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米低至400元、一套房2萬元!逃離大城市,年輕人湧入阜新

2024-08-05     搜狐財經

出品 | 搜狐地產&焦點財經

作者 | 王澤紅

一套55平米的房子,僅2萬元就能買到,遼寧阜新的低價房,正吸引著不少年輕人到此置業,去阜新買房、掃樓、闖蕩等群聊,正在社交平台上不斷湧現。

有人找搭子,有人諮詢房價,有人求取避坑攻略,還有人問冬天暖氣熱不熱……

7月下旬,搜狐財經一行人乘坐兩個半小時高鐵,從北京到達阜新,實地探訪了當地的真實房價,發現阜新房價「鶴崗化」並不準確。

從高鐵站望向阜新市區

多位當地人稱,阜新樓市以細河為劃分,細河以北房價普遍較高,細河以南則較低。全市房價整體處於在3000-4000元之間,單價7000元便可買到改善房,高端小區單價能達到1萬元。

根據機構數據顯示,阜新二手房7月掛牌均價每平為4133元,新房為3418元。

萬達廣場周邊次新房,報價大多介於6000元至7000元之間

網絡上走熱的低價房,主要集中在回遷房小區,市區內如惠南小區、文興苑、南驛小區、平安西部、供電段;近郊如米家小區、城南小區、高德東山,遠郊如益福園小區,2萬至3萬元便能買到一套55平左右的房子。

如果仔細尋覓,甚至能找到低至1萬元的房源。惠南小區內一位中介稱,頂層最便宜的房子1.8萬元,面積45平左右,每平米僅400元。

米家小區一角,整個社區有100多棟樓

這些回遷小區均沒有電梯,導致底層與頂層之間的價格,天壤之別。以米家小區為例,六樓一套55平毛坯房2.6萬元,而一樓同面積毛坯房,則需要4.9萬元,相差近一倍。

阜新因煤而興,曾擁有亞洲最大的大型露天煤礦,後因礦竭成為資源枯竭型城市,年輕人逐漸外流,步入中度老齡化階段,所以當地人對樓層的判斷,與傳統的「金三銀四」有所不同,一至三層被視為黃金樓層,樓層越高房價越低。

來到阜新買房的年輕人,主要買的就是回遷小區的高層低價房,他們有的是為了逃避原來一地雞毛的生活,有的是做自媒體和電商,有的則是居家辦公。

入阜撿漏:需要先「掃樓」,

林遠在今年6月買房,買房前將市內低價房基本掃了一次,跑了至少22個小區,來買房的外地人稱之為「掃樓」。

他發現從南站到新邱區益福園小區,阜新低價房基本是處在新義線路段,文欣苑、惠南小區、平中小區和平西小區等,均是沿著這條線。

雖然南站周邊小區更靠近市區,但低價房老舊居多,基本在頂樓,而且小面積40平的一室一廳居多。而益福園小區樓齡新,小區環境更優質,2萬元便能買到55平兩室一廳,雖然處在遠郊,但卻符合他「有外賣、有快遞、有公交」的需求。

益福園小區

預算只有3萬元,受家鄉習俗影響,他鐘情於「金三銀四」樓層,最終選定了房價更便宜的益福園小區,以3.2萬買下一套55平兩居室,目前正在裝修中。「裝修越便宜越好,儘量卡到2萬以內。」

不同於林遠,90後女孩六六選擇的是市區「老破小」,購買的當地某單位的福利分房,二樓49平3.5萬元,還贈送了一間倉房。

六六購買的房屋所在樓棟

今年2月,她辭去北京的工作、結束「北漂」後,當月就來阜新買房。她入阜的第一步,也是 「掃樓」,通過各小區窗戶張貼的出售信息諮詢業主,但對方發覺來電是外地號碼時,便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價,她無奈通過中介買房。

「我加入了一個外地人買房群,經常會交流,對熱門小區低價房的房價較為了解。『掃樓』過程中,我遇到過兩三次加價行為。」她解釋道。如今,她正在忙碌裝修,從2月至今,一直租房居住在小區內,租金每月300元。

「買房比較順利,但是裝修容易踩坑,我就是其中一位,已經在走法律程序了。群里有位姑娘,房子鋪地板到一半兒,裝修方突然要加價,不加就不給鋪。」六六指出。

搜狐財經走訪發現,很多低價房並未在平台掛牌,業主會將出售信息用A4紙貼到窗戶上。這類情形在回遷小區內很容易遇見,在益福園小區米家小區、惠南小區和平安西部,比比皆是。「不用找中介,自己從窗戶上找電話就能買。」 米家小區一位業主說道。

業主將出售信息張貼在窗戶

如果有人諮詢買房,準備出售的業主會積極帶看。一位米家小區業主常年居住在市區,自從拆遷分房後,就一直處於空置狀態。

搜狐財經觀察到,他家窗戶上也貼有出售信息,是一套五樓52平純毛坯房,欲以3.5萬賣出。「現在賣一點也不合適,還不如動遷的時候要錢。那時候每平給680元,比現在賣價還高。」他說道。

