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侷促擁擠的老公房是很多人的妥協:
在買得起大房子之前,這對年輕夫婦,就選擇住進49平米的老破小。
看看改造前令人頭疼的戶型圖:
原始戶型 圖片來自設計師
房子的缺點特別顯而易見:
1. 狹長的一字型兩室戶,南北進深有13.5M,使用面積只有49㎡;
2. 客廳形狀怪異,被切割成了不規則形狀,牆還不能敲;
3. 廚房只有2.95㎡,小到令人髮指,收納成了大問題;
4. 衛生間又小又潮濕,屋主還想塞進一個浴缸。
於是他們找來了設計師文駿,希望能將他們這間僅有的小屋子好好改造一番。
改造前
圖片來自設計師
看完改造後的房子,我不得不說,大平層雖好,缺點是致命的:貴。小戶型就算逼仄,但贏就贏在,性價比高啊。
合理改造後的小戶型,真的了不起。
客臥換個門,擠出三分離衛生間
老公房改造時,很大一個缺點就是牆體不能動。
比如這個例子裡,影響客廳形狀的衛生間牆體,入門後構成小玄關的客臥牆體,都是不能砸不能拆的。
設計師在不能動牆的基礎上,改變了客臥的開門方向,縮小客臥的面積省給了衛生間,但最重要的儲物功能還得到了加強。
客臥改門示意圖
圖片來自設計師
1.獨立衣帽間兼客房
因為家裡是屋主二人常住,客房利用率並不高,所以面積縮小後的客臥被賦予了新功能,那就是女主人的衣帽間。
除了兩側壁櫃的海量收納空間地面還增加了榻榻米,不僅可儲物也能當床用。
客臥
圖片來自設計師
2. 「S」型牆面儲物空間
改變開門位置後,設計師利用客臥牆壁的延伸增加了「S」型儲物空間。
「S」型儲物空間
圖片來自設計師
靠入戶門這邊做成了集換鞋、掛衣、儲物於一體壁龕式玄關櫃,中間的小洞還可以隨手放放鑰匙。
玄關櫃
圖片來自設計師
「S」牆背面則是嵌入式櫃體,櫃體表面做成了白色可以很好的把自己在牆面之中「隱藏」起來。別看不起眼,這裡卻承包了全屋的雜物收納。
嵌入式櫃體
圖片來自設計師
3. 乾濕三分離衛生間
衛生間也因為客臥改門縱向上得以延伸,才有條件做成三分離式。
平面設計圖
圖片來自設計師
馬桶間被獨立出來,衛生間雜物也可以收納在上方柜子里;
圖片來自設計師
洗漱間與浴室連結在一起,省去了大門直接納為客廳的一部分。
圖片來自設計師
沐浴區則用浴簾和玻璃推拉門做了乾濕分離,還裝下了屋主心儀已久的小浴缸。
衛生間
圖片來自設計師
極限收納,搞定2.95㎡小廚房
屋主家這個迷你廚房令設計師一度非常抓狂,不到3平米的面積想要做出集實用、收納於一體的烹飪空間,真是個極限挑戰。
因為面積有限所以設計師秉持著能不要的堅決不要原則,果斷拆除了廢棄煙道,基本上整個牆面都做上了櫥櫃和吊櫃,沒有一絲浪費。
前後對比
圖片來自設計師
另外還放棄了燃氣熱水器,改用即熱熱水器(裝在了馬桶間裡)。用省出來的牆面做了下面這塊小型的儲物隔板,這也是廚房裡唯一一處外置收納。
圖片來自設計師
1. L型櫥櫃極限收納,豪華廚房配置一個不少
廚房的主要收納空間就是沿牆壁做的這排L型櫥櫃,想要在有限的空間裡塞下電冰箱、洗碗機、壁掛飲水機、凈水器、小廚寶和各類小廚電,就必須精準把控每一寸空間。
來看下廚房電器布局示意圖:
最左側是整個廚房裡唯一的大件:電冰箱;
台面不大所以用了單槽洗碗池,不過旁邊加裝了嵌入式洗碗機解決了洗碗難題。
設計師還不忘考慮到直飲水的問題,雖然廚房小但豪華配置該有的必須得有,於是在牆面上裝了壁掛飲水機。
電飯煲、小廚寶和凈水器都被藏進了水槽下面的櫥櫃里;
灶台底下的櫃體左側留出了16cm做調味抽拉籃,做起飯來非常順手;剩下的做了碗籃和鍋籃。
