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點電影原創
好久沒在國產電影里看到這麼「獵奇」的橋段了。
無名女屍、左手無名指被砍斷、心臟不翼而飛。
兇手作案手法異常高明,現場被處理得乾乾淨淨。
而線索竟然藏在一句寓言中——
「曾經的人們相信,左手無名指的血是流向心臟的,甚至還給它起了一個浪漫的名字『愛情靜脈』」。
無名女屍丟失的無名指與心臟似乎都在預示,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情殺。
愛情靜脈,是浪漫的賦名,還是感情的枷鎖?
這部「因愛而殺」的大尺度犯罪片,一下子就吸引到了十點君的關注。
在這個犯罪片井噴的11月,《追緝》無疑被給予厚望。
近幾年,一提起中國台灣地區大尺度犯罪片,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高品質」。
《目擊者之追兇》《血觀音》《緝魂》......
每一部都擲地有聲,每一次都令人震撼。
而《追緝》,同樣屬於台產犯罪片里王炸級別的作品。
先看演員,初次擔當影片監製的張鈞甯攜手多年老友阮經天領銜主演。
這也是繼經典偶像劇《我在墾丁天氣晴》之後,兩人時隔16年的再次合作;
再看主創,《無聲》編劇林品君+《講話有沒有在聽》編劇許世輝+《寶米恰恰》楊貽茜,聯合本片導演曾英庭共同撰寫了《追緝》的劇本。
可以說《追緝》的幕後班底,延續了台影一貫「強陣容」「老帶新」的優良傳統。
這樣既保證了影片質量,新人導演曾英庭又能為作品帶去新鮮感。
從目前首映的口碑來看,《追緝》已初具年度黑馬氣質。
作為一部主打犯罪、懸疑的電影,《追緝》冷峻的氣質,在這張海報上就可窺探一二:
男女主角痛苦的神情,女性勞工被隱去的雙眼,一段觸目驚心的過往即將被揭曉。
沒錯,《追緝》不止聚焦一起命案。
女性勞工相繼死亡的背後,牽引出了一樁駭人聽聞的連環罪案。
女警吳潔(張鈞甯 飾)在丈夫去世之後便一蹶不振。
某天雨夜,她將手槍抵住自己的下巴,想要了卻自己的生命。
忽然車外傳來驚呼,一群年輕人四散而逃。
身為警察的職業敏感,驅使她立刻動身前去查看,當手電照射到水渠之中,一具女屍赫然出現在吳潔眼前。
經過法醫鑑定,受害者左手無名指被砍,全身放血之後被挖去心臟,昭示生前曾被殘忍虐待。
如此變態的作案手法,讓吳潔不禁毛骨悚然。
更為恐怖的是,這起謀殺僅僅只是冰山一角。
兇手專找異地打工、缺少身份的女性勞工下手,受害者人數一時間難以估量。
為了能讓自己重新振作,吳潔接下了這個棘手的案件。
在一步步冷靜分析下,受害者的前男友,遊走在法律灰色地帶的非法中介林佑生(阮經天 飾)成為了最大的嫌疑人。
林佑生性格古怪,處在社會最底層,他表面上經營著一家超市,背地裡卻做著給海外女性勞工「介紹工作」的非法勾當。
隨著調查的逐步深入,林佑生以及他背後的真相正在緩緩靠近......
