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時候女性剛剛從土布工裝中擺脫出來,開始學會如何打扮自己,掌握技巧,試著如何把女性的韻味表現的獨到而又不至於太過放蕩。但凡有個身材好、穿著稍顯暴露的俏麗女子,就會引陣陣圍觀,雄性荷爾蒙旺盛的男人們望著麗影嘖嘖有聲。
2、那個時候流行的還是膠捲相機,中國最早使用的國產膠捲名字叫做「公元」。那時候小的沖洗膠捲的作坊洗出來的相片仍是黑白色,巧手的攝像師用顏料給那些黑白人物照片添加一抹生色。
3、街坊們呼朋引伴,攜手坐在街邊飲茶闊論,或是擺上一門好棋一下就是一整天。
4、那個時候不等烤地瓜的老爺爺高喊著「買烤地瓜咧」,香飄萬里的烤地瓜味已經順著鼻子鑽入了胸腔,勾引起胃裡的饞蟲。那個時候孩子們沒有考慮過烤地瓜的圓筒究竟從何而來,只留戀在 熱乎乎的香味中不舍挪步。
5、那個時候的兒童不像現在的孩子那麼會賣萌,也沒那麼早早的就成熟。推動他們長大的是支 撐家庭的獨立和堅毅。80年代的孩子,即使吐吐舌頭,流露的也是一種天真和質樸。
6、那個年代的張三大哥、李四大爺閒沒事幫著家裡做點事。
7、那個年代花白了鬍子的老爺爺帶著大大小小的袋子擺在街邊,像一個神秘的魔術師一樣解開包裹,抖摟出七彩豆子,小朋友們的目光都被吸引過去了。
8、那個時候的娃娃基本上也是要下地的。
9、那時候有個白胖小子基本上是合不攏嘴的。
10、那時候圍的「帕子」。
11、那時候靠公路打麥子揚場基本上都是有傳統的。
12、那時候打完麥子基本上就在路邊曬了。
13、那時候戴個火車頭棉帽子基本上是很時尚的。
14、那時候農村的樣子。
15、那個時候人丁興旺。
16、那個時候圍觀個熱鬧的場景。
17、那個時候趕集基本上都是扛一袋子糧食上路扛幾件子「洋火」幾匹步幾個搪瓷缸子回來的。
18、那個時候出門挎個文明包基本上是很洋派的。
19、那時候吃上一回麵包基本上算是打牙祭了。
20、那時軍人的軍裝是這個樣式的。
21、那個時候胸前別一支鋼筆基本上是很有文化的。
22、那時候像這樣的情景基本上隨處可見。
23、那時候的嬰兒車。
24、那時候海軍衫基本上是每個娃娃的必備裝。
25、那時候這樣保守的女娃基本上現在已經穿煩弔帶了。
26、那時候女人下地基本上是可以抵的上半邊天的。
27、那時候的木工活。
28、那時候的三輪夫。
29、那時候5分錢一根的冰棒肯定賣的是很多,但基本上像這位冰棒西施這樣的俊模樣真的是沒有幾個。
30、那個時候外國人基本上還不是你想去哪就能去的。
31、那個時候的自行車。
32、那個時候男人穿的毛衣基本上都是自己老婆親手織的。
33、那個時候光禿禿的牆上都寫的不是拆字。
感謝原作者給我們帶來的溫馨回憶!
(轉自新浪博客:邱崇祿本人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Nlq0GwBJleJMoPMnM5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