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披露、嚴重資不抵債!中植集團情況有多糟?

2023-11-23     閨蜜財經

原標題:數據披露、嚴重資不抵債!中植集團情況有多糟?

摘要:驚天大雷(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妹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407篇原創

2023年11月22日,一顆驚天大雷砸向中植系投資者。

據報道,當晚中植系在投資者內部小程序發了《致投資者的一封致歉信》,稱由於債務規模巨大,剔除保證金後相關負債本息規模約為4200-4600億元。集團已嚴重資不抵債,存在重大持續經營風險,短期內可用於兌付債務的資源遠低於整體債務規模。

曾經翻雲覆雨的民營巨頭風雨飄搖,又有一批投資者,將迎來無數不眠夜。

01

在這封700多字的《致歉信》里,中植集團陳述了目前企業現狀。稱:2021年實控人解直錕先生離世後,加之集團及旗下企業高度依附於原實控人決策,多位高管和核心人員先後脫崗或者離職,導致內部管理面臨失效狀態。

集團出險後聘請中介機構進行全面清產核資,初步盡調發現集團總資產帳面金額約2000億元,由於集團資產集中於債權和股權投資,存續時間長,清收難度大,預計可回收金額低,流動性枯竭,資產減值情況嚴重。

其二:中植集團債務規模巨大,剔除保證金後相關負債本息規模約為4200-4600億元。初步盡調顯示,集團已嚴重資不抵債,存在重大持續經營風險,短期內可用於兌付債務的資源遠低於整體債務規模。

蜜妹粗略計算了下,即便是用目前的2000億元帳面資產抵扣負債本息,中植集團也還有高達2200-2600億元的負債缺口。何況如其《致歉信》里所言,這些帳面資產存續時間長,清收難度大,預計可回收金額低……

截圖來源|網絡(特此感謝!)

文末中植集團說,向廣大投資者鄭重承諾: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集團將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積極配合併敦促中介機構進一步深化清產核資工作,準確查清資產債務具體情況,將集團所有資產、權益,公平公正地用於投資者權益的保障。

但面對2200多億元的缺口,大家基本都明白最後的結果會是什麼。翻雲覆雨的中植系,怎麼就一步步變成這樣?

02

在中值企業集團官網,蜜妹還能看到這艘巨船光鮮的那一部分。

中值集團1995年成立,中國領先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實業+金融」雙主業。其業務範圍甚廣,涵蓋實體產業、資產管理、金融服務、財富管理等領域。

中植集團將其業務分為6大板塊,分別是控股上市公司、獨角獸培育平台、能源資源板塊、持牌金融機構、財富管理板塊、資產管理板塊。

中值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有8家,分別為美吉姆、宇順電子、准油股份、美爾雅、中金科技服務、康盛股份、凱恩股份、ST天山。涉及半導體、大消費、大健康、幼兒早教、新能源汽車、生態環保、企業外包服務等。此外解直錕個人還實控了一家公司:皓宸醫療(原融鈺集團)。

獨角獸培育平台板塊,顧名思義,就是孵化獨角獸、準備上市。公開消息顯示,在2018年前後,中植系開始打造「行業獨角獸」。比如新能源賽道的萬城萬充、物流領域的八匹馬。

最新2023年的數據,中植集團旗下擁有7家獨角獸培育平台。除了上述的兩家,還有與新疆喀什政府合作投資「中昆新農業」百萬肉羊項目、環保領域的大連廣泰源、垃圾分類的小黃狗等。

能源資源板塊,中植系旗下控股兩大礦產集團:聚焦煤炭資源的中植能源集團、聚焦金屬和非金屬礦的中植資源集團。

持牌金融機構方面,中植系也是資源豐富,戰略參股或控股6家持牌金融機構,其中戰略參股中融信託、中融基金、橫琴人壽、恆邦財險,控股中融匯信期貨和中潤金服。

財富管理方面,中值集團控股或參股四家財富管理公司:恆天財富、新湖財富、大唐財富、高晟財富。早在2021年,這四家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合計就達到2.5萬億元左右。

資產管理板塊,中植集團控股或參股5家資產管理公司:中海晟融、中植國際、中新融創、中植資本、首拓融盛。業務涵蓋另類資產管理、困境資產管理、國企混改、併購重組與私募股權投資等。

以上6大板塊,每一個板塊拿出來都是龐大體量,蜜妹只是說了些皮毛。簡單講,在「實業+金融」雙主業驅動下,中植系涉足的行業多到數不清,其內部宣傳資料曾稱管理資產規模已超3.7萬億元。

03

然而,這一切輝煌,似乎在2021年,創始人解直錕去世之後,顯得黯淡下來。

2021年12月18日,中植企業集團發布訃告稱,解直錕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於當日9時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解直錕原名解植坤,出生於黑龍江省伊春市五營區,於1995年創立了中植企業集團。如此次中植集團的《致歉信》所言:集團及旗下企業高度依附於原實控人決策。

無論接替者為誰,都替代不了原實控人。

失去靈魂人物後不久,加上國內也正遭遇黑天鵝,因而儘管手握萬億資產,但中植集團的日子應該也不太好過。

中植集團也在想辦法,比如壓降負債比例和成本,加大實體產業投資力度,變賣資產等等,但危機還是來了。

2023年6月,中植集團旗下歷程產品出現第一次逾期兌付,原因是由於資產端大量的應收款沒能及時到位,進而導致流動性缺口。

7月19日起,財富端所有關於中植企業集團債權類的產品募集和兌付暫停。

2023年10月24日,深交所發布公告,決定經緯紡機股票終止上市,原因是「經營面臨重大不確定性」,這是罕見的非虧損主動退市。

經緯紡機背後的直接控股股東中紡機集團是恆天集團旗下子公司,旗下信託機構中融信託,曾是其主要利潤來源。

這幾年中融信託的盈利能力在迅速下滑。2021年其凈利潤14.87億元,2022年降到10.56億元,2023上半歸母凈利潤約為3.32億元,同比減少51.63%。

2023年以來,有關中融信託逾期兌付風波發酵,其中涉及多家上市公司。《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投行人士的觀點,此次退市或與為了在證券市場上隔離正陷入風波的中融信託的風險有關。

唏噓的是,在中值集團首頁里,還強調了自己「強大的風險管理體系」,稱始終將風險防範擺在集團戰略發展規劃的關鍵位置,將全面風險管理的價值觀融入企業文化……

現在,一封《致歉信》把諸多曾經踩雷的投資者/公司,最後一絲殘存的希望也掐滅了。資不抵債至少2200億元!這麼多年來,中植系憑藉高超的運作手段在資本市場翻雲覆雨,如何給曾經信任它們的合作夥伴一個交代,讓自己體面收場,將會是一場巨大考驗。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afbb9571ada12da41c119d1ebc2eb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