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40公里竟只為了吃這頓飯,吃完後真香,大家都說還想再來

2019-09-28     阿怪食刻

國慶將至,不少小夥伴都在籌劃黃金周的假期要去哪兒。出國太遠、出門怕擠,何不來山里轉轉,體驗一回閒情雅致,再吃一吃屬於村裡的地道風味?

廈門的美食小吃很豐富,沙茶麵、土筍凍、花生湯,好像隨處都可以吃到好吃的風味小吃。都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廈門不同區域的人民,也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各有特色。翔安的十二道地道村味,就值得細細品嘗。

大帽山境是這兩年悄然走紅的周邊游景區,位於廈門的翔安大帽山上。很多人提到翔安都會覺得遠,其實那是個寶藏地方,很多美食美景都讓人著迷。如今的大帽山,早已不是當初的古村落,有了民宿、景點,更適合來放鬆遊玩。

然而山上最吸引我的,就是獨特的翔安村味。偶爾嘗嘗廈門的村味,也不失為一種享受。

海蠣在廈門是很常見的海鮮,作為三面環海的翔安區,海蠣自然也成為他們烹飪的好食材。海蠣炸非常考究油與食材之間的拿捏。海蠣炸酥脆鮮美,蘸一口甜辣醬是絕配。

在很多廈門人的記憶里,一定都少不了薄餅這一樣。翔安特色的薄餅延續了早期的習慣,在薄如紙的餅皮中加入蔬菜、糯米等餡料,一口咬下超滿足。

翔安的大街小巷裡,都流行著這樣一種傳統小吃,叫做碗仔糕,也叫做油蔥粿。Q彈的碗仔糕是由泡水過的大米磨成米漿後,加入油蔥等佐料蒸熟的。看起來似乎平淡無奇,翻開卻大有乾坤,鵪鶉蛋、香菇、瘦肉、蝦米等,每一味都好吃!

醉鵝是翔安農家菜的代表之一,選用新鮮的嫩鵝洗凈後燙煮,加入秘制的鵝粉使之入味,在整個過程中還要對鵝進行「按摩」,使鵝粉更能融入到鵝肉中去。鵝的肚子裡有當歸、黨參、枸杞等補品,味道特別香。醉鵝最重要的工序,就是加入酒後蒸熟,酒香四溢,鵝肉鮮嫩好吃。

秋風起,蟹腳癢。每到金秋,便是食用蟳最佳的時期。煎蟳是翔安大嶝島的招牌菜品,來這裡一定要吃。將蟳對半切開後,加入香麻油文火煎熟,既能保持蟳最原始的鮮美,也能讓煎蟳發揮自己的特長。

薑母鴨是來廈門必吃的小吃之一,選用的是番鴨。將鴨肉用芝麻油炒香後加入薑母、料酒等燉煮,味道鮮美,鴨肉鮮嫩不柴,還有不少養生的功效呢。

鮑魚醬豬手,一聽名字就喜歡。豬腳和鮑魚的神仙搭配,一直都很受歡迎。選用九孔鮑和放養的黑豬肉,好食材造就好味道!

翔安的小嶝島,是翔安紫菜養成的水上農場,這裡的紫菜特別受人歡迎。用紫菜加入海蠣、蝦米等食材煲熟,鮮美的味道全在這一鍋里。

新圩豆乾的精華在於黃豆,製作的關鍵在點鹵。採用純鹽點鹵,豆乾的風味天然又美味,口感鮮嫩中帶著韌勁,簡單又好吃。

走在廈門大街小巷。隨處都可見到這道沙茶麵的蹤影,在翔安人的餐桌上,依舊能創造出不一樣的味道。對很多翔安人來說,這不是一道小吃,更像是故鄉的味道。

煎麥兜其實就是用小麥煎成的餅,加入了麵粉和紅糖,吃起來Q彈可口,還帶著淡淡的甜味,是一道流行了多年依舊受歡迎的甜點小吃。

在這麼多道菜品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地瓜粉粿了。看起來樸實無華,卻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地瓜粉、海蠣、沙蟲、蔬菜、烤鴨皮…輕輕一撈便能吃到超多的食材,尤其是沙蟲在嘴裡咬開時的纖維感,讓人瞬間滿足。粿條的Q彈搭配高湯熬制而成的湯底,滑溜好吃!

飽餐了一大桌地道村味,才發現原來翔安也有這麼多好吃的!吃完之時山間的夜已有了涼意,異常清新的空氣中夾雜著幾聲清脆的蟲鳴,這便是山村的魅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CkJk20BMH2_cNUgQ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