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泰來:23歲繼承60000件文物,花10年整理,最終全部捐給國家

2023-09-25     富書

原標題:趙泰來:23歲繼承60000件文物,花10年整理,最終全部捐給國家

作者:鴛尾藍(富書作者)

英國倫郊外,矗立著一老的別墅。厚重的鐵門、叢生的雜草、牆角的飛檐仿佛將在下一秒腐爛,處處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1982年的一天,一位中國小伙兒突然出現在了別墅前。趁夜色漸濃,他麻溜得鑽進了地窖。

當舉起手電看裡面的一刻,瞬間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在這陰暗的地窖里中,竟里三層外三層堆滿了古董。

「這些東西得值數百億吧?」他嘟囔著。

小伙兒名叫趙泰來,這座別墅連同這滿目琳琅的古董,都是他姨媽所贈。

與旁人而言,這麼多的寶貝傍身,幾輩子吃香喝辣都綽綽有餘,可趙泰來的做法卻令人驚嘆不已。

趙泰來(中)

突遇變故,天降遺產

1956年,趙泰來出生在廣東東莞。

因其父親和祖父早年間在香港謀生時攢下了不少積蓄,遷回廣東後又買置了許多的房屋和田地,還開了診所。所以,在那個旁人缺吃少穿的年代,趙泰來家過得十分富足。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70年代初,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致使趙家家道中落,一貧如洗。趙泰來的父母因承受不住壓力,雙雙離開了人世。

他那年過八旬的爺爺,也在不久後撒手離去,只留下15歲的趙泰來在這世上孤苦無依。

正當他不知何去何從時,遠在香港的姨媽聞訊趕來,將他接到了自己身邊。

其實,對於這個姨媽,趙泰來並不熟悉。

只是曾聽父母提過,姨媽之前一直在英國定居,近幾年才遷回香港,而且她性格極其古怪,三十多歲還是孤身一人。

可如今見到姨媽,趙泰來卻倍感親切,她溫柔大方,對自己視如己出。

趙泰來喜歡畫畫,姨媽就托關係請了著名畫家趙少昂先生教他;閒暇時,姨媽還會親自教授他關於古董識別的知識。

在香港的日子過得輕鬆愜意,但年少的趙泰來也會時常疑惑:為何一提起古董來,姨媽的眉間總會泛起一絲愁容?

直到23歲那年,他才知曉了一切。

那一年,姨媽的身體越發變得孱弱,精神頭兒也大不如從前了。

有一天,她鄭重其事地將趙泰來叫到身邊,讓他從上著鎖的柜子里,取出了一摞泛黃的紙。

那紙上繪製著的圖樣,活像是書中的藏寶圖。

望著一臉疑惑的趙泰來,姨媽示意他坐到了床邊,並說出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泰來啊,姨媽自知時日不多了,今天就將我此生的心血全部交付給你,待我撒手歸西之日,這些東西便都由你來照看。」

說完,姨媽便不停地咳嗽了起來。

姨媽口中的「心血」,竟是60000件文物,而且藏在遠在英國的一棟老別墅里。

「太不可思議了!」趙泰來一臉驚愕。

姨媽喘了口氣,接著講起了他們的家族與這批古董的淵源。

那是一個充滿家國情仇的故事。

清末年間,英法聯軍在圓明園中燒殺搶掠,無能的清政府卻隻眼睜睜看著。

眼看自己國家奇珍異寶,都要這群土匪被掠走,當時的外交官伍延芳心酸不已。可他雖愛國,卻難以一己之力改變局面。

此時,身在其位的他,只能儘自己的綿薄之力,收集一些流失在外的文物。

一時間伍延芳「愛文物」的喜好,在圈子裡傳來了。

底下的官員為投其所好,將私藏的文物送給他;外國人為拉攏關係,也會低價將一些掠走的文物轉賣給他。

在之後的許多年裡,伍延芳從未間斷地四處暗訪、搜集,通過各種渠道,陸陸續續又得了許多寶貝。

而這伍延芳不是旁人,正是趙泰來的親外曾祖父,姨媽便是他的嫡親孫女兒。

由於當時局勢混亂,伍延芳便利用職務之便,幾經輾轉,將古董分批藏進了自己英國的別墅里。然後鄭重其事地叮囑子孫們:我百年之後,你們一定要守護好這批文物,等到恰當的時機將它們交還給國家。

