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壽命是77歲,而人均健康壽命為68.7歲,中間8年養老你想咋過

2019-11-09   騎驢微觀世界

看到國家衛健委的一組統計數據,當前中國正處於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截止2018年底,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5億。

而中國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2018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7.0歲,但據研究,中國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

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達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老年人對健康服務的需求非常迫切。

也就是說,部分老年人或許需要在病痛中度過十年的光陰。

我國人均壽命是77歲,而人均健康壽命為68.7歲,中間8年養老你想咋過,中間突然間發現身體的一個部位出了異常。

治?還是不治?

治,得花多少錢?家庭的經濟能否承擔!將來能不能有質量有尊嚴地活下去?

不治了,為家裡省一筆錢,不能苦了孩子。人終將一死,早死遲死都是死。

假設選擇不治,面對假設都很有骨氣。

想過無數次,如果得了不治之症,立馬放棄治療。

無法承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看人嘴臉活下每一天。

生活的質量在哪裡?生存的尊嚴在哪裡?

但,求生是本能。

那個時候活著比死去更難。

一開始,不想治,家人逼你治。到最後,家人放棄治,我卻想活。

我要治。

「這下你放心了吧,醫生也看過了,各項檢查也做過了,沒有任何問題,以後請你不要再說這不舒服那疼的,免得隔壁鄰居再說我們兒女冷血,不管你死活」。

聽到一對中年夫婦呵斥對面的駝背老太太,老太太低著頭,像個犯錯的孩子,一言不發。

尊嚴在何方?苟延殘喘而已。

但,還是要活。連死都不怕,還怕活嗎?

我怕死,我也怕活。怕沒有尊嚴地活!

前段時間,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演講中,談到中國的養老問題,有一個殘酷的現實!

那就是:在目前的社會中,中老年人想要「養兒防老」是幾乎不可能。

想要養兒防老幾乎不可能,不是兒子不孝順,而是一對小年輕上面四個,上面這四個頂上還剩兩三個呢,相當於2個年輕人要贍養近7個老人!請問他養得起嗎?

所以老人的第一位是攢健康,儲蓄健康要比儲蓄錢管用。

有一個專項調查指出:從2015到2035年,老年人口將從2.12億增加到4.18億。

這意味著:2012年五個人養一個老人,2030年兩個人養一個老人,2050年一個人就得養一個老人!

老一輩人都說:「養兒防老」,誰知道現在看來卻像是一個笑話,畢竟很多年輕人連他們自己都養不活。

但是這個道理,我們都明白的有點遲!

國產熱播劇《都挺好》刷爆各大社交網絡,劇中人物蘇大強的人物特點和行事風格,更是引起全民熱議,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關於「人口老齡化」和「誰來養老」等問題的探討。

有沒有想過,當你老了,你的老年生活會如何度過?居家養老,由孩子或者保姆照顧;公立養老院養老,住得起但條件可能不太好;私立養老院,環境不錯但貴得有點嚇人。

每一種養老方式都是真實存在的,而當有一天我們真的老到不能動,沒辦法自己做飯洗衣的時候,我們也都不得不面對如何養老這個問題。

無限悲涼,無限痛心,難道我們這一代人就要如此悽慘老去!希望大家在仍然健康和行動自由時做好養老規劃,將來病了走不動了,能夠有尊嚴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