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要「官宣」勝選?美國國民警衛隊緊急待命防「內亂」

2024-11-02     華夏時報

目前,美國大選進入「最後衝刺」,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與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的競爭也越髮膠著。

民主黨猜測特朗普將再次提前宣布獲勝

當地時間11月1日,特朗普出席競選集會

路透社當地時間11月1日報道,美國民主黨人推測,特朗普可能在今年大選中提前宣布勝選。哈里斯競選團隊表示,他們正在準備應對策略,將快速做出輿論反應,呼籲民眾在計票期間保持冷靜和耐心。

特朗普本周早些時候表示,他希望能夠在11月5日選舉日當天宣布勝利。

按慣例,美國主流媒體將通過分析選舉官員提供的計票數據來宣布大選獲勝者。雖然候選人有時會在公布結果前先宣布獲勝,但這種情況並不常見。

哈里斯:已準備好應對

哈里斯(資料圖)

哈里斯10月30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特朗普真的這麼做,我們已經做好準備。如果我們發現他在操縱媒體並試圖操縱美國選民的共識……我們將作出回應。」

哈里斯並未透露做了哪些具體準備,但有6名民主黨官員和哈里斯競選團隊成員11月1日告訴媒體說,民主黨初步應對策略將主要在輿論場上展開,他們計劃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在社交媒體和電視廣播中大肆宣揚,呼籲民眾在計票期間保持冷靜和耐心。

其中,一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高級官員表示:「一旦特朗普錯誤地宣布勝利,我們就準備在電視上公布真相,並利用廣大民眾的影響力進行反擊。」

哈里斯團隊的一名高級官員在與記者的電話會議中同樣稱,他們「完全預料到」,特朗普將在選票尚未全部統計出來之前謊稱自己獲勝。該官員說:「他之前就這麼做過。如果他再次這麼做,就會面臨失敗。」

特朗普:要確保我們的勝利「大到無法被操縱」

在2020年選舉日的第二天凌晨,特朗普宣布自己獲勝,比第一家主流媒體宣布選舉結果提前三天。特朗普最終輸給了民主黨對手、現任總統拜登,但他拒絕認輸並與支持者一致認定選舉存在「大規模舞弊」。

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及其共和黨盟友已為可能的失敗做好預案。特朗普經常在競選集會上向支持者發出呼籲,他們需要確保勝利「大到無法被操縱」。

特朗普競選團隊此前對媒體表示,特朗普將努力爭取所有選票直至投票結束,但沒有直接回答特朗普是否計劃在選票統計結束前再次宣布勝利的問題。

2021年特朗普支持者製造國會山騷亂事件「名場面」

2021年美國國會山騷亂事件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後,時任美國總統、共和黨人特朗普拒絕向來自民主黨的對手拜登認輸,並反覆宣稱選舉存在「大規模舞弊」。2021年1月6日,大批特朗普支持者暴力闖入國會大廈,打斷認證總統選舉結果的進程,製造了「國會山騷亂」的「名場面」。

這場騷亂持續數小時,在直播鏡頭前被記錄下來,震驚全美及國際社會,讓美國所謂「民主燈塔」的形象進一步崩塌。美國《華盛頓郵報》文章認為,「國會山騷亂」是美國民主不正常運轉的一個「極端標誌」。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曾點評:「世界上沒有哪個先進工業國家比美國在政治上更分裂或在政治上更失靈。」

騷亂造成5人死亡、上百名警察受傷

「國會山騷亂」後,由民主黨人控制的眾議院再次彈劾特朗普,指控他「煽動叛亂」,但這一彈劾條款未在參議院通過。眾議院民主黨人後來成立調查委員會並發布調查報告,稱「國會山騷亂」發生的核心原因就是特朗普。特朗普則否認對「國會山騷亂」負有任何責任,並稱這是一場不幸失控的抗議而非「叛亂」,同時指責民主黨人持續對他進行政治迫害。

這場騷亂造成5人死亡、上百名警察受傷及數百萬美元的財物損失。1200餘人已因「國會山騷亂」受到聯邦刑事指控。特朗普所受兩起刑事訴訟同樣與「國會山騷亂」有關。至今仍有特朗普的支持者認定那次選舉結果被「篡改」。

擔心「內亂」,華盛頓州國民警衛隊保持待命

當地時間11月1日,華盛頓州州長英斯利決定啟動該州國民警衛隊,指示其保持待命,以防他們需要應對與選舉有關的「內亂」。英斯利在其網站上表示,「基於目前已收到的信息,及對2024年大選可能發生的暴力或其他非法活動的擔憂,我想確保我們對此做好充分準備。」

美國國土安全部警告稱,2024年選舉周期內,對選舉基礎設施的威脅仍然很高。華盛頓州西南部地區已經發生了與選舉相關的騷亂事件。10月28日,華盛頓州溫哥華的一個投票箱發生了爆炸,數百張選票受損或被毀,俄勒岡州波特蘭的一個投票箱也發生了類似事件。

哈里斯目前以1%微弱優勢領先特朗普

據美國《福布斯》當地時間10月31日公布的民調結果,哈里斯目前以49%對48%的支持率領先特朗普,但在大選日前剩下幾天的時間內,支持率仍有變化的空間,因為有大約10%的潛在選民和16%的登記選民表示他們仍在權衡選擇。此外,在可能決定最終大選獲勝者的七個關鍵搖擺州,哈里斯以49%對48%的支持率領先特朗普,這一數據在一周前則是特朗普以50%對46%的支持率領先哈里斯。

據每日經濟新聞,過去一個月,「特朗普交易」明顯升溫,不過在本周最後三個交易日中,「特朗普交易」的最大風向標——特朗普媒體與科技集團股價大幅下挫,累跌48%,市值蒸發逾40億美元。

貝萊德投資研究所董事總經理Jean Boivin表示,這場有爭議的大選後可能會出現「數周非常混亂的法律糾紛」,且市場尚未對此進行計價,這將擾亂市場。

然而,根據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7日發布的報告,無論誰最終勝選,其經濟政策下的經濟增長都趕不上債務增長的速度,且在大多數推演情形下,其任內的美國債務水平都會比當前增速更快、數額更大。

以「對外加稅、對內減稅」的特朗普為例,據測算,如果他勝選,其經濟政策可能給美國增加7.5萬億美元債務,「最糟糕情形」下會增加15.2萬億美元。

惠譽國際評級高級董事Justin Patrie在發給記者的郵件中稱,「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以及2025年新一屆國會和政府將出現的政策主題,是短期內市場最值得關注的事件。財政和移民政策也可能產生相應的影響,特別是如果新政府的政策組合有助於扭轉通貨緊縮趨勢,並導致降息軌跡放緩。」

來源:央視新聞、每日經濟新聞

本期編輯:孫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3ffcd5db2eb941162f1f58b9547f4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