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題沒找對方向,魏建軍不要做孤勇者

2023-11-14     車市觀察

在今年的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舞台聚光燈中心不是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雷軍、周鴻禕等IT大佬,而是汽車行業的一員「老兵」,長城董事長魏建軍卻成了絕對的主角。

在「烏鎮咖薈·汽車夜話」中,魏建軍以「我要給中國汽車提個醒」為開場白,他反問「假如定義高質量發展是乾死一個算一個,血淋淋的叫高質量,那今天就不要談了,就干,沒辦法只能是陪著干。」

因為魏建軍呼籲要有底線的一席言論,透露他出對汽車行業現況的擔憂,也讓整個汽車行業為之側目。然而這一番言辭,不是各個車企的自醒,而是無端的指責,甚至是抨擊。讓人感覺,魏建軍更像是一個「孤勇者」,在孤軍奮戰。

不得不說,魏建軍這個選題的方向並沒有選好。這樣說可能並不禮貌,對於一個在汽車行業摸爬滾打三十多年的汽車老兵來說,我們大多都是小字輩,甚至是學生。對其指手畫腳顯然不好,但是這一番言辭帶來的影響值得深思。

相對何小鵬與余承東的AEB之爭,理想MEGA的話題,汽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高度要更高,也是關係到可持續發展的大計。但是,這樣一個選題,關係到了水軍、財報真實性,讓汽車廠商不願意參與,水太深媒體不想摻和,消費者對於車企是否賺錢,也並不關心。

首先,汽車廠商不想參與,雖然說有造車要有底線,不能搞得烏煙瘴氣,可是誰才是那個「攪屎棍子」呢?誰又是水軍的操控者,這樣的話題說說可以,朱華榮也認為:「當前汽車行業確實面臨了很多嚴峻的問題。」想現場親自參戰是不可能的。

汽車廠商大多是上市公司,誰家的財報不真實?公司的財報不僅對股東負責,更是受到法律法規的監督,不真實的財報會受到嚴厲的制裁。所以,誰也不想被扣上一個不真實的帽子。比亞迪一天賺它0.7億,悶聲發大財。理想也走上了正軌,把前幾年的坑都填上了。都是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所以,汽車廠商不敢也不願意下場發聲。不管是媒體還是自媒體,都不想參與被當槍使。何小鵬和余承東是不是唱的雙簧,AEB的技術路線之爭不了了之。這樣的例子還沒有完全涼透,大家心裡都有一個結。自媒體不想大多也不能參與,畢竟沒有合法的身份。所以,在輿論上呈現了兩個極端。

消費者就更沒興趣了,車企賺得越多,就證明自己買的車買貴了。當然,車企能健康可持續發展,能提供有保障的服務。但是,作為一個車主,很少參與到一些輿論之爭當中去。不像是一些產品和技術上的爭論,消費者和車主都是可以參與討論。

所以,魏建軍這個選題方向並不好,作為一個論壇的討論話題還是可以的,但是拿到行業之中,能參與者並不多。車企要想贏得市場,最根本的還是做好自己的產品,贏得客戶和市場認可,而不是爭個高低出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dc71201540f7edf98674bb0f5f19b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