米家小區一位業主要出售的52平毛坯房

「我哥家也有一套,也一直想賣。」據他所說,兩年來看房的外地人並不少,但均沒有下文。「能賣就賣,賣不了就扔在那了。」

「隔空」購房:「看、買、裝」可全委託

還有一類人,他們買房不「掃樓」。當地多位中介均稱,看房和購房可以全程委託。

惠南小區一位中介稱,近期有一位武漢年輕人便是如此,從看房、買房到對外出租,全程未露面,2.5萬元購入一套64平頂樓毛坯房,再以200元月租成功外出出租,均是由她辦理。

「這位小伙子,買房主要是辦理一個執照。」

「就視頻看了看,需要的資料和證件,直接郵寄過來。辦完房本後,我再給他郵回去。」她說道,10萬以內的房子,成交一套中介費1000元;超過10萬,則按照1%收費。如果要辦理房本,過戶費再加500。

雨後的米家小區

據米家小區一位中介所說,裝修也能全程委託。這正成為不少中介承接的業務,正在尋求開拓收入渠道的林遠,也盯上了這一門生意。

除了錄製有聲小說之外,他目前正在幫同小區買房的外地人盯著裝修。「小區里幾套房子的裝修,都是我在管,主要是熟悉整個流程,積攢一些師傅和人脈,以後做工長或監工。」

「現在沒有收錢,還在學習過程中。」林遠說道。除此之外,他還準備做一些跑腿工作,幫助不方便來阜新的買房人「掃樓」。

但據他觀察,益福園小區低價房正在變少,尤其是「1」 字頭和「2」字頭房源。

「55平的兩居,此前有1.5萬和1.8萬的房源,分別於去年3月與今年1月成交。近期成交的2萬居多,一位山東姑娘的買價是2.4萬,一位貴州小姐姐是2.5萬,還有一位河北女孩是2.8萬,均是50多平房子。」

該小區內一位住戶也指出,空置房屋還有很多,2萬多就能買50平的房子,原先1.8萬就能買六樓。「簡直就是白菜價,年輕人玩遊戲的錢就夠買。」

「但是現在很難碰到了,低價房源都被買走了,現在基本在3萬以上。」林遠指出,很難判斷什麼時候能撿漏,多會刷到多會來。

走訪過程中,遇到益福園小區一位業主,她準備出售五樓55平的房子,此前有人報價2.8萬要買,她因價格低而拒絕。「暖氣已經報停,如果有人買,差多少錢我全補上,但房子少於3萬元不賣。」她說道。

益福園小區一位業主要出售的55平房子

該小區內居住的老人居多,一位正在樓下乘涼的業主說,近期來買房的外地人並不多,主要是開春時多, 「那會每天都有來看房的。」

「很多房源被中介收了,以前經常來踅摸,這些天來的少了。他們買了以後裝修完再賣,要不然真挺便宜。」上述業主講道。

逃離大城市:進可攻,退可守

「來阜新買房的人,或多或少都有故事,否則不會背井離鄉。」林遠說道。對於他而言,來阜新更多是逃離原有生活。

他今年40多歲,來阜新前與前妻經營一家小旅館。2018年,他與和妻子購買了一套學區房,首付款和裝修費用全部來自於借貸,再疊加房貸,承受雙重債務壓力。彼時,小旅館收入完全可以覆蓋每月債務,對於還債很有信心。

但卻未料到遭遇三年疫情,導致生意慘澹,學區房的雙重債務、旅館的高額租金,夫妻二人拆東牆補西牆,但依舊難以為繼,債務纏身再加性格因素,最終走向離婚。

「買房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導致一系列事情發生,疫情更是火上澆油,如果當初小旅館不硬撐、及時止損就好了!」

林遠算過一筆帳,所有債務總計超50萬。去年他曾在阜新租住兩個月,後又返回長沙,今年6月再次來到阜新,最終買房安家,在小旅館的經營上,如今更多是幫前妻處理線上工作,通過各個渠道獲客。

目前,他的收入主要來自錄製有聲小說,每月兩三千塊錢,根本難以償還債務,僅能保證日常的生活開銷。「一個月需要償還十幾萬,東邊借完西邊還,我現在有8張信用卡。如果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外人很難理解。」

「按照目前的能力,已經無法在長沙生活,居住和收入問題均得不到解決,生活成本還高,來阜新至少清凈點。」 對於自己的生活,他用一地雞毛來形容。

六六辭職來阜新,主要是因為工作壓力大。北漂五年期間,她在北京一家公司從事新媒體運營,有一段時間失眠好多天,直到深夜兩三點才能入睡,去中醫院調理,醫生建議她放平心態,但她內心明白很難。

「要時刻緊盯項目進展,思考如何與同事協調、如何應對客戶、如何向領導交差,時刻有種步步緊逼的感覺,感覺全天在待機,讓人身心疲憊。」

不想再「卷」的她,去年年底就萌生了辭職的想法,今年2月買房後立即行動。她想在阜新過慢節奏生活。「其實有能力在省會城市,或者三線城市買房,但意味著要掏空自己背房貸,在當下房價下跌的趨勢下,我不願意這樣做。」