伍老走後,他的子孫們接過了守護文物的衣缽。等傳到趙泰來姨媽手中的時候,積攢下來的文物數量已達到了60000餘件。

姨媽告訴趙泰來,自己之所以終生未嫁,就是想好好守護這批文物,不負先輩的囑託。

因為無論嫁給誰,都難保那人對文物有不二之心。

趙泰來恍然大悟,怪不得姨媽這麼多年始終孤身一人,為了這批文物她真是煞費苦心。

接過姨媽手中那串沉甸甸的鑰匙,趙泰來心中百感交集。

而姨媽的人生,也永遠地停在了1981年的那個冬天。

辦完一切後事,趙泰來踏上了前往英國的旅途。他這一去,也將徹底改變人生的軌跡。

排除萬難,捐獻文物

來到英國後,趙泰來按照姨媽留下的地址,找到了那棟別墅。

別墅外面雜草叢生,一副荒廢了許久的樣子。

趙泰來心頭一緊,這麼多年過去了,文物不會早就沒了蹤影吧?

他趕緊打開了那扇生鏽的鐵門,按照藏寶圖上的指示,找到了暗藏在別墅地窖的入口。

好在地窖入的口極其隱秘,沒有地圖很難發現。

趙泰來扒拉了一下面前的蜘蛛網,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地窖的小門。

當用手電照向裡面的一刻,他大驚失色:陰暗潮濕的地窖里,滿滿當當堆放著形狀各異的器皿,兩邊的架子上放著各種名畫,雖落滿了灰塵,可依舊叫人震撼。

望著這滿目琳琅,趙泰來心中也產生了疑慮,這些東西究竟是不是真的文物?

帶著滿腹狐疑,他從一堆東西中挑了一件看著很不起眼的碗,回到了國內。

那是20世紀初八十年代,香港正刮著一股收藏古玩的熱浪。

趙泰來悄悄將碗拿給一位懂行的朋友辨認,不料對方竟出價18萬,想這隻碗買下。還說同款的琺琅彩碗,一個能賣到1.5億。

「琺琅彩碗,地窖里有好多個呢!」趙泰來倒吸一口涼氣,趕緊將碗奪了過來。

他這才篤信地窖里的寶藏價值連城,與此同時,趙泰來的心底也湧出了一個聲音:這批文物不屬於任何人,它們是中華文化的傳承。一定要謹遵祖先的遺訓,讓它們回歸家園。

帶著這個信念,趙泰來馬不停蹄地返回英國,準備對文物進行盤點和清理。

為了掩人耳目,這一次他將妻兒都帶到了英國。

來到英國後,他們在當地開了家小麵館。

忙時趙泰來會幫妻子打理麵館,但大多時候他都會鑽在地窖里,對文物進行清理和重新規整。

擔心走漏風聲,也顧慮到家人的安危,關於藏在地窖里的秘密,他始終都未向妻子提及過。大大咧咧的妻子,只當丈夫在別墅里畫畫創作。

可打理這6萬件東西,工作量大到無法想像。

歷經幾百年的滄桑,很多銅器上已經長滿了綠銹,而瓷器和玉器上則嵌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垢,好多貼在文物上編號也已經模糊不清了……

趙泰來就如同螞蟻搬家一樣,將它們搬出來,一點點的清理掉藏在縫隙中的污垢。

根據模糊的編號查找資料,反覆進行核對,再重新貼上編號,最後搬進去擺放在合適的位置。

有些銅器很重,他一個人挪動十分的費力,還需要藉助槓桿等工具小心的撬動,擦破皮,壓到手指都是常有的事兒。

那種大點的器皿,搞定一個常常需要花上一兩天。可無奈,這所有的流程,只能靠他一個人來完成。

為了保證文物的安全,趙泰來還特意買了四條大犬,散養在別墅里「看家護院」。

春去秋來,直到90年代初,趙泰來終於完成了所有文物的清理和登記。

這個漫長而又煎熬的過程,整整耗費了他10年的時間。

這10年里,他心驚膽戰,有苦不敢說,但心中那個「將送文物回家,回到祖國媽媽懷抱」的信念,卻從未改變。

如今時機已然成熟,他終於可以把埋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告訴自己的妻子了。

沒想到深明大義的妻子,非但沒有怪他對自己有所隱瞞,還特別贊成趙泰來的決定。

她說:「當初曾祖父收集文物,就是不想讓它們流落到洋人手裡,如今我們的國家強大了,正是物歸原主的最好時機。泰來,我支持你的做法。」

趙泰來握住妻子的手,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可是,將這麼多數量的文物運送回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包裝花銷、運輸費,萬一再受到英國政府的阻撓……

