市場不斷發展、競爭持續加劇的必然結果。

不難預見,「新能源賽道」的在未來廝殺將更為激烈、精彩——那些能「笑到最後」的品牌,也都將成為真正的強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75f421d41e09284fec4f3538f4aa0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