已到婚育年齡的她,父母催婚不斷,她想完全依靠自身的能力,全款買一套房子,以至於未來有萬一(離婚)時,能夠瀟洒立場,不至於與另一半撕破臉爭房產。把安全感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成為她來阜新買房的另一個因素。

六六是家中獨生女,直至如今,她也未曾告訴父母。「一直以為我還在北京,不敢告訴他們。每次電話或者視頻,編各種理由矇混過關,如『在洗澡』、『正在上廁所』或者『在外面吃飯』等。」

阜新對她而言,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

買房人女性居多,「躺平者」少見

從了解阜新到實地看房,再到最終買房,在這個過程中,六六結識了不少朋友,來自五湖四海,有的已買房,有的正在做準備,閒暇時間會一起聚餐、逛市場或者外出遊玩。

六六加入了一個外地人在阜新的微信群,群人數超400人接近滿員。從她的接觸來看,來阜新買房的人,大多是從事自媒體和電商或者寫作,並不是網絡上流傳的「想躺平的年輕人」,而且女性居多。

幫助六六買房的中介小王,也有此同感。

小王去年6月來到阜新,老家在天津。她此前在一家房企擔任銷售經理,疫情期間轉行做電商,起初收入可觀,後因羊毛黨而生意下滑,最終帶著孩子定居阜新,自己當老闆開了一家中介門店。

「阜新物價很優越,逛早市時能明顯感知到,5塊錢能買到10根玉米。」定居阜新後,她明顯感知到生活壓力驟降。

一年多以來,她接待的客戶中,女性居多男性較少。「有些女生離婚後,戶口不能放在婆家,需要遷出來,就在阜新買房掛戶口。還有畢業不久的女生,掙到了錢但不多,買房給自己留一條退路,然後出去闖蕩,房子扔在這。」她說道。

她認為,外界對阜新有誤解,並不是所有房子都如此便宜,只有老小區且是回遷房高層樓,房價才如此之低,新小區報價都挺高。

搜狐財經走訪也發現,萬達廣場周邊次新房,報價大多介於6000元至7000元之間,銀通鉑萃園106平兩居報價66萬左右,中央公園106平在70萬以上。西山九郡與祥宇臻品,被多人稱為頂豪小區,二手房掛牌單價甚至有超1萬元的房源。

位於市中心的西山九郡

「如果在一二線城市賺到了錢,來阜新躺平很合適。」她接觸的一位上海客戶,準備將房子500萬出售,然後在阜新買一套幾十萬的電梯房,剩餘的錢計劃存銀行賺利息。「我覺得這種就非常好。」

「最怕的就是,來了想躺平又躺不平的。阜新工資水平較低,買房後又沒有收入,會變的很糾結。」小王說道,現在來的這一批年輕人,自媒體人比較多。

居家工作為主:從事自媒體、電商或遠程辦公

米家小區一位中介也說,她接待的客戶外地年輕人居多,來自哈爾濱、大連、北京、上海,長春的均有,大多是居家辦公。

她有一位客戶來自北京,北漂七年的女孩,去年以3.3萬買下一套55平兩居,裝修花費不到2萬,整套房子不到6萬。「她挺有想法,很多東西從網上買,然後自己整,省了不少錢。」

「我在北京錢沒少掙,但也沒攢下什麼錢,根本買不起房,所以就來阜新了。但是工作還在北京,可以遠程辦公。」據上述中介回憶,女孩曾如此向她解釋。

六六也是來阜新居家辦公者之一,她計劃自己做自媒體,主攻養老賽道,專注於老年人生活用品細分領域。對於銀髮經濟很看好。裝修房子時,她特意設置了一間書房。

六六正在裝修的房子

在她看來,這並不是一時衝動,她曾在工作繁忙之餘嘗試做過自媒體,這份副業月均收入3000元左右,令她備受鼓舞。此外,運營公司新媒體帳號期間,多次做到熱搜榜,她認為自己這方面的敏銳度與天賦,所以想尋找一些新的可能性。

「未來,我計劃通過ChatGPT和AI的賦能,打造一個超級個體。如果發展的好,還想成立工作室。」 六六憧憬道。

干中介之餘,小王也運營有自媒體帳號,準備後期帶貨。對於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她很滿意。「現在有時間健身、散步和做飯,我覺得現在很快樂。」她高興的說道。

專注於有聲小說錄製的林遠,也是居家辦公者。對於自己的未來,他沒有特別規劃,只希望快樂的活著。「一方面在與銀行協商債務個性化分期償還方案,另一方面正在開拓新渠道增加收入。」

「各個平台借的錢,包括借唄、京東、美團和58等,基本已經償還。現在主要是銀行,有一部分已經同意個性化分期,還有一部分正在協商。」他說道。

(為保護隱私,林遠、六六為化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3a4f3492d230881542688b9f05b5a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