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大家分享曾經在我們科室治療的三個乳腺癌患者的抗癌故事。
第一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中的患者,在確診乳腺癌之前,曾經是一位醫生,面對癌痛的折磨,她被病痛折磨得失去了信心,曾經想到了跳樓。第一次見到她時,她是坐著輪椅來住院的,經過治療,讓她重拾了繼續活下去的信心。
提醒:這個故事告訴大家,規範的鎮痛治療與抗腫瘤治療同樣重要,對於癌痛患者,如果疼痛沒有控制好,可能等不及抗腫瘤治療發揮作用,患者已經痛不欲生了。而找到一位能為腫瘤患者量身定製個體化治療方案的腫瘤專家則顯得尤為重要。
圖文無關
第二個故事
第二個故事中的患者是王阿姨,今年67歲,家住寧波市鎮海區,2014年4月發現乳腺癌,在鄞州人民醫院外科做了「乳腺癌根治術」,手術經過順利,術後做了6次化療,可惜後續的輔助放療和靶向治療沒跟上,更談不上後期到醫院進行定期複查。
直到今年8月,王阿姨在一年一次的老年人常規體檢時發現肺里有了結節,但她並沒有當回事情,後來出現了咳嗽、胸悶、氣急,即使躺著不動氣也喘不過來,這才想到來醫院進行檢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此時的王阿姨已經出現了雙肺轉移、雙側胸腔積液、心包腔大量積液,醫學上稱為「醫學危象」。換句話說,王阿姨已經「病入膏肓」。
王阿姨找到當年為她動手術的外科醫生,外科醫生看了她的情況後,馬上讓她去找徐正陽主任。徐主任接診後馬上將其收住入院,並立刻進行了心包穿刺引流術,待病情穩定後,安排了乳腺癌多學科會診討論,為王阿姨量身定製了個體化診療方案,同時輔以「三不一心」的支持治療。
經過將近2個月時間的住院治療,王阿姨的病情已大為好轉。當然,後續王阿姨一定要定期到醫院來複查和治療。
提醒: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對於乳腺癌患者,一定要定期複查,與醫院保持永久的聯繫。那麼,乳腺癌患者該如何進行複查呢?
備註:所謂「三不一心」,是徐主任及其團隊制定的一個抗腫瘤支持治療計劃,就是讓患者在抗腫瘤治療期間「不痛、不吐、不瘦(營養)、心安(心理支持)」,這樣才能順利地完成抗腫瘤治療。
第三個故事
這個故事中的患者特別可惜,論年紀才四十幾歲,論學歷大專文化,論經濟條件至少中等以上,她以為自己那麼注重養生(吃素),癌症不可能找上她,直至發現乳腺癌時已經多發轉移。幸好,經過三個月的綜合抗腫瘤治療,目前病情已得到控制。
來源:藝生醫世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