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成都了

2022-05-10     董克平飲饌筆記

原標題:想去成都了

想去成都了

去吃晚飯的路上,先買了藥,然後在餐廳門口的報刊亭買了幾本書。書其實是雜誌,文學期刊。這個習慣保持了幾十年了,在窮困潦倒的那幾年,也還努力買了。家裡的書架越來越小了,很大一部分是被各種雜誌占據了。有文學期刊,烹飪雜誌,地理雜誌,最多的還是文學類的雜誌。以前買來就看,現在只是挑著看,有些放在那裡,塑封都沒有拆開,不過見到新的還會買回家。躲疫情跑出北京,熬過三天不能出門的居家(酒店)隔離,現在可以隨便在街上溜達了,只是每天還需要做核酸。這本雜誌就是溜達過程中遇到,買下了。因為習慣,因為喜歡,也因為裡面寫了成都。

對成都有一種知道後就喜歡上了的好感,有太多好吃的,而且是我喜歡飲食啟蒙階段吃的最多的川菜,有風景,有歷史,有文化,有朋友,有美女,曾幾何時,渴望談一場與成都有關的戀愛,(直到今天也沒有遇到)聽過太多遍趙雷的《成都》,憧憬著在小雨中走到玉林路的盡頭,在望江公園喝一杯碧潭飄雪,在薛濤井邊喊幾句新樂府。這些風花雪月對我來講都已不合時宜,現在的我更喜歡的是這樣的場景:「挑豆花擔子的小販,一首控制著左肩或右肩的扁擔,一手捏一個小碗,另用手指夾一個調羹,邊走邊搖,無需賣者吆喝,只聽他搖出清脆而富有節奏的悅耳之聲,也就不容你不來上一碗了。時逢炎熱、酷暑難耐之季,獨具特色的醋豆花應時而興。擔子前端小火爐上放著一銅皮或鋁皮製作的長方形煮鍋,鍋內放入清水、醋、八角、茴香、蘋果,山奈、桂皮等原料,再將以竹編小罩,即成了加罩的小火爐,並能過濾料渣,熬製成汁後,只消沿街漂來的陣陣撲鼻的醋香,即可聞醋生津,尤勝望梅止渴。如再親口品嘗,必能舌潤喉舒,煩渴頓消。與此同時,涼粉、涼麵、涼糍粑、涼粽子、涼黃糕、涼蝦、冰粉、刨冰……更是隨處可見,糖餅兒攤子也是及時增添粑糖,根據買主需要,將熬好的糖汁舀在平滑的石板上,用薄刀刮平,有買主在碗內加上兩三片用糖水浸泡過的酸杏兒,放在粑糖內,然後再啟刮成卷,吃起來綿扯綿扯,甜酸甜酸,那才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摘自《成都傳:從春熙路到華西壩》)

好吧,待到出行自由的時候,一定要去成都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b03c569401e8a37046cc02b3117be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