2. 自配嵌入式廚電,省出台面空間
雖然櫥櫃太小無法配置常規尺寸的嵌入式家電,但設計師還是想盡辦法讓小廚電能夠與櫥櫃達到最佳適配,節約少到可憐的台面面積。
電飯煲被放在了抽拉隔板上,煮飯時只要把扣在檯面上的砧板拿開就可以透蒸汽啦。
抽拉隔板
圖片來自設計師
這樣一來就省出了唯一一塊可以切菜的台面。
操作台開口與砧板尺寸對應
圖片來自設計師
其實水槽洗碗機也是同樣的道理,有了它可以放心減小水池面積,洗碗機蓋子蓋上也能算是塊可利用的台面。
在壁掛飲水機上面,設計師還特意為微波爐做了個鏤空隔板方便把微波爐也「嵌入」進去,為的就是堅決不占用台面。
圖片來自設計師
廚房雖小,微波爐、洗碗機、電飯煲、凈水器、小廚寶、壁掛飲水機,該有的家電一個都沒少,還沒有占用任何台面位置,真是要點贊設計師,簡直太不容易了。
採光超好的整體起居裝置
大家應該還記得這是個採光並不優秀的長條形戶型。
設計師把客廳、臥室、陽台這三個空間打通,通過一個唱片台和榻榻米地台,把它連接成了一個非常舒適、明亮的整體起居裝置。
平米設計圖
起居裝置示意圖
圖片來自設計師
首先,設計師拆除了主臥與陽台之間的隔牆,這樣一來朝南和朝西兩個方向的窗戶都被包了進來,視野極佳採光立馬提升了好幾個level。
主臥+陽台
圖片來自設計師
陽台還沿著窗戶做了圈弧形的工作檯,解決了整屋缺少工作區的問題。
圖片來自設計師
40CM的台面可以基本滿足日常輕度工作,白天工作時可把百葉窗簾拉下遮光。
圖片來自設計師
陽台另一邊是洗衣角和種植台,晾衣服的時候就把伸縮衣架拉下。
圖片來自設計師
雖然邊套多了西面的採光,但主臥與客廳的隔牆還是對採光和通透性有影響。
所以設計師將原始臥室隔牆保留了一半,其他非承重牆部分拆除用推拉門代替:
前後對比
圖片來自設計師
剩下的這半面隔牆被包裹了在了木飾板里,從臥室看是衣櫃與書櫃的組合,在轉角處用唱片台與客廳里的榻榻米地台連接成了一個整體的起居裝置。
推拉門
圖片來自設計師
這樣一來整個空間都聯通了,客廳也成了雙向採光。
1. 地台+書架+唱片台+移門+衣櫃=整體起居裝置
說起這個奇妙的起居裝置,其實它的主要部分是一個榻榻米地台,因為它連接了書架、臥室推拉門、唱片台和臥室衣櫥,使得客廳和主臥間組成了一個整體起居空間。
起居裝置示意圖
圖片來自設計師
設計師通過對承重牆的「包裹」和異型空間的巧妙利用,用這塊起居裝置完美解決了原始客廳無法充分利用的尷尬。
2. 升降地台,疊加餐廳功能
地台中有一部分做成了可升降式,把它升起來就成了小餐桌,完美解決了沒有餐廳的缺憾;
升降地台
圖片來自設計師
放下去就是個休閒娛樂的好地方,即使有朋友三五成群的來做客也不怕沒地方坐啦。
3. 善用異型空間,沙發、書架都不缺
我覺得起居裝置最牛的地方在於完美利用了異型客廳里原本被浪費掉的邊邊角角。
衛生間插到客廳的這段牆體是承重牆,無法移除改造,所以窗戶前就出現了一個惱人的凹口。而設計師利用地台加小巧的榻榻米沙發把這裡打造成了一個溫馨的二人世界,這樣一來小客廳里也有了沙發。
前後對比
圖片來自設計師
餐桌旁的牆壁也不能浪費,做成書架收納效果滿分。
圖片來自設計師
粗暴總結一下小戶型極限收納大法:
1. 客臥利用率如果不高,可以兩側都上櫥櫃,打造獨立衣帽間;
2. 走廊牆體可以做成「S」型嵌入式玄關+櫃體;
3. 廚房電器懸空或嵌入,不要占用台面位置;
4. 壁龕式書架牆,清爽又省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