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憶的小糖丸,卻是中國人民抗擊脊髓灰質炎戰役的不滅豐碑!

2022-04-10   過自己的生活

原標題:歷史記憶的小糖丸,卻是中國人民抗擊脊髓灰質炎戰役的不滅豐碑!

那顆小小的糖丸,可能很快就會成為暴露年紀的絕版記憶。

從2016年起,我國正式停用「糖丸爺爺」顧方舟研製的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幾代人的成長記憶走到這裡需要暫告一個段落了。

但,我們不該忘記,正是這顆糖丸,讓近半個世紀的中國孩子們免於對小兒麻痹症的恐懼。

脊髓灰質炎是一種從有文明記錄以來,就一直和人類糾纏不休的烈性傳染病。它的元兇是脊髓灰質炎病毒,只在人和人之間通過消化道傳播。

脊髓灰質炎的患者主要是5歲以下兒童,一旦發病,病毒就會「吞噬」患者的運動神經元,導致肌肉無力進而造成癱瘓,因此俗稱「小兒麻痹症」。但是肢體癱瘓並不是這種疾病唯一的損傷,嚴重的時候還可能導致呼吸麻痹,讓患者死於窒息。

小兒麻痹症是個知識點,我們圈個有用。

最早關於脊髓灰質炎的記載,見於3400多年前的一副埃及石碑雕刻。這幅石碑上刻著一位古埃及神職人員,他手拄拐杖,有一條腿又短又細,從姿態的表現來看,比較符合「小兒麻痹症」患者的形象。

埃及古老石刻人物形象符合脊髓灰質炎患者特徵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國家城市化進程加速,密集的群居變成了城市忙碌生活的一種常態,但由於衛生設施並沒有完全跟上,這就給了經由「糞便-手-口」傳播的脊髓灰質炎病毒提供了大規模爆發的土壤。

1916年,美國出現脊髓灰質炎大流行,27000多人患病,死亡人數超過6000人。此後的幾十年間,美國脊髓灰質炎頻繁爆發,1952年感染人數達到歷史頂峰,全年一共收治57628個患者。

大名鼎鼎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是在1921年,他39歲的時候,不幸患上了脊髓灰質炎,不得不在輪椅上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

其實,1909年,奧地利的兩位醫生就已經發現了脊髓灰質炎病毒,但一直沒能找到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措施。二戰後,在羅斯福的大力推動下,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先後在1955年前後,完成了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的研製工作,讓小兒麻痹症不再是防不勝防的可怕災難。

而同樣是在1955年,江蘇南通發生了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小兒麻痹症大流行。這場「大瘟疫」般的災難,席捲了南通1680名兒童,病死率高達28%,癱瘓率近70%。截至1960年,我國每年約有2萬-4.3萬個孩子患上小兒麻痹症,並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上升。

當時,國外的兩種疫苗已經研究成功,但遺憾的是,按照當時的國際關係,無論美國還是蘇聯,都不會幫助我們國家,我們只能選擇自我拯救。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顧方舟先生和同事們一起紮根昆明,開始了我們國家的脊髓灰質炎疫苗研製。為了確認疫苗是否安全,顧方舟先生第一個冒著癱瘓風險喝下一瓶疫苗。而為了證明疫苗對小孩也安全,顧方舟把自己唯一的兒子也抱來進行試驗。在他的帶動下,實驗室同事的五六個孩子都參加了這個試驗。

196年,第一批500萬人份的疫苗,被火車和汽車載著,如同載著希望,趕往全國11個城市。

1965年,全國農村逐步推廣糖丸疫苗,從此脊髓灰質炎發病率明顯下降。1978年我國開始實行計劃免疫,病例數繼續呈波浪形下降。直至2000年,世衛組織宣布中國境內已消滅脊髓灰質炎。截至目前為止,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仍有脊髓灰質炎病例出現,人類距離徹底消滅脊髓灰質炎已經很近了。

從2016年5月起,脊灰疫苗口服糖丸正式停止使用,新生兒開始接種保護力稍弱但安全性更高的滅活疫苗。

糖丸的故事即將告一段落,但人類每次面對疫情時展現出的智慧和勇氣,必將繼續為我們帶來勝利和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