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許家印香港一間34平房屋將被拍賣,系早年賺首桶金後購買

2024-09-17     華夏時報

許家印,又有新消息!他在香港尖沙咀的「發跡屋」將被拍賣。

據報道,該物業面積約34.8平方米,是許家印早年涉足房地產業務賺到第一桶金後購買。此前,他已有多處房產被接管、出售。

許家印「發跡屋」將被拍賣

多處房產已被接管、出售

據介面新聞9月17日援引港媒報道,中國恆大早前被頒令清盤,香港高等法院並裁定恆大創辦人許家印,要向中信集團旗下和信恆聚償還逾53億元人民幣債項,否則要依據絕對押記令,出售名下物業抵債。

和信恆聚其後上訴,要求許家印交吉其持有的尖沙咀空置物業,並在法庭指示下出售,案件16日於高院審理,法庭在許家印一方缺席聆訊下,批准執行押記令,物業經拍賣出售後,將用作償還部分欠債。

據了解,涉案物業為九龍柯士甸道144號祥景樓6樓A室。資料顯示,有關單位屬兩房一廳間隔,面積約375呎(約合34.8平方米),據報是許家印早年涉足房地產業務賺到第一桶金後,在1999年斥資175萬港元購買。

此前,許家印、丁玉梅、夏海均等人名下多處房產已被接管、出售。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6月14日,夏海鈞名下位於香港北角柏傲山的頂層複式豪宅已被售出,轉讓價格為8200萬港元。夏海鈞2019年從新世界集團購入該套房產,連同三個車位總價合計約1.6億港元。本次轉手需大幅虧損7800萬港元離場,貶值近5成。

許家印、丁玉梅在香港的多處豪宅已經被債權機構或公司接管。據悉,許家印及其關聯人士共持有三處豪宅,分別是布力徑10號C屋、10號B屋及E屋。5月21日,香港市場消息稱,許家印被中國建設銀行(亞洲)接管的布力徑10號B屋以約4.7億港元售出,與一年多前的市場估價相比,降價幅度達4.1億港元,減值近一半。另外兩處豪宅布力徑10號C屋及E屋,已被歐力士亞洲資本有限公司接管,10號E屋也在公開招標出售。

恆大股票復牌遙遙無期

許家印、丁玉梅等被追討股息、酬金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恆大的債務危機不斷暴露。今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頒布中國恆大清盤令,這成為港股上市公司中最大的清盤案件,中國恆大在港股正式停牌。

9月13日,中國恆大(清盤中)公告,其針對本公司一間附屬公司提出清盤呈請。9月12日,中國恆大(根據清盤人指示行事)向香港法院提呈針對公司的直接全資附屬公司CEG Holdings的清盤呈請。於公告日期,CEG Holdings持有恆大物業49.65%股份。清盤人認為臨時清盤人委任令可讓清盤人保存本集團的資產以便進行變現,為集團的債權人及其他持份者謀取利益。公司股份將繼續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恆大物業營業收入約為62.2億元,同比增長1.2%;毛利率約為20.2%,凈利潤約為4.998億元,凈利率約為8.0%,同比下降4.9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恆大物業總合約面積約7.94億平方米,在管面積約5.55億平方米;期內累計新簽約第三方面積超2100萬平方米,同比上漲超40%,合同總金額約人民幣6億元。截至6月30日,恆大物業貨幣資金較年初增加約人民幣2160萬元,凈資產較年初增加約人民幣4.377億元。

今年8月9日,中國恆大清盤人發布的季度更新公告和最新進展顯示,自從委任清盤人和停牌以來,清盤人專注調查中國恆大的業務和事務,並採取措施變現資產,尋求向債權人和投資者返還價值。

中國恆大表示,儘管清盤人已從公司資產獲取少量價值的回收,但公司的流動資金及其他內部資源仍然有限。考慮到中國恆大債務水平以及業務及營運所面臨的挑戰,在缺乏重大新投資的情況下,清盤人目前尚沒找到可促成該公司滿足復牌指引並恢復股份買賣的重組方案。

8月5日,中國恆大發布公告稱,中國恆大尋求向許家印、丁玉梅、夏海均等七名被告收回(其中包括)公司根據其聲稱為誤報的截至2017年12月3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止各財政年度的財務報表支付的股息及酬金共約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7億元)。

清盤人(以公司名義)根據其在該訴訟中的申索取得多項禁制令,限制許家印、丁玉梅及夏海鈞各自處置、出售或削減其全球資產的價值時不得超過相關規定限額。該等禁制令於2024年6月24日首次在香港針對許家印及夏海鈞發出,並逐步發展至將丁玉梅加入其中。與該訴訟有關的令狀以及香港禁制令此前受香港高等法院發出的保密令約束,該等保密令已於2024年8月2日解除。

中國恆大表示,訴訟的法律程序正在持續進行中,目前對成功申索的可能性及公司最終可能收回的金額存在不確定性。清盤人將根據上市規則的規定,適時刊發關於以上事宜的進一步公告。

5月31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證監會)發布公告,依法對恆大地產債券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恆大地產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罰款41.75億元,對恆大地產時任董事長、實際控制人許家印處以頂格罰款4700萬元並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介面新聞、證券時報、每經網、澎湃新聞、公開資料等

本期編輯:劉錦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c1a61b4432733ae33091085ffc2fb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