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已有數百年歷史。近幾年,月餅添加名貴餡料、過度包裝等現象時有發生,月餅價格越來越高。近日,四部門聯合發文遏制「天價」月餅,還原月餅大眾食品屬性。
01 四部門發文遏制「天價」月餅
6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於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
圖片來源:發改委網站
《公告》以月餅為切入點,推動月餅等大眾消費品回歸傳統文化本源,提倡節儉、反對浪費,形成廣泛社會共識,遏制傳統節日相關商品「天價」現象,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引導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七方面要求綜合監管
1
一是對超過500元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明確月餅價格由企業自主決定,鼓勵經營者生產、銷售物美價廉的盒裝月餅,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對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要求經營者應保存銷售單價超過500元盒裝月餅的交易信息,以備有關部門依法查核。如有需要,將對經營者開展成本調查。同時將從嚴查處不符合食品安全、不符合限制過度包裝強制性標準有關要求,以及不執行明碼標價規定、實施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
2
二是嚴格執行包裝強制性標準。要求經營者生產、銷售盒裝月餅應嚴格遵守關於食品包裝的強制性標準,不得使用貴金屬、紅木等貴重材料,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鼓勵使用綠色環保、可作其他用途的包裝。
3
三是禁止月餅混合銷售。要求經營者銷售盒裝月餅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不得以禮盒等形式將月餅同其它產品混合銷售。
4
四是規範月餅券管理。要求經營者發行月餅券、月餅卡等提貨卡券的,應嚴格遵守《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5
五是加強酒店及餐廳渠道監管。要求酒店、餐廳等經營者加工製作、銷售盒裝月餅應遵守相同政策規定;與住宿費、餐費等一併結算的,應當將盒裝月餅單價及數量單獨列示。
6
六是強化電商平台監督責任。要求電商平台內經營者從事盒裝月餅銷售活動需與線下經營者同樣遵守相關規定。明確平台經營者應完善交易規則,加強對平台內盒裝月餅銷售活動監督,對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和提供定製服務的平台內經營者進行重點監督;應督促平台內經營者嚴格執行國家關於食品安全、限制過度包裝等強制性標準。
7
七是倡導行業自律。要求行業組織應積極推動行業自律,倡導不使用魚翅、燕窩等珍稀食材,鼓勵綠色、簡約包裝,引導經營者合理定價,自覺維護市場秩序。
02 為何重點監管500元以上盒裝月餅
值得關注的是,《公告》明確將聚焦單價500元以上的盒裝月餅實施重點監管,對此,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盒裝月餅單價不超過500元社會接受度高。根據發改委成本調查以及行業組織、電子商務平台數據,從多年市場情況看,盒裝月餅平均生產成本70元/盒左右,單價200元以下的盒裝月餅銷售占比達80%以上,單價500元以上占比約1%。
發改委還表示,銷售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時,經營者應當保存在交易中合法獲得的交易信息,如交易日期、支付記錄等,以備有關部門依法查核。同時,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市場監測,對於生產、銷售「天價」月餅的企業,有必要會進駐企業開展成本調查。
03 近年月餅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近年來,消費者對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節令食品的消費需求不斷增加。月餅是傳統節慶食品,在迎合新消費的同時,月餅的新品類、新概念不斷推出。除了廣式、京式、蘇式、滇式、潮式等經典月餅,諸如減脂月餅、小龍蝦月餅、梅乾菜月餅等新式月餅越來越普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傳統月餅企業,餐飲企業、茶飲企業、奢侈品企業等也爭相跨界入局月餅市場,推出中秋月餅禮盒。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月餅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消費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月餅規模化生產程度高,毛利率較其他食品品類也更高。
數據分析機構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5-2021年,中國月餅銷售額呈上升趨勢,從131.8億元增長到218.1億元,預計2022年中國月餅銷售額達到243.8億元。
04 新規推動月餅回歸「本味」
月餅自帶禮品屬性。近年來,月餅市場總體規範有序,絕大多數月餅價格較為貼近市場需求,但仍有個別企業採取多種方式炒作月餅價格,添加各類名貴餡料、追求過度豪華包裝或混合銷售高價商品等現象仍在月餅市場上時有出現。
月餅本質上是食品,卻被開發成各種華而不實的高檔禮品,既背離了傳統文化本源,助長了奢靡浪費,又對社會風氣造成不良影響。此次四部門聯合出台月餅新規,強令月餅「瘦身」,有助於推動月餅回歸傳統食品的本質,讓消費者真正為月餅的「本味」買單。同時也提醒生產企業,只有不斷提升產品品質,才能讓消費者滿意,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