趙泰來知道前路艱辛,萬里長徵才走完了第一步。

為了節約包裝成本,他們夫婦倆就去家具店和垃圾場撿別人丟棄的海綿,襯在箱子裡防止古董磕碰;然後含淚賣掉了姨媽的別墅和莊園,湊夠了運輸費。

經過夫妻倆無數個通宵達旦的勞作,60000萬文物終於全部打包完畢。

塵埃落定,又起風波

一切準備就緒,趙泰來和國內的博物館取得了聯繫。

國內相關部門接到消息後十分震驚,立馬派出了一支精湛的專家隊伍,前往英國核實鑑定。

經過專家鑑定,這批文物貨真價實,並且國家願意接受趙泰來的捐贈。

當年價值8個億的東西,如今早已翻了百倍不止。

聽到這樣的結論,趙泰來懸著的心終於放到了肚子裡。

如今他不再是單槍匹馬,有了強大的國家做後盾,趙泰來底氣十足,他雄赳赳氣昂昂地跟著運輸隊,將文物送回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而一回到國內,「趙泰來無償獻捐文物」的消息也就不脛而走了。

他家的七大姑八大姨紛紛上門討說法,指責趙泰來敗光了祖宗留下來的基業。不該未經協商,就私自作主將屬於整個家族的東西悉數捐出。

面對家族眾人的咄咄逼人,趙泰來道出了他的肺腑之言:為了守護這批文物,家族幾代人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姨媽甚至終身未嫁。這麼多年自己也如履薄冰、擔驚受怕,沒有睡過一個踏實覺。

而這一代又一代的堅守,絕不是為了將文物占為己有。這些東西本就是國家的,只有還給國家,讓國人欣賞,才能實現文化的傳承,體現這東西真正的價值。

不管旁人是否能理解,趙泰來依然做著自己認為對的事。

他和妻子親自參與到了捐獻文物的工作當中,重新清點、認真登記,保證每一件文物都去到安全可靠的地方。

可是,面對這60000件文物,國家博物館也犯了難:文物基數太大,博物館地方太小難以容納。

最後只得將這些文物被分門別類,然後分別收藏至中國歷史博物館、鹽池中國海鹽博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

個別受捐的博物館,為此特設了趙泰來文物館。廣州寶墨園還展出了趙泰來捐贈的10000多件文物,供遊客免費參觀。

趙泰來也被評為「世界傑出華人」、榮獲第三屆世界廣府人「十大傑出人物」等殊榮,甚至還登上了央視的《國寶檔案》欄目。

趙泰來心懷天下的事跡,也傳遍了大江南北,人們紛紛讚揚他的大格局和大胸懷。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20年8月17日,一名網友在網絡上發表的文章,將趙泰來推上了風口浪尖。

該網友聲稱,趙泰來捐贈的文物全都是贗品,將價值幾百億的文物捐給國家,這樣的情節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拍。

很快,又有人扒出書畫家傅抱石的外孫女傅蕾蕾,也曾公開打假:「這些畫作沒有一個是我外公傅抱石的真跡,全部都是贗品,請大家明察!」

輿論鋪天蓋地而來,有人說趙泰來奇貨可居,是國寶幫總盟主。

他之所以處心積慮上演這場大戲,不過是想利用噱頭吵起名頭,然後想方設法造假套現。

可對於外界的揣測,趙泰來卻表現得風輕雲淡,他始終堅信清者自清。

畢竟,造假事小,可誰又敢打著捐獻的幌子,去糊弄國家,去擾亂中國歷史的文化傳承呢?

當事人不作回應,事態便悄無聲息地沒有了後續。

如今的趙泰來已是花甲之年,過著愜意閒散的晚年的生活。

他常說:這些文物本就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們能回歸,還要歸功於我們越來越強大的祖國。

此乃真知灼見,落後會挨打,崛起之後,四海之賓自會來儀。

或許,太多人無法理解趙泰來的舉動,但是對於內心富足的人來講,給予遠比擁有更幸福。

至於趙泰來身上的是非真假,就留給後世去評判吧。

作者簡介:鴛尾藍,富書作者,第4本書即將出版,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704336b47392ed8ee5bdfabcbb8d3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