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高標準農田建設 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2023-11-21     菏澤日報

原標題:鄄城高標準農田建設 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菏澤報業全媒體消息 (通訊員 付成銀 許志浩 記者 焦同帥)目前,鄄城縣鳳凰鎮東侯樓村的100畝西蘭花正處收穫期。看著豐收的西蘭花,種植戶王保國樂在心裡,喜上眉梢。王保國說:「6月份小麥收割完之後,我接著就種上了西蘭花,現在是訂單收購,一畝地能產4000斤左右。」近年來,鄄城縣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改善了農業基本生產條件、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鄉村振興夯實了「耕」基。

2021年,王保國流轉了1300畝土地,由於受秋汛天氣影響,當年的玉米收成並不理想。2022年,鄄城縣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涉及鳳凰鎮農田10500畝,主要建設內容包含了土壤改良、新建機井並配套水泵、埋設低壓灌溉管道、清淤溝渠、完善農田林網等。農田基本設施的改善,也為王保國的糧食豐收撐起了「保護傘」。今年,王保國種植100畝西蘭花,苗期需水量大,幾乎每天都要澆水,機井就建在地頭,還鋪設了輸水管道,每隔一段距離還安裝了出水口,極大方便了西蘭花苗期的用水需求。秋天,王保國種植的1000畝玉米喜獲豐收。「這都得益於高標準農田項目的實施。」王保國說。

鄄城縣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堅持「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多措並舉、分類整治、科學實施,集中打造糧食豐產區、高產區。加強組織協調,及時梳理和發現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卡點和堵點,採取針對性措施,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保質保量完成年度建設任務。持續搞好骨幹渠道和田間節水工程的配套建設,提高農田水利設施利用效率和水利用率。積極協調供電部門參與工程建設,在高標準農田項目設計、實施、管護等方面積極爭取供電部門支持,確保農田電網設施用電便利、安全、高效。據介紹,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不僅改善了農田質量,提高了糧食產量,還提升了水土資源利用效率,增強了作物防災、抗災、減災能力,真正實現「糧田」變「良田」。同時,有利於推進規模化和專業化經營,項目所在村莊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

左營鎮郭集村村民王斌,流轉了1960畝土地,大規模種植小麥、玉米,實現了「致富夢」。「現在農田條件好了,這兩年,糧食年年豐收,再加上機械化作業,流轉的這些土地,我和我愛人兩個人就能管理。」王斌說。

自2019年以來,鄄城縣連續四個年度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惠及12個鎮,建設規模達35萬畝,進一步完善了農田基礎設施,更好地保障了糧食安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2d9266c6a19011aa02630741f79d1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