相比其他的犯罪片,《追緝》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女性視角。
首先,它並不著急用故事去吸引觀眾,而是率先通過女主角吳潔的境遇給予我們一種窒息感。
因為丈夫的突然自殺離世,讓原本警隊骨幹的吳潔開始產生自我懷疑,就此逃避現實,想要自殺一了百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吳潔同樣是一個「丟失心臟」的人,她把自己活成了一副軀殼,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直到她遇見了這起駭人聽聞的謀殺案,才迫使自己重新振作。
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屍體會選人辦案,我以為是我選了她、其實是她選了我。「
《追緝》的前半段,用大量的篇幅去呈現吳潔梳理案件的過程。
哪怕是身負沉重情傷的她,也對兇手獵奇的殺人手法感到震驚。
究竟受過怎樣的情傷,才會對這些弱勢的底層女性痛下殺手?這些死者究竟是什麼身份,兇手挖心去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這些疑問縈繞在吳潔與觀眾們的心頭,讓影片從始至終懸疑獵奇感拉滿。
其次,以純女性偵探視角的作品一直十分稀缺。
縱觀市面上的絕大多數懸疑推理電影,女性要麼像在《利刃出鞘》中擔當金牌偵探的助手,要麼就像在《尼羅河上的慘案》中一樣成為純粹的「花瓶角色」。
而在《追緝》中,不僅整個推理過程幾乎都是由吳潔獨自帶隊完成,而且劇情中還穿插了另一條女性的成長線。
一路跟隨吳潔辦案的新人蔡瑋姍(項婕如 飾)表現可圈可點,她從莽撞的菜鳥新人一路蛻變成合格女警的過程,使得劇情更加豐滿。
兩位女性偵探用她們的細膩、勇猛和機智,精準詮釋出在面對危機時,女性從不坐以待斃,而是選擇勇於自救的魄力。
因此影片雖然主打懸疑和推理,但在獵奇的故事之下,其實也蘊含著女性自救自愈、為自己而活的人文關懷。
除了故事上的看點之外,《追緝》的整體氛圍也十分在線。
簡而言之,就是「夠高級」。
從吳潔發現女屍那一刻起,整部影片就給人營造出一種脊背發涼的詭異感。
無論是始終牽動人心的鼓點配樂,還是女警們追逐真相時鏡頭的頻繁晃動,都讓《追緝》兼具商業性與藝術性。
難以想像如此精準的氛圍營造,居然出自80後新人導演曾英庭之手,他的前途真的不可限量。
與本片氛圍交相呼應的,還有演員們過硬的演技。
由張鈞甯飾演的吳潔既是獨當一面、做事雷厲風行的警花,也是親眼目睹丈夫自殺,內心飽含創傷的喪偶女性。
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被她拿捏恰到好處,彰顯了女性的多面性。
為了呈現吳潔破碎感的狀態,本來已經很瘦的張鈞甯又暴瘦14斤、顛覆了她過往所有的銀幕形象。
她將吳潔從「無解」到解開心結、從絕望到重獲希望的外在原因及心理過程演繹得極為精細。
而男主阮經天此次的造型與角色,也極具挑戰性。
阮經天飾演的林佑生是一個外表邋遢、性格陰晴不定的罪案嫌犯。
在一場林佑生和女警吳潔的對峙戲中,阮經天一會陰沉冰冷,一會崩潰痛哭,幾分鐘之內,他快速切換三副面孔,完全演透了角色本身。
相比《艋舺》時期,阮經天又多了些許的成熟與老辣。
而游安順飾演的照相館老闆范長福、項婕如飾演的菜鳥警察蔡瑋姍、陳為民飾演的上司曾德輝。
他們都通過精準表演塑造出了配角的複雜與立體,全員演技工整,十點君已經很久沒在大銀幕上看到如此過癮的飆戲了。
當然,《追緝》最值得稱道的,無疑是潛藏在兇殺案背後的哲思。
電影從頭到尾都以女主吳潔的視角出發,用罪案串起了她從絕望求死到努力自救的全過程。
影片結尾,主角終於放下過去,與亡夫和舊車作最後告別時,畫面由原先的灰暗變得逐漸光明。
這或許正是導演在影片層層反轉的故事和強烈影像風格化的背後,對於女性成長、要為自己而活最大的肯定。
每個人或許都會有如吳潔一般在那輛車上不願意下去的時刻,而吳潔在探案的過程中發現不是她選擇了那些屍體,而是那些屍體選擇了她。
她在不知覺間被治癒和自我療愈了。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看完《追緝》,相信每個人都能給自己疲憊的生活解綁,每個人都能打破那扇「窗」,收穫光亮。
既有驚悚懸疑反轉不停的外衣,也有來自生命底色的力量感與安全感。
相信這部11月11日全國公映的尺度黑馬,
給你刺激的同時,也會給你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