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天價輪椅背後的黑科技(下)

2022-02-28     小空是只皮卡丘

原標題:霍金的天價輪椅背後的黑科技(下)

霍金的天價輪椅主要有一下幾種技術來幫助我們偉大的物理學家交流與工作。

平等器程序

美國加州「Words+」公司的CEO瓦特·沃托茨,他曾為同患漸凍症的岳母開發過一個程序,叫做「平等器」。於是,霍金的輪椅便被安上了這套程序,以及 Apple II電腦和一個顯示器。從而讓霍金輸入一些信息,這個程序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只需要一兩個按鍵。光標會一行一行掃過螢幕上顯示的字母表,霍金只需要在光標經過想表達的字母時,給電腦一個確認指令便能實現輸入。那時還有三個手指能動的霍金,每分鐘能打15到20個詞,就這樣開啟了新人生。

CallText 5010設備

這個黑科技對於霍金來說,非常的重要。當時用上了最好的文字轉換語音處理器。於是霍金又能「說話」了。

「Cheek Switch」的裝置

隨著技術發展,這台設備也變得越來越小巧。但是,到了2008年,霍金的手指已經虛弱到按不下開關了,輪椅必須來一次大升級。

因為霍金只剩面部肌肉可以運動,所以他的助理開發了一個叫做「Cheek Switch」的裝置,安裝在霍金的眼鏡框上,用紅外線檢測霍金右臉頰的一塊肌肉活動。

當霍金收縮面部肌肉時,也就相當於向傳感器發送了一個信號,接下來傳感器反饋給電腦,從而選中目標字母。有了「Cheek Switch」,霍金只要輕微抽動面部肌肉,就能完成打字,真正的「用臉打字」。

交互系統工具包

交互系統工具包也叫做輔助情境感知工具包,霍金通過這個工具包可以用幾乎任何臉部動作進行操作。這對於霍金來說,非常的重要,因為霍金的病情惡化越來越嚴重。

眼球追蹤技術

簡單來說,這種技術就是通過檢測眼部的細微運動來實現對設備的操控,看哪指哪。但是,由於霍金的病情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眼瞼下垂,眼球追蹤技術無法準確鎖定霍金的目光,不得已棄用。

腦電波識別技術

不用這技術的原因很簡單——技術不成熟。深層次的意識,目前根本無法解讀

最後他們的解決辦法也很簡單:提高輸入法的聯想能力。

他們特地找來Swift Key公司,後者採集了霍金的大量文檔,分析詞頻和上下文關聯,和現在的智慧型手機輸入法有點相似,比如輸入「時間」,軟體便會聯想出「簡史」。

然而,有這一技術還不夠。2011年霍金病情惡化,只靠一塊臉部肌肉來操作的難度越來越大,平均每分鐘只能打1.5個字。

於是,技術團隊對輪椅又做了次升級,他們安裝上一個可供所有殘障人士使用的交互系統工具包(輔助情境感知工具包,簡稱ACAT),使得霍金可以用幾乎任何臉部動作進行操作,打字效率至少提高了1倍。

「用臉打字」技術,在霍金的輪椅上被發揮到了極致。

便捷操作

後來,他們還加入了許多便捷操作,比如一鍵靜音,快速搜索、多任務切換、收發電子郵件等等,還能用瀏覽器上網。霍金處理日常任務的效率,提高了10倍。

這些事情,都是在輪椅上一個12英寸的螢幕上完成的。霍金可以在上面寫稿,收發郵件,還能用即時通信軟體接聽電話。

輪椅上,還有個萬能遙控器。它是個紅外線裝置,能用來操控霍金辦公室和家裡的電視、音響、燈光,甚至可以用來開門、關門。

多功能感應系統

後來技術人員對輪椅再次進行了升級,加入了多功能感應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檢測霍金的健康狀態,記錄輪椅的使用狀況。

有人說,霍金的去世意味著「少了一個地球連結宇宙的VPN」;也有人說:「人類欠他一個諾貝爾獎,而他屬於宇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001883e38f588b524bd6d2f547f